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數學教育中幼兒的主動活動
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根據幼兒思維的特點,在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不能把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簡單地“復制”到幼兒的頭腦中,很多數學知識,單靠教師的講解、演示,幼兒難以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因此,要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具體操作、主動探索,建構數學概念,獲得數學經驗,從而真正地理解有關的數學知識。
一、創造良好的數學教育環境,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基礎
幼兒與環境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豐富的環境刺激對幼兒的感知認識起著重要的作用,創設與數學活動相適應的教育環境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基礎。因此,在平時的數學活動中,筆者很注重創設一些與數學學習內容相適應的環境。如教大班幼兒學習8的組成時,我在“娃娃家”里放了7頂小草帽和1頂大草帽;繪畫角添上了雞爸爸、雞媽媽和6只小雞;體育角上又出現了5個大皮球和3個小皮球;手工角粘上了4朵紅花和4朵黃花等等。幼兒會說:“雞爸爸、雞媽媽兩只大雞和6只小雞合起來是8只雞。”“5個大皮球和3個小皮球合起來是8個球。”“4朵紅花和4朵黃花合起來是8朵花!薄蠋熢诃h境中設置的小秘密被他們找到了,他們開心地笑了。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幼兒學習、掌握了8的幾種組成方式,同時激發幼兒以更積極的熱情去尋找周圍環境中的其他“數”的秘密。為了幼兒尋找“數”的秘密的情趣得到進一步升華,我在活動室里為幼兒設立了“數學活動角”,首先放置了各種數學材料,如冰棒棍、彩筆、紐扣、核桃、各種果實、1~10的數學卡片、各種運算符號、圖形標記、分類盒以及大小顏色不同的幾何圖形,讓幼兒可以三三兩兩地、自發隨意地操作。我還讓幼兒經常從家里帶一些形體、顏色不同樣的廢舊物品充實數學角,讓幼兒通過擺弄這些廢舊物品探索、掌握初步的數、形知識,保持幼兒對數學活動的長久興趣。幼兒在這些主動實踐活動中逐步體會、理解了數、形之間的概念和相互關系。
二、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前提
“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活動,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因此,在組織數學活動時,應根據活動的內容、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和興趣愛好,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掌握知識。
如大班在學習數的組成時,根據幼兒“直觀——形象——邏輯思維”的發展特點,為幼兒提供了三種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第一層次是用實物或實物圖片操作一個數的分解與組合,體驗一個數的可分性;第二層次是用電子圖或格子圖操作分解與組合;第三層次是用數字和符號表示一個數的分解與組合。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可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操作材料,同時又為幼兒創造了提高的機會,使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都得到了發展。
中班在學習按規律排序時,教師可以把需要幼兒掌握的學習內容分解成不同的層次,并配以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1)按范例圖案規律找到相應的圖案追加1個;(2)按所給的排列規律(至少包含兩個循環節)進行擴展;(3)自選圖案按某種規律排序;(4)觀察范例,發現圖案排列規律并填滿所缺部分的圖案。如此層層遞進,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相應難度的操作活動,這樣可以給幼兒更多選擇的機會,讓他們在適應自己發展水平的活動中得到相應的發展。豐富的操作材料能夠充分地調動幼兒的感官,使幼兒在觀察、操作、分析、比較等多種探索活動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體驗。同時,教師應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如在中班數學活動“認識橢圓形”中,教師為每一位幼兒準備了一個橢圓形和一個圓形,讓他們比較橢圓形與圓形的異同,通過看一看、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等操作活動,體驗橢圓形的特征。幼兒在主動參與過程中有了真實的體驗,并在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
三、教師的及時引導和恰當評價,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
在數學活動過程中提倡幼兒主動活動,并非教師只要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操作材料就可以放任自流,相反,要使幼兒真正掌握知識,還需要教師的及時引導和恰當評價。如大班幼兒在學習容量守恒時,有這樣的操作活動:幼兒先把一杯水分成兩杯等量的水,再將其中的一杯倒入另一個細長的杯子。有的幼兒因為年齡小,在操作過程中動作不協調,不能把杯子里的水順利地倒入細長的杯子中,試了幾次都沒能成功,似乎有放棄實驗的打算。我發現后及時地對他們有針對性地示范、引導,告訴他們兩個杯子的口要靠近一些,并鼓勵他們再去試一試。當他們取得成功時,顯得非常高興。教師的及時引導與鼓勵,使幼兒在主動活動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并理解了容量守恒的概念。
教幼兒學習等分時,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幾何圖形的紙,讓他們將其二等分、四等分。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幼兒只用了一種形狀的紙進行了一種分法。為了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引導他們將等分的操作活動向高一層次推進,我及時表揚了有獨特想法并進行了幾種分法的幼兒。我對大家說:“老師發現有的小朋友很會動腦筋,分好了一張又準備分第二張了,還想跟第一次分得不一樣呢!币宦犨@話,小朋友們又動了起來,我則在一旁加以提示和啟發,同時請一些幼兒將其獨特的分法介紹給大家。
例如有的幼兒在二等分時,把一個正方形分成了兩把小槍;有的幼兒在四等分時,把一個正方形不僅分成了四個等腰三角形,還能分成四個直角三角形等等。這樣,幼兒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和教師的正確引導,知道了不同的幾何圖形有不同的分法、同一種幾何圖形有多種分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淺論數學教育中幼兒的主動活動】相關文章:
淺論幼兒數學教育的途徑03-20
淺論素質教育中的數學教師素質05-28
體育活動中幼兒主動探索精神的培養12-02
淺論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12-08
淺論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音樂素質教育11-15
游戲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3-17
幼兒教學中操作材料與教育活動的關系12-11
生活即教育在幼兒教育活動中的實施教育論文11-20
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激發教育對象主動性02-27
淺論遠程開放教育專科數學課程的標準與結構12-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