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中學生觀察品質的培養

    時間:2024-09-24 13:34:45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化學教學中學生觀察品質的培養

            化學教學中學生觀察品質的培養是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過程,是人從現實中主動積極獲得感性認識的活動形式。化學科學的發展是以實驗觀察為基礎的,所以,在化學教學中注重學生觀察品質的培養,意義更顯重要。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品質呢?
            一、選擇感知對象,培養觀察的目的性
            在觀察過程中,人不可能同時對所有的事物感知,往往把感知的對象集中在少數事物上,也就是說知覺具有選擇性。根據知覺的這一特性,必須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目的,讓學生圍繞目的,主動地選擇感知的事物進行觀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感受性,思維也才能清晰準確。
            二、注重感知程序,培養觀察的全面性
            觀察的全面性是指通過觀察能獲得事物的全貌以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這就必須根據觀察的目的,遵循觀察對象的內在規律,確定觀察程序,有計劃、有步驟地觀察,若馬虎粗心,隨心所欲,所獲得的知識就可能是局部的,支離破碎的。 
    對化學實驗的觀察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1)觀察裝置圖,選擇所用的儀器,了解它們的用途和用法;(2)觀察反應物的顏色、狀態;(3)注意反應發生的條件,同時注意觀察發生的現象;(4)觀察反應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等。要依次進行,不遺漏。實踐證明,注重觀察程序對培養學生觀察的全面性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抓住本質特征,培養觀察的精確性
            事物的特征是事物本質的外部表現,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是認識事物本質的關鍵。觀察的精確性表現在,不只滿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更重要的是精確地把握事物的特征,認識事物的本質。所以,揭示事物本質特征的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觀察精確性的過程。
            1. 根據教學目標體系,制訂出“雙基”與能力的具體要求,使學生的知識結構與智能結構同步發展——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同步進行,課堂教學與課外指導同步進行,教師講授與學法指導同步進行,信息傳遞與反饋調節同步進行,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同步進行。
            2. 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實際和教學條件來選擇教法,將教學內容、形式、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
            3. 廣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學媒體的特點:模型——立體模擬,投影——平面模擬,幻燈——靜態、局部動態模擬,電視——動態模擬等。
            4. 化學學習結構,使學生領悟和掌握五環節(預習、上課、復習、作業、自測與小結)學習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品質與素養。 

    【化學教學中學生觀察品質的培養】相關文章:

    淺談新課標下化學教學中學生品質的培養12-11

    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01-12

    淺談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觀察力的培養11-22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專注品質12-07

    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12-04

    化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12-05

    淺析化學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06-07

    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12-07

    試析英語實踐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語感品質11-18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久久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无 | 青青久在线视频视频在线 | 日本美女不卡在线 |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