- 相關推薦
中醫護理參考論文
導語:在傳統中醫文化中,“情志”二字并稱,“情”有思想感情之意,而“志”則是指志向,意志等。合一而言,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情志療法作為中醫的一種傳統治療方法,由來已久。小編整理了中醫護理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在現代醫學發達的今天,情志療法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實用價值。在西醫學的領域里,有一門醫學心理學,這門學科研究了心理因素對于人類疾病的影響。實踐已經證明了,心理因素在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本質上,情志療法和心理治療法是相同的。
在新的時代里,在各門學科交叉融會的背景下,中醫情志療法仍然有非常大的潛力可以挖掘,作為中醫文化的繼承者以及發展者,我們要繼續發揚傳統中醫文化。
正文:情志療法是中國傳統醫學療法之一。它源遠流長,有極其深邃的醫療哲理和科學基礎,并且應用范圍廣泛,簡便易行,安全有效,長期以來受到廣大醫師和患者的青睞。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情志療法的由來,治療機理,特點及應用原則。
一:情志療法的由來與發展
人類有發達的大腦,復雜的心理現象,以及極其豐富的思想感情,因此也就有了許多心理因素導致的疾病,進而在長期的生活,生產,醫療以及各種社會實踐中積累了防治情志疾病的經驗,逐漸地形成了對情志疾病及其他有關疾病進行治療的情志療法。
國內外學者一致認為,許多行之有效的情志療法產生于中國。比如,J.corille等在《變態心理學綱要》一書中指出:“中國人首先
創‘信仰治療’,‘轉移興趣’,‘改變環境’。”醫學博大精深,許多關于情志治病的方法皆可在古代醫學,民族醫學以及民間醫學中找到源頭。
最早的情志療法可能與遠古人類的原始文化有一定聯系。那個時代的“巫”,不同于后來的神漢巫婆,而是擁有一定知識,技能和從事一些精神調節活動的人,他們可以給人以心理疏導,安慰等。比如說。《黃帝內經》中說:“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這是由于“往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內無眷慕之累,外無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也,故毒藥不能治其內,針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祝由”作為遠古時期的情志療法之一,基本是被公認的。但是“祝由”有其歷史的治療作用,也有其局限性。在《黃帝內經》成書的那個年代,該書的作者已經認識到了。后世的“祝由”雖然繼承了上古祝由術的全部內容,終究因為歷史與自身文化的局限性而未能得到應有的發展,甚至成為騙術,走向其原本的反面。
二:情志療法的治療機理
情志療法之所以傳承數千年而不斷發展,并在新的歷史時期仍然生機勃勃,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的接受。正是由于它有其深邃的科學道理,值得挖掘和探討。
情志極其兩重性。人與其他的動物相比,有社會性和復雜的心理。人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在影響人。人生天地之間,既是自然地造化,同時又收到自然規律的制約。對于人而言,自身的內因和外在的條件
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相互作用,既可致病,又可治病。
正性情志和負性情志,實際上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好的心情和壞的心情。心情的好與壞,認知的常與邑,影響人的心身健康,所以情志治療旨在調控,抑制,第一文庫網接觸和矯正負性情志,建立,培養,扶持的塑造正性情志,從而使良好心理主宰大腦,克服不良心理的影響,以維護和實現個體的心身健康。
在情志療法中發揮作用的機理主要有情志相勝,精神的良性導向對機體的反作用原理,心理的自我防御機制原理等等。總之,情志療法的種類無論怎樣多,其主要治療,保健的機理不外乎于內因的變化和通過外因的條件而引發的心理,生理,病理方面的良性循環,這不僅僅從醫理上可以解釋,也被臨床實踐所驗證。
三:情志療法的特點
情志療法有其鮮明的特點,與現代心理療法有許多共性,但畢竟屬于傳統醫學范疇,具有濃郁的民族醫學特色和人文色彩。情志療法的特點主要有傳統醫學的特點,簡便廉驗的特點,體現人道主義的特點,接受治療的群眾性特點等等。情志療法是中國傳統醫學治療的重要分支,屬于中醫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有一整套學科理論,受中醫整體觀的辯證思維的指導,陰陽五行,五臟六腑,精氣形神,七情等等理論貫穿其間,有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科學內涵。
簡便廉驗的特點,情志療法歷久不衰,證明其確實有效,操作簡便,不花錢或者少花錢就可治病,甚至還能起到藥療,針灸等療法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除此之外,情志療法在醫理上提倡尊重人,關愛生命,善待患者的思想,情志療法的適應病癥,治療范圍涉及臨床各科病種的人群中的“亞健康狀態”。從初生的嬰兒,青少年,中年,老年的治療,到彌留之際危重病人的臨終關懷,都可以采用情志療法。
四:情志療法的應用原則
辨病辨證論治的原則,這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基本原則之一。有些疾患有證可辨,在這方面歷代醫家已經積累的極其豐富的經驗,而有些病則無證可辨,有些綜合征并非單一某種傳統病名可以涵蓋,還有些僅僅是癥候,是“亞健康狀態”,所以應該更具不同的病癥而采取相適宜的方法來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因人制宜的原則。人群中有個體差異,由于先天稟賦,性別,后天發展,年齡,生活條件,社會環境,家庭影響,受教育程度等諸多因素,人的身心狀況也有其明顯特點。那么采用情志療法時,即使同一種疾病,在治療時都要從每個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可做千篇一律的處理。
身心兼顧的原則。精神與身體是統一的整體,古代哲學家把形神比作燈光與燈身的關系,機體衰弱,精神也會衰弱。所以,在治心的同時,也要治身。同樣,在治療軀體疾患的同時,也要兼顧心理方面的問題。有些軀體疾患的根源往往在心理,故傳統醫學有關照人的心靈世界的人文精神傾向。
預防為主的思想。預防思想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內容。《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情
志療法由于其本身的特點,尤重于“預防為主”的原則。要求醫生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思維能力,明察秋毫,掌握疾病的早期反應信息,做到防患于未然。
小結:
隨著社會與醫藥科技的發展,人類疾病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身心疾病,“文明病”,社會病的發病率呈上升態勢,“亞健康狀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不小,令人擔憂。近些年,中醫越來越受到重視,中醫的各種治療手法在全世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并且各種療法對于臨床治療,養生保健確有其獨特的功效,值得我們挖掘整理,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鄭懷林.中國民間療法叢書情志療法[M].中國醫藥出版社,2002.01
[2]鄭懷林.中外醫藥保健民俗述略。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1994.
[3]黃利.第三狀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王米渠.中醫心理治療.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
【中醫護理參考論文】相關文章:
CVA的護理與中醫干預論文09-01
中醫臨床研究論文寫法參考10-19
中醫護理學論文06-11
中醫藥論文參考文獻09-22
[通用]中醫護理學論文06-12
中醫護理學論文[優]06-13
護理論文格式參考08-11
護理論文參考文獻10-11
護理畢業生論文參考10-12
急診護理論文參考范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