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術學畢業論文主題
美術學畢業論文主題
在這個五光十色,紛繁復雜的世界上,幼兒不僅從外界汲取知識與經驗,而且還想把頭腦中豐富的物象表達出來,與外界交流。可由于幼兒語言比較貧乏,他們只有通過一些自己能掌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維。“美術活動”便是其中的一種。于是,美術教學成為幼兒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傳統美術教學中,往往是教師示范,幼兒臨摹,依葫蘆畫瓢,造成了幼兒死板僵化的心理障礙。我班在嘗試進行開展美術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總結如下:
1.主題性美術活動的意義和概念
1.1 主題性美術教學的策略研究能幫助教師把握幼兒繪畫教學的目的,體驗作品創作中的情緒情感。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可以通過策略指導始終明確、把握兒童繪畫教學的目的,從兒童自身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要求出發,運用兒童繪畫科學的教學理念,不斷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和審美情趣,發掘出兒童繪畫的潛能。
1.2 主題性美術教學的策略研究能幫助教師增強與幼兒對話的能力,把握多元的教育策略。由于此項研究是基于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完成,因此開展課題研究還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和使幼兒的智力思維能力不斷提升,潛在能力得到激發,讓幼兒獲得多元的發展。也能幫助一線教師積累繪畫教學的基本方法并運用在其它形式的美術活動中,學會整合教育資源。
2.在主題背景下開展美術區域活動,給幼兒自由創作的平臺
主題背景下的美術活動并不是單純的集體活動,而更多的`是自由的區域活動、分散的小組活動……如開展《我們在春天里》主題活動,在這個百花盛開的季節里孩子們對美麗的花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帶領他們參觀了附近的花店,還與孩子們一起在班上開設了一個“鮮花鋪子”,大家紛紛收集各種鮮花和圖片,還帶來了很多折紙的圖書,一有空就高興地圍在一起研究圖譜,通過自己動手折折、剪剪、貼貼,制作出了各種各樣美麗的花卉......就這樣,我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由、寬松、富有情節的區域環境,使他們有操作、動手的欲望,在動手的過程當中自主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了幼兒的想象能力、求異思維能力。又如主題《保護環境》,在美術活動《變廢為寶》中,我鼓勵幼兒共同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廢舊材料并設立“廢品回收站”,并提供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成品和圖片。孩子們不知不覺就對廢舊物變寶發生了興趣。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創作活動中他們通過商量、合作、嘗試著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創作。他們用蛋殼制作出了不同造型的不到翁,用大小不等的盒子、瓶子及蓋子,作出了靈活多變的機器人,用廢舊的牛奶盒給"娃娃家"筑了一道牢固又美觀的小圍墻,還在建構區搭建了一幢幢的高樓。孩子們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大膽創新制作。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和環保意識。畢業論文網
3.主題性美術創作教學指導所遵循的原則
繪畫美術的目標是圍繞著美術表現的基本要素提出的,它的依據是在遵從幼兒生理、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設置教學目標的階梯,當我們在開展主題性繪畫創作時要充分地關注幼兒的認知水平、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基本的技能水平,尊重他們非成人式的思維和表達,預設適宜的目標以情景性、審美性、創造性和適宜性為原則開展教學指導,從而使幼兒創作出融合美感、技能和個性的美術作品。
4.主題性美術活動創作的指導策略
教學策略包含多個方面的含義,包括目標的設立、媒體的選擇、方法的確立、活動的組織、反饋的方法、成績的評定等等。所以,從系統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出:教學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制定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調適、優化,以使教學效果趨于最佳的系統決策與設計。
4.1 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主題內容,在感性認知獲取直觀形象。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幼兒通過觀看獲得的關于事物的各種視覺經驗,這是他們美術創作中形象的來源。因此我們在開展主題性繪畫創作的內容選擇時就充分考慮了這個因素,如《刷刷牙》,展現的是生活中的天天出現的場景,幼兒對刷牙印象深刻,上課時我們用多媒體展現盥洗室環境、張大嘴的臉部特點,有大人、孩子、單人、雙人、正面、側面等圖片使幼兒很快的就進入特定情景中。
4.2 體驗豐富的主題繪畫情境,在主動學習中進入創作。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并不只是讓幼兒不斷去重復已有的經驗,而且還必須在幼兒原有水平上有所推動,除了在內容上不斷地拓展外,還必須不斷提高幼兒感受和表現美的能力。情景是導入的環節,學會方法的手段,當幼兒沉浸在情景中的時候,我們視之為"游戲",著意表現個人對主題的認識和感受,感性體驗多于理性思考,因此我們要解決的是老師對同一主題下的美術活動進行篩選,如我們在中班階段開展的《小鳥和樹媽媽》主題,預設了《春天的葉兒發芽了》、《可愛的小鳥寶寶》、《鳥窩》、《我和樹媽媽的悄悄話》等,從自然到人到科幻,讓幼兒體會豐富多彩的自然環境下人與動物的和諧,并遵循從幼兒中來到幼兒中去的選材原則,設計出深受幼兒歡迎的主題性繪畫內容。
4.3 欣賞大師作品沉淀審美感覺,在嘗試創作中感受視覺文化的內涵。幼兒很多時候無法用語言來告訴成人,但可以用繪畫語言來表達,孩子們可以在欣賞大師作品的同時用自己的想象和無限的創意逐漸加入自己的理解,表現出高品位的審美境界。雖然幼兒的美感較為表淺,但教師在開展美術活動時可以安排以色彩、構圖、風格不盡相同的《向大師致敬》主題作為大班欣賞和創作的內容。我們選擇了幼兒偏愛的色彩濃郁、構圖鮮明、與日常生活、性格特點接近的作品。如馬蒂斯的剪貼畫、米羅的抽象畫、畢加索的立體畫《漂亮女人》、凡高的點彩畫《星月夜》、《向日葵》、修拉的《大碗島的星期天》、中國畫家吳冠中的水彩畫和塞尚等人的作品,讓幼兒在充分欣賞的前提下學習創作,把自己對色彩、構圖的感覺融入到創作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油畫板、油畫布、水粉、炫彩棒,讓幼兒自由選擇特殊材料,感受這些材料帶來的不同的色彩和肌理效果。
在主題性美術活動中,教師要認真學習并領會綱要精神,樹立正確的教學目的,通過繪畫、裝飾和制作,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強化他們的好奇心,啟發幼兒大膽想象,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鼓勵幼兒標新立異,以幼兒喜愛的活動為突破口,引發幼兒的創造積極性,鼓勵幼兒在動手的過程當中自主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精神。從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求異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著手,在美術中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和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去體會、思考、發展多向思維。
【美術學畢業論文主題】相關文章:
美術學畢業論文05-07
美術學專業的畢業論文08-26
美術學專業的畢業論文08-19
美術學油畫畢業論文05-25
美術學畢業論文的選題09-30
美術學畢業論文提綱范文05-31
美術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1-04
美術畢業論文致謝09-09
美術生畢業論文08-23
美術的教育畢業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