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斜井煤柱開采設計優化

    時間:2024-07-30 17:34:52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暗斜井煤柱開采設計優化

    摘 要:鶴煤二礦暗斜井保護煤柱采區地質條件復雜,巷道結構多變,給采區煤柱回采和巷道合理布置帶來諸多不便和困難。為使該采區巷道布置合理、回采方便,能以最少投資取得到最佳經濟效益,所以對暗斜井煤柱開采設計進行方案比較優化,從而選出最優方案。
    關鍵詞:設計優化  方案比較  保護煤柱  煤柱回采 
            1 概 況
            鶴煤二礦始建于1955年,開拓方式為立井、暗斜井、多水平上下山開拓,混合式通風,走向長壁采煤法。截止2011年3月底,剩余可采煤量為126萬噸,生產規模按60萬噸/年計算,可服務2.1年,屬資源枯竭礦井。為維持礦井正常生產,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擬對主、副暗斜井保護煤柱進行開采,開采條件如下:
            1.1 該暗斜井煤柱位于103工作面(已采)至32031(已采)工作面南部,北翼底板煤巷東部,工業廣場保護煤柱線北部,F100斷層西部。巖石皮帶斜巷、三水平主皮帶下山與其工作面呈走向展布,北翼主暗斜井、副主暗斜井,回風下山與其工作面呈傾斜展布,開采標高在煤層底板等高線-20~-260之間。
            1.2 該暗斜井煤柱地質構造比較復雜,其中以斷層為主,褶曲較少主暗井保護煤柱開采范圍內巷道揭露大于1m斷層12條,均為正斷層,11條為走向斷層,1條為傾向斷層。大于10m的斷層2條,分別為NⅡ28斷層和F22斷層。
            1.3 該地區目前涌水量為18.0m3/h,根據相鄰采區工作面掘進期間頂、底板砂巖水和C3L8灰巖水涌出情況,預計該地區最大涌水量在15~30m3/h之間。
            2 設計原則及設計難點
            2.1設計原則
            (1)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的原則,注重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
            (2)認真貫徹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等法律、法規,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可靠的保證。
            (3)充分利用現有的巷道及設施,以降低工程投資。
            (4)設計生產能力45萬t/a。
            (5)技術上先進可行、經濟上合理。
            2.2設計難點
            根據鶴煤二礦提供的地質資料,經討論分析該采區煤柱回采主要有兩處問題影響方案的設計:(1)區內地質構造比較復雜,斷層較多,影響巷道布置。(2)井下部分巷道處在煤層頂板或為煤巷與巖巷交替出現的半煤巖巷道,為利用現有巷道以降低工程投資帶來困難。
            3暗斜井煤柱回采方案設計
            根據礦方提供的地質資料情況,結合礦方意見提出兩個方案,現分別介紹如下:
            3.1 方案一,在暗斜井北部布置下山,利用北翼付暗斜井運煤。
            (1)方案介紹
            該方案是在暗斜井煤柱北部從上車場開口布置軌道運輸下山,沿煤柱邊界布置回風下山,利用北翼副暗斜井做運輸下山。在中部設變電所,區內涌水前期經-180泵房排到中央泵房水倉,再中央泵房排至地面。移交工程量3170.86m,其中巖巷工程量1427.67m;煤巷工程量1743.19m。
            (2)方案特點
            ①前期利用副暗斜井做運輸機下山,可減少投資;
            ②從±0水平新掘軌道下山至-180水平,輔助運輸環節少,運輸流暢;
            ③巖巷工程量大,出矸多,投資大,工期較長;
            ④從新副井廣場回風,回風線路長,通風阻力高;
            3.2 方案二,在工業廣場煤柱內布置煤下山,利用原巖石皮帶斜巷做輔助運輸下山。
            ⑴方案介紹
            沿工業廣場煤柱東部邊界,在煤層中布置皮帶運輸下山、回風下山至三水平主皮帶下山,皮帶運輸下山、回風下山的下段布置在暗斜井煤柱的東側,回風下山沿煤層布置,皮帶運輸下山布置在煤層底板的巖石中;軌道下山上段利用原巖石皮帶斜巷,下段布置在暗斜井煤柱的東側的煤層底板巖石中。在中部設采區變電所,采區涌水經-180泵房排到中央泵房水倉,再中央泵房排至地面。采區移交工程量3582.89m,其中巖巷工程量708.56m,煤巷工程量2266.83m,巷修工程607.05 m。
            ⑵方案特點
            ①前期利用原巖石皮帶斜巷作軌道下山,巖巷工程量少;
            ②利用廣發煤礦報廢副井回風,回風線路短,通風阻力小,安全性好;
            ③此方案煤巷多,巖巷少,總工程量大,工期略長;
            ④輔助運輸環節多,生產管理上略復雜;
            ⑤采區總投資較小,生產成本較低,經濟效益好。
            3.3 方案對比表(見表)
            
            3.4 方案選擇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看出:方案二,雖然工程量和投資多一些,但多是煤巷,掘進速度快,工期短,能夠早投產,早見效益,且多出的掘進煤可抵消高出的投資。因此,建議采用方案二。 
     摘 要:鶴煤二礦暗斜井保護煤柱采區地質條件復雜,巷道結構多變,給采區煤柱回采和巷道合理布置帶來諸多不便和困難。為使該采區巷道布置合理、回采方便,能以最少投資取得到最佳經濟效益,所以對暗斜井煤柱開采設計進行方案比較優化,從而選出最優方案。
    關鍵詞:設計優化  方案比較  保護煤柱  煤柱回采 
            1 概 況
            鶴煤二礦始建于1955年,開拓方式為立井、暗斜井、多水平上下山開拓,混合式通風,走向長壁采煤法。截止2011年3月底,剩余可采煤量為126萬噸,生產規模按60萬噸/年計算,可服務2.1年,屬資源枯竭礦井。為維持礦井正常生產,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擬對主、副暗斜井保護煤柱進行開采,開采條件如下:
            1.1 該暗斜井煤柱位于103工作面(已采)至32031(已采)工作面南部,北翼底板煤巷東部,工業廣場保護煤柱線北部,F100斷層西部。巖石皮帶斜巷、三水平主皮帶下山與其工作面呈走向展布,北翼主暗斜井、副主暗斜井,回風下山與其工作面呈傾斜展布,開采標高在煤層底板等高線-20~-260之間。
            1.2 該暗斜井煤柱地質構造比較復雜,其中以斷層為主,褶曲較少主暗井保護煤柱開采范圍內巷道揭露大于1m斷層12條,均為正斷層,11條為走向斷層,1條為傾向斷層。大于10m的斷層2條,分別為NⅡ28斷層和F22斷層。
            1.3 該地區目前涌水量為18.0m3/h,根據相鄰采區工作面掘進期間頂、底板砂巖水和C3L8灰巖水涌出情況,預計該地區最大涌水量在15~30m3/h之間。
            2 設計原則及設計難點
            2.1設計原則
            (1)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的原則,注重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
            (2)認真貫徹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等法律、法規,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可靠的保證。
            (3)充分利用現有的巷道及設施,以降低工程投資。
            (4)設計生產能力45萬t/a。
            (5)技術上先進可行、經濟上合理。
            2.2設計難點
            根據鶴煤二礦提供的地質資料,經討論分析該采區煤柱回采主要有兩處問題影響方案的設計:(1)區內地質構造比較復雜,斷層較多,影響巷道布置。(2)井下部分巷道處在煤層頂板或為煤巷與巖巷交替出現的半煤巖巷道,為利用現有巷道以降低工程投資帶來困難。
            3暗斜井煤柱回采方案設計
            根據礦方提供的地質資料情況,結合礦方意見提出兩個方案,現分別介紹如下:
            3.1 方案一,在暗斜井北部布置下山,利用北翼付暗斜井運煤。
            (1)方案介紹
            該方案是在暗斜井煤柱北部從上車場開口布置軌道運輸下山,沿煤柱邊界布置回風下山,利用北翼副暗斜井做運輸下山。在中部設變電所,區內涌水前期經-180泵房排到中央泵房水倉,再中央泵房排至地面。移交工程量3170.86m,其中巖巷工程量1427.67m;煤巷工程量1743.19m。
            (2)方案特點
            ①前期利用副暗斜井做運輸機下山,可減少投資;
            ②從±0水平新掘軌道下山至-180水平,輔助運輸環節少,運輸流暢;
            ③巖巷工程量大,出矸多,投資大,工期較長;
            ④從新副井廣場回風,回風線路長,通風阻力高;
            3.2 方案二,在工業廣場煤柱內布置煤下山,利用原巖石皮帶斜巷做輔助運輸下山。
            ⑴方案介紹
            沿工業廣場煤柱東部邊界,在煤層中布置皮帶運輸下山、回風下山至三水平主皮帶下山,皮帶運輸下山、回風下山的下段布置在暗斜井煤柱的東側,回風下山沿煤層布置,皮帶運輸下山布置在煤層底板的巖石中;軌道下山上段利用原巖石皮帶斜巷,下段布置在暗斜井煤柱的東側的煤層底板巖石中。在中部設采區變電所,采區涌水經-180泵房排到中央泵房水倉,再中央泵房排至地面。采區移交工程量3582.89m,其中巖巷工程量708.56m,煤巷工程量2266.83m,巷修工程607.05 m。
            ⑵方案特點
            ①前期利用原巖石皮帶斜巷作軌道下山,巖巷工程量少;
            ②利用廣發煤礦報廢副井回風,回風線路短,通風阻力小,安全性好;
            ③此方案煤巷多,巖巷少,總工程量大,工期略長;
            ④輔助運輸環節多,生產管理上略復雜;
            ⑤采區總投資較小,生產成本較低,經濟效益好。
            3.3 方案對比表(見表)
                   3.4 方案選擇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看出:方案二,雖然工程量和投資多一些,但多是煤巷,掘進速度快,工期短,能夠早投產,早見效益,且多出的掘進煤可抵消高出的投資。因此,建議采用方案二。
            
            方案二附圖
            4結 論
            參照國家相關規定以及相應的概算定額和概算指標,結合當地材料預算價格,項目總資金為3490.519萬元,主、副暗井煤柱開采影響范圍村莊搬遷補償費補償費用總額為16293萬元。根據鶴煤公司統計資料,并結合礦井實際情況,測算原煤生產成本440.85元/噸。依據相應參數對項目進行財務計算分析,采區投產并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正常生產按目前原煤市場價計算年原煤銷售收入38250萬元,年利潤總額13018.05萬元,年銷售稅金及附加5393.7萬元,所得稅3254.5萬元,稅后利潤9763.55萬元。采區投產后兩年即可收回投資。總之,方案二技術可行,經濟上較為合理。        
            方案二附圖
            4結 論
            參照國家相關規定以及相應的概算定額和概算指標,結合當地材料預算價格,項目總資金為3490.519萬元,主、副暗井煤柱開采影響范圍村莊搬遷補償費補償費用總額為16293萬元。根據鶴煤公司統計資料,并結合礦井實際情況,測算原煤生產成本440.85元/噸。依據相應參數對項目進行財務計算分析,采區投產并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正常生產按目前原煤市場價計算年原煤銷售收入38250萬元,年利潤總額13018.05萬元,年銷售稅金及附加5393.7萬元,所得稅3254.5萬元,稅后利潤9763.55萬元。采區投產后兩年即可收回投資。總之,方案二技術可行,經濟上較為合理。

    【暗斜井煤柱開采設計優化】相關文章:

    建筑結構設計中短柱延性12-14

    高速公路路面優化設計論文11-30

    機械設計加工優化策略探析11-21

    分析建筑結構設計中短柱延性03-17

    淺析邊防院校英語教學設計的優化12-11

    論述多媒體網絡教學課件的優化設計12-05

    探討多媒體網絡教學課件的優化設計12-05

    優化作業設計,提升語文練習的效益03-19

    現代教育媒體的選擇與教學設計的優化11-24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AV网址入口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 尤物萝控精品福利视频的 | 在线观看国精产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