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前標本血型的復檢與確認工作流程探討

    時間:2024-10-03 23:29:59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輸血前標本血型的復檢與確認工作流程探討

      【關鍵詞】輸血安全標本血型鑒定

      分析多年來臨床輸血工作中發現的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事故,由于血庫工作中技術性原因造成的很少見。多數是由于標本采集、送轉、血型判讀與填寫錯誤等非技術原因造成的人為性責任性差錯事故[1]。為了避免此類事故的發生,我院自2006年以來建立了輸血前標本首次血型的復檢與確認制度,有效地保障了輸血安全。現將此工作流程與大家探討如下:

      1血型初檢

      患者入院后,特別是手術科室的病人,必須將血型鑒定作為常規檢查項目,與血液免疫、生化、常規等項目同時先做一次血型鑒定。血型鑒定的標本規定用單獨試管抽2~3ml血液送達輸血科。標本上必須有標記清楚的與化驗單內容一致的患者姓名、住院號等標簽。輸血科接到標本核對無誤后進入試驗程序。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和Rh血型鑒定,鑒定結果輸血科和臨床均備案存檔。

      2首次申請備血時血型復檢

      2.1首次申請備血者醫生申請輸血或備血時,由護士持輸血申請單進行登記、備血。輸血申請單必須有內容詳備的患者資料,如:姓名、性別、妊娠史主管與主治醫師的簽名等,標本需是2-3ml清潔干燥試管內抽取的新鮮血液,一般不需特殊處理。標簽清晰,顯示內容與申請單一致,申請單上填寫的初檢血型經輸血科接收人員查詢檔案核對無誤后接收標本進入血型復檢與輸血前檢查試驗。鑒定結果與初檢血型一致者實驗人員在申請單上簽字確認,方能進入備血及配發血流程。

      2.2如血庫接收輸血申請時,電腦備案中無初檢血型檔案者,則令送血者返回抽約2ml血液做血型復檢核對。鑒于此,院內提倡申請單若未填初檢血型,護理人員可以拒送備血相關手續。當然,急診大出血者除外。急診需立即輸血者、老人及嬰幼兒或血管條件差抽血困難者,須由醫護人員簽字注明原因并保證標本為該患者血液無誤,可以不再抽血核對,即進入配發血流程。

      另外,有輸血史或已經知道血型的受血者,經檢驗與歷史記錄或自述血型一致者,只抽一次血也可以進入配發血程序。總之,不管什么情況下的發血,都必須以確保患者的安全為前提。

      3受血標本的要求

      受血者標本必須有正確的標簽,符合患者血液的體內狀況,能代表患者當前的免疫學情況,并且要防止血液樣本稀釋和溶血的產生,溶血的標本一般不能用。血清或血漿均可用做檢查,但是使用血漿標本時,應注意排除纖維蛋白原和補體的干擾。[2]一般初次血型鑒定,抽取2~3ml血液即可。備血者則根據貧血與否取2~5ml血樣做輸血前檢查。貧血嚴重者血清較多,少量血液即夠用來做相關試驗。但也有少數病人如法洛氏四聯征等紅細胞代償性增多,血清相對非常少,就是抽5ml以上血液離心后血清量也不一定滿足試驗需要。此類特殊病人日常工作中可以同專業科室隨時溝通、交流好,讓醫護人員抽血時在取血量上酌情處理。特殊病人需要從靜脈通路中留取標本的,則應先用生理鹽水沖管后棄去最初流出的5ml血液,再留取血標本方可;用肝素治療的病人,血標本可用魚精蛋白對抗后使用;用右旋糖酐、聚乙酰吡咯烷酮等治療的患者,可將患者紅細胞進行洗滌后使用,防止影響試驗結果[3]。4血液標本的存放

      根據《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的要求,標本的存放應在2~8℃保存至少一周,我科的所有患者標本保存時間均在2周以上。臨床上的血型初檢與備血時的復檢時間差多為2~3天,一般在1周以內,少數有10天左右的,個別長期住院病人偶有超過2周的,首次抽取的血樣也有貪腐現象不能再用的,加上貯存的條件、空間所限,2周后的血樣本一般處理掉,而配血后供血者的血樣小辮呈密封無菌狀態,且在保養液中保存,存放延遲至一個月。延長存放時間便于需要時復檢、查明事故原因以及劃分責任范圍。

      5結果與討論

      我科自建立輸血前血型復檢與首次血型確認制度后,已及時查出并糾正了4例備血時血型與首次測定血型不一致者。其中2例是護士抽血時把事先貼好標簽的甲、乙試管拿反,致使兩者常規血型均發生錯誤,于首次備血血型核對時發現問題,重抽血檢查核對證實,及時糾正了錯誤,避免了一次重大的可能同時發生2例的嚴重輸血反應事故;另外一例為床頭抽血時,病人應答錯誤,取血者未仔細核對而抽成了鄰床血;另外一長期住院病人首次血型鑒定與申請用血時間超過16天,血標本已不存在,時間較長,未查明當時情況及原因。

      輸血前檢查是一項高度責任性和技術性的工作。每個醫院制定自身的血標本采送及檢驗制度,細化過程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每種制度的建立與嚴格執行不單需要敬業與創新精神,還要有克服阻力的勇氣。譬如我院的二次抽血制度,多抽一次血難免會有患者不愿接受,同時也增加了臨床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在不斷的改進與磨合中,此項工作才逐漸統一而完善起來。達到了滿意的初衷效果。我們期待一種更有利于輸血安全的、醫患雙方都更樂意接受的輸血流程建立起來,從而將輸血風險降到最低,使輸血前檢查成為患者安全輸血治療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趙樹銘,張循善.關于ABO血型鑒定規范化的思考與建議.中國輸血雜志,2009,22(6):433.

      [2-3]劉達莊.輸血前免疫血液學檢查//高峰.輸血與輸血技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9.

    【輸血前標本血型的復檢與確認工作流程探討】相關文章:

    開展社區孕前保健健教的探討03-21

    藥房實習流程探討論文參考文獻11-18

    探討化工技術在制藥設備及流程中的應用探析論文03-16

    手術標本安全管理體會12-10

    輸血醫學教學改變思路的論文02-16

    工程計量支付工作的探討11-16

    血液標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08-28

    論被害人的確認11-20

    生物資產的確認與計量02-27

    試析臺線管理基礎工作探討12-02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欧美日韩日本 | 亚洲免费va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h在线 | 人伊香蕉久久精品 |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不卡二区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