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蒸汽驅中后期調控方式的探討與研究
摘 要:蒸汽驅開發后期面臨著如何進一步提高采注比,擴大蒸汽波及體積的問題。前期研究表明采注比與油汽比呈現較好的正比函數關系,采注比越高汽腔擴展范圍就越大,地層存水少,熱利用率高,汽驅開發效果也越好。同時受油藏非均質性及蒸汽驅開采工藝的制約層間及平面動用差異較大,儲量動用程度較低,平面上蒸汽主要沿河道及上傾方向驅替,不同方向蒸汽擴展速度差異較大,縱向上受層間滲透率級差的控制,實際動用程度較低。
關鍵詞:遼河油田;蒸汽驅;操作參數;調控
1 概述
油藏由于地層非均質性等因素的影響,平面上油井汽竄、縱向上儲層動用不均等問題制約了蒸汽驅的開發效果。對于蒸汽驅先導試驗取得的初步成果,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蒸汽驅評價方法和評價體系,特別是轉驅后的動態調控技術還不成熟,缺乏理論依據和支撐,導致措施增產效果不明顯。
因此,研究稠油油藏蒸汽驅階段的動態調控方法,尋找稠油油藏注蒸汽開發的規律,揭示油藏注蒸汽開發的主要矛盾和潛力,蒸汽驅注采參數影響汽驅開發效果的顯著因素包括:生產井的井底流壓、采注比、日注汽量和蒸汽干度等,其中對采出程度影響顯著的是采出參數,如生產井的井底流壓和采注比;對油汽比影響顯著的就是注入參數,如日注汽量、注汽的干度和溫度。地層壓力一定時,生產井的井底流壓限制了井的排液能力,一般油田現場從產量的角度出發也盡可能的降低井底流壓,結合日注汽量對油汽比的顯著影響,即采注比這一參數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油藏開發的技術和經濟效益。
2 高傾角區重力輔助汽驅技術研究
當區塊地層傾角15~20°,受構造控制蒸汽超覆嚴重,注汽井下傾部位剩余油潛力較大,如何促使蒸汽向下轉向是調控關鍵。在蒸汽驅階段,油汽的運移不只受浮力、毛管力、壓力梯度的影響,還受油藏傾角的影響,一般認為,傾角越大,蒸汽超覆越嚴重。蒸汽注入過程中,壓力梯度是蒸汽運移的動力,界面阻力和浮力是蒸汽運移的阻力。因此,要實現蒸汽向下移動,就必須在地層中產生一致的、向下的壓力梯度。降低上排注汽井注汽干度,通過熱水重力作用使下傾方向壓力梯度增加;再降低下排注汽井注汽強度,這樣上傾方向蒸汽浮力就會減弱,同時上排注汽井熱水壓力作用使壓力梯度改變,產生向下的壓力梯度,從而使下傾方向壓力梯度增加。
依次類推,最終使所有注汽井下傾方向壓力梯度增加,熱水重力驅油作用增強。通過油藏數值模擬對技術參數進行了進一步研究,研究表明:上排注汽井注汽強度1.8,干度30%;中間排注汽井注汽強度1.5;下排注汽井注汽強度0.9時,調控效果最佳。
3 低傾角區沉積相控調配技術研究
當地層傾角<10°的低傾角區,汽驅受效主要受沉積相控制,其次是構造影響,河道方向是優勢方向,側緣受效差。整體考慮,階梯調控,限制主河道優勢方向蒸汽波及,優先加強河道弱勢方向受效,其次沉積河道兩側。低傾角區沉積相控調配技術要點:通過往逆河道或向主河道兩側逐級降低注汽強度,實現蒸汽轉向。通過油藏數值模擬對技術參數進行了進一步研究,研究表明:第一排注汽井注汽強度1.8,往后各排注汽強度依次下降0.2。
4 井網內高效水平井布署技術研究
通過井組蒸汽波及規律研究,在井組內蒸汽波及差、相鄰注汽井優勢方向外圍區域部署水平井,可提高油層縱向動用程度和井組采注比,也為汽驅后期區域性轉變汽驅方式做準備。通過研究,對水平井進行了進一步優化設計:水平段長度150左右,平面位置在油井與注汽井間1/3處,水平井效果最佳。
5 厚層汽竄井大修封竄技術研究
針對上傾部位油井汽竄、但厚層中下部剩余油較豐富的情況,通過大修擠灰后優化厚層射孔厚度,可恢復油井生產能力,提高油層縱向動用程度,也為蒸汽驅大修措施開辟了新方向。根據井溫資料,統計不同井距下厚層超覆系數(150℃以上高溫段厚度占厚層厚度的比例)。根據超覆系數,計算動用差厚度。為保證投產后能見效,在射開動用差井段的基礎上,往上部再射開0.5~1米。通過優化后的厚層射孔厚度比原方案要求的射孔厚度要小,既能有效挖掘厚層底部剩余油,又能有效減緩油井汽竄。
6 蒸汽驅微型壓裂技術研究
借鑒稀油低滲透大型壓裂機理,創新高滲透稠油蒸汽驅油藏微型壓裂技術。在高滲透稠油油藏實施壓裂,由于地應力方位無法確定,存在壓竄風險。
因此控制壓裂半徑在蒸汽腔以外,防止油井壓竄是技術的關鍵。根據沉積微相、蒸汽流優勢方向、注采井距等資料,運用壓裂模擬軟件對壓裂裂縫形態進行模擬,合理控制加砂規模,優化壓裂半徑為30m左右。在實施過程中,與工藝部門相互結合,對壓裂液、支撐劑等進行了優化設計。
7 結束語
①蒸汽驅是吞吐后的有效接替方式,熱水驅開發時,井底注水溫度要保證大于轉熱水驅時注汽井井底的溫度。注入量過大,易導致水竄,影響開發效果。
②隨著蒸汽驅的繼續開發,累產油量不斷增加,但階段油汽比是逐漸降低的,經濟效益不斷變差。經過數模預測,繼續汽驅6-7年產油量變得較低,經濟效益變差,因而蒸汽驅繼續開發7年后宜加大調控方式的力度。
③受儲層非均質的影響蒸汽驅過程中平面上沉積及上傾方向蒸汽推進速度較快,縱向上滲透率級差小的虧空較大油層蒸汽推進速度較快,影響了蒸汽驅整體受效。
參考文獻:
[1]曹仁義,程林松,高海紅.蒸汽驅參數優化的正交數值試驗(英文)[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1).
【淺析蒸汽驅中后期調控方式的探討與研究】相關文章:
淺析聲樂教學中情感調控的方法03-07
石斛蘭目標花期調控研究03-17
旅游景區文化營銷方式的探討03-24
淺析提高網絡環境下圖書預釣成功率的動態管理方式探討03-06
探討心理調控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意義03-18
淺析高職學生特點及管理方式03-06
淺析實踐思維方式的英語教學03-20
淺析遠程教育問題探討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