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語文教學科學化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時間:2024-10-11 10:49:26 教育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探索語文教學科學化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作者] 陸繼椿

    [內容]

    ——我的‘分類集中,分階段進行語言訓練’教學體系

    語文教學的過程應該把語言與思維統一起來考慮和設計。從人的思維活動去分析聽、說、讀、寫能力的表現,可以找到語言信息的輸入、輸出、檢索和組合關系。聽和讀是信息的輸入,說和寫是信息的輸出,而在信息的輸入或輸出中都需要準確迅速地檢索和組合。語言信息的檢索和組合在人腦中就是一種思維活動,可見聽、說、讀、寫能力的核心是思維,沒有信息的輸入當然無從思維,更談不上信息的輸出了。

    于是,我尋求著運用現代語言的基礎結構,亦即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尋求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這些思維模式的規律,尋求著跟這些思維模式相適應和相聯系的思想、知識、情感和語言材料的組合,尋求著符合當前教學條件和學生生活實際的訓練方法,等等。為此我從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出發,對運用語言的能力結構作了解剖,逐步提煉出了“一課有一得,得得相聯系”的相對嚴謹的教學序列。

    為使這個教學序列的每個訓練項目體現訓練的單一性和內涵的縱橫復雜性,我創造了一個具有科學統攝力的名詞——訓練點。每個訓練點就是一個“語言——思維模型”(因為是教學設計的結構,非自然習得的思維模式,故稱“模型”),通過教學訓練,學生頭腦中形成了這樣的模型就是有所“得”了。訓練點之間呈現著“語言——思維模型”之間的聯系、滲透、深化、發展的關系,其物質表現就是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提高。若干個訓練點組成一個能力訓練階段,“語言——思維模型”就連成單元性網絡;若干個訓練階段組成一類能力的訓練,單元網絡就擴展成為局部網絡。整個教學序列共有108 個訓練點(包括綜合復習訓練點),依次分成五類能力訓練:記敘能力→文言文閱讀能力→說明能力→論述能力→文學作品賞析能力。完成了五類能力的訓練,局部網絡就連通而全部網絡化了。于是,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就由形象到抽象,由簡單而復雜地循序漸進了。這個網絡,又可以稱之為“分類集中分階段進行語言訓練”教學體系。這顯然是一個人造的語文教學控制系統,每類能力是其中的子系統,每個訓練點則是構成系統的元素了(參見下圖)。

    附圖{圖}

    【探索語文教學科學化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相關文章:

    淺談提高高職語文學習積極性探索論文02-23

    試論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03-20

    關于提高學生外語記憶效率的探索03-18

    探索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03-19

    當務之急是提高教師素質-淺談對當前語文教學問題的看法12-06

    探索語文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評價標準03-20

    淺談視唱練耳教學與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03-18

    如何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03-11

    運用信息技術探索審計治理的科學化03-2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v日本v欧美v在线播放 | 日韩国产精品有吗在线 |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 | 亚洲精品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