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法制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滲透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年齡特點讓他們有很強的可塑性,是他們初步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是非觀、法制觀的重要時期。法制教育要從娃娃開始,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在學科教育中滲透法制教育,是培養(yǎng)小學生依法辦事、遵紀守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小學語文學科中蘊涵著豐富的法制教育元素,怎樣在語文教學中適時適當?shù)貪B透法制教育呢?結(jié)合教育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內(nèi)容,巧妙地設計滲透方法
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充分挖掘里面的法制教育元素,尋找課文內(nèi)容與法制教育的結(jié)合點,適時有機地滲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教學《爺爺和小樹》《小熊住山洞》《兩只鳥蛋》《松鼠和松果》等課文的過程中,利用生動有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了解自然界的和諧美好,適時地告訴他們國家為了保護環(huán)境和珍惜動植物專門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讓孩子們具備初步的法律意識,讓他們懂得愛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在教學《美麗的小路》時,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討論:我們的校園美嗎?我們能為校園的“美容”做哪些事呢?學生在交流討論之后,再讓學生學習《城市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的相關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在教學課文《泉水》時,引導學生欣賞潺潺清泉的同時,向?qū)W生介紹水資源的重要性,巧妙地宣傳《水利法》使學生從小培養(yǎng)保護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在課文《一個山村的故事》中,原來一個美麗的小山村,由于人們過度砍伐樹木,終于在一場連續(xù)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山村卷走。讓學生知道如果不愛護自然,就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毀壞山林就是毀滅我們自己的家園,從而知道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
二、將法制教育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適時滲透法制教育
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教學《三個兒子》時,通過學習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xiàn),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老爺爺只看到一個兒子呢?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平時怎樣對待父母,告訴學生在《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文件規(guī)定,父母有撫養(yǎng)教育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也有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進而讓學生明白“幼吾幼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教育學生孝敬父母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與此同時,布置學生回家為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通過實踐,讓學生真正懂得怎樣孝敬老人。在課文《掌聲》的教學中,將課文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設置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殘疾人需要關心和鼓勵?生活中,如果遇到殘疾人該怎么辦?殘疾人和其他公民是否具有平等的權利?”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匯報后,讓學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用實際行動去關愛殘疾人。
利用實際生活中發(fā)生重大事件進行法制教育,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以交流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和2013年蘆山地震的相關的資料,教師相機引導學生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讓本來比較陌生的法律知識就好像自己身邊的事一樣。同時感悟出在大災面前應以大局為重,一切聽從上級有關部門的指揮,把維護社會秩序和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的道理。
寫日記也是滲透法制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日記是道德長跑,每天堅持寫日記,說真話、說心里話,起到了使人求真的的作用,促使人心靈求真愛美。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記生活日記這種形式,學生練習實際生活中不文明、不規(guī)范的行為,乃至違法犯罪現(xiàn)象,通過日記進行內(nèi)心的真實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教師還可以利用批閱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輔導,針對性地進行法制教育。
進行法制教育,還要爭取家庭的密切配合,重視家校聯(lián)系,重視對家長的法制宣傳,重視吸引家長參與教育活動,將法制教育與家庭教育和社會實踐緊密聯(lián)系。
三、拓展教學空間,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滲透法制教育
新課標指出:“語文綜合性可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因此,開展綜合性學習也成為創(chuàng)設法制氛圍的絕佳途徑。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大舞臺,綜合實踐活動就是以語文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認知生活,從而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而法制教育其實就是指導學生生活,怎樣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結(jié)合起來,才能產(chǎn)生教育本身所能產(chǎn)生的作用。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可以通過環(huán)境情況調(diào)查、訪問敬老院等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還可以以法制教育為主題開展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如:采用小品表演、搶答等來學習、討論、演繹《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用耳朵聽“法”,用眼睛看“法”,用心說“法”,加強對法的認識和理解,讓法制教育生動可感,容易接受。還可以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和國旗下的講話,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此外,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征文活動、演講比賽、制作法制手抄報等形式來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意識的教育。
四、將思想品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并駕齊驅(qū),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
社會主義法制的核心是依法辦事,這就決定了實施法制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學生在實踐中自覺形成守法意識。如果我們只抓法制教育,而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即使學生學法、知法、懂法,但不一定是合格公民。有一種為人們熟知的現(xiàn)象卻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有相當一部分違法犯罪分子根本就屬于知法犯法,這種惡劣的現(xiàn)象為什么會存在呢?究其根源,正是道德因素的作用。實施法制教育,離不開思想上、道德上的基礎性教育。
如果學生沒有道德意識、沒有高尚道德情操,就不會積極地學法、了解法,也就真正的懂法。因此,無論從學法,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都必須從思想道德教育入手,進行法制教育應注意:首先,備課中對法律的理解,授課中對法律的學習方法及采用的設疑、討論、歸納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要充分體現(xiàn)要滲透的道德、法律因素。著眼于法律,入手與平時的道德意識表現(xiàn),使學生成為一個知法懂法,自覺守法的好公民。其次,教師要在充分了解相關法律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語文教學中的法律滲透點,注重內(nèi)容的橫向聯(lián)系。
可以教材內(nèi)容中的思想性,教育孩子要做一個品質(zhì)優(yōu)秀的好少年。例如:《畫家和牧童》《我為你驕傲》《三個兒子》等課文,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哲理,啟發(fā)學生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讓他們懂得謙虛,勇于承認錯誤,孝敬父母及關愛他人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并以故事中的人物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努力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暮蒙倌辍S辛诉@種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zhì)為基石,再進行法律的滲透,學生就易于接受了。其實,法律教育就是一種強制性的思想品德教育,而思想品德教育又是基于自覺意識的法制教育。
總之,學校的法制教育必不可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未成年人的航標。在小學生中開展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們要教育學生在校做個好學生,自覺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長大以后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gu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攜手為學生的健康構(gòu)筑一片純凈的法制天空,努力把每一個學生培養(yǎng)成為遵紀守法、品德高尚的公民。
【淺談法制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滲透】相關文章: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淺談的論文02-20
淺談德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滲透論文01-19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淺談識字教學11-19
淺談本土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05-29
淺談工程力學教學中滲透文史知識案例03-26
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其他學科的滲透(一)03-08
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因素的滲透03-18
淺談在語言活動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