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新疆人口現代化程度
摘要:新疆每萬人口中大學生人數呈逐年遞增趨勢,表明新疆人口素質在不斷提高。但新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速度是非常緩慢的,要提高新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必須高度重視新疆邊遠貧困地區免費義務教育工作。關鍵詞:新疆;人口;現代化
現代化是一個社會發生急劇變遷的過程,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它包括了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世俗社會到法理社會等多元社會轉變,涉及社會、經濟、文化、制度、人口及倫理價值觀念等多方面由傳統性到現代性的全面轉變。現代化是一項雙向比較運動:一方面現代化面對過去,過去是構成現代化的起點和基礎,現代化的過程就是對傳統進行變革、創新或揚棄的過程;另一方面現代化又指向未來,而這個“未來”的模式是以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即發達國家為原型來描述的,其結果,現代化是一個不斷向發達國家靠近的過程,是落后國家對發達國家的追趕或超越的過程。現代化是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間實現現代化的模式和途徑是不同的,但目標是一致的,即縮小自身與其他更為先進的社會之間的差距。新疆是我國最大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人口問題比較突出,在全面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始終受到人口因素的制約,對新疆人口現代化實現程度的分析,有利于人們正確認識當前的人口形勢,從而加快人口現代化進程,為全面推進新疆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本文試圖從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兩個方面衡量與分析新疆人口的現代化程度。
一、平均每萬人口中大學生人數
1、平均每萬人口中大學生人數的基本情況。平均每萬人口中大學生人數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教育的發達程度和人口的現代化水平,新疆歷年每萬人口中大學生人數具體資料為:1978年為8.30人/萬人,2001年為58.53人/萬人、2002年為70.04人/萬人、2003年為76.33人/萬人、2004年為83.09人/萬人、2005年為90.44人/萬人、2006年為97.20人/萬人,2007年為103.20人/萬人。
顯然,新疆每萬人口中大學生人數呈逐年遞增趨勢,由1978年的8.30人/萬人上升到2007年的103.20人/萬人,提高了 11.43倍。這充分說明了自改革開放以來,新疆教育事業尤其是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從近年來新疆各類文化程度人口增長指數與年增長率來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數更呈顯著增加的趨勢。1990年新疆的文盲人口193.29萬人、小學文化程度人口552.56萬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313.52萬人、高中文化程度人口157.42萬人;1995年這幾個層次的人口分別為:153.52萬人、626.36萬人、381.17萬人、179.79萬人和55.49萬人;2000年這幾個層次的人口分別為:102.64萬人、700.66萬人、508.25萬人、223.19萬人和94.91萬人。用1990年做基期,2000年新疆文盲人口年增長率為-6.13%,小學文化程度人口年增長率為2.4%,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年增長率為4.95%,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年增長率為3.55%,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年增長率為12.99%。
不難看出,新疆1990~2000年文盲人口年增長率為負增長,而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年均增長12.99%,比其他種類受教育人口年均增長率都明顯偏高,這不僅顯示出新疆教育的成就,也充分表明了新疆人口素質或現代化程度在不斷提高。
2、平均每萬人口中大學生人數現代化標準達標率。平均每萬人口中大學生人數現代化標準達標率分為兩種,基本現代化(150人/萬人)和完全現代化(1,000人/萬人)。根據上述數據計算出的平均每萬人口中,大學生人數基本現代化達標率1978年為5.53%,2001年為39.02%,2002年為46.69%,2003年為50.89%,2004年為55.39%,2005年為60.29%,2007年為68.88%。完全現代化達標率1978年為0.83%,2001年為5.85%,2002年為7.00%,2003年為7.63%,2004年為8.31%,2005年為9.04%,2006年為9.72%,2007年為10.32%。
可見,新疆每萬人口中大學生人數基本現代化達標率從1978年的5.53%提高到2007年的68.88%,雖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有31.12%的距離,距完全現代化標準相距遙遠。新疆是我國最大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多民族、多語種的特點,造就了新疆教育的復雜性。因此,今后必須著眼于新疆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包括各少數民族教育在內的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會力量辦學和師資隊伍建設,加快新疆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平均受教育年限
1、新疆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情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一個地區整體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一個量化指標,一般說來,受教育年限越長,勞動力素質就越高,勞動生產率就越容易提高并反過來促進經濟增長。根據第二至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計算出的新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新疆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964年為 3.63年,1982年提高到5.69年,1990年提高到6.52年,2000年又進一步提高到7.73年。經過近40年的努力,大幅度地提高了各民族的受教育程度,取得的成績是令人矚目的,但總體人口的教育狀況仍然較低。
2、平均受教育年限現代化標準達標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現代化標準分為兩種,基本現代化(10年)和完全現代化(12年)。根據上述數據計算出的基本現代化達標率,1964年為36.3%,1982年為56.9%,1990年為65.2%,2000年為77.3%。完全現代化達標率1964年為30.25%,1982年為47.42%,1990年為54.33%,2000年為64.42%。可以看出,新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現代化標準由1964年的36.3%提高到2000年的77.3%,完全現代化標準由1964年的30.25%提高到2000年的64.42%。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現代化與完全現代化標準2000年達標程度已超過60%。但不難看出,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提高速度是非常緩慢的,平均受教育年限2000年的7.73年,比1964年3.63年提高4.1年花了36年時間。若要達到基本現代化和完全現代化的標準,任重而道遠。
人口文化素質對現代化建設起著根本性、關鍵性的作用,它決定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決定著國民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程度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水平。筆者認為,要提高新疆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必須高度重視新疆邊遠貧困地區免費義務教育工作。各地、各部門要把推進新疆邊遠貧困地區免費義務教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要從維護穩定、促進民族教育發展、加快“科教興新”步伐、推進自治區全面建設小康
【淺析新疆人口現代化程度】相關文章:
中國現代化實現程度分析03-18
淺析電子信息工程的現代化技術03-16
淺析旅游人口與社會文化關系03-26
淺析城市的現代化與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03-12
淺析電子信息工程中現代化技術的應用11-29
人口與西方03-21
長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幾”03-26
論《史記》中程度副詞“頗”03-06
語言在多大程度上規范思想03-18
淺析民間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