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的教師
何謂師?古人曾如是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也是幾千年來教師所奉行的準則。然而,新時代下的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此,而要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新的學生觀、人才觀、學習觀、教師觀。一、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育以人為本,所以教師應該明白:學生首先是人,而不是什么知識的容器、考試的機器。
學生是獨立的人。學生是有思想、有個性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和選擇。學生具有天然的求知欲,教師要讓學生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而不是告知現成的結論;要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還學生一個完整的生活空間,讓他們明白,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
學生是獨特的人。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正如“木桶理論”中所比喻的,一個人的長處就像木桶中最長的那一塊板,一個人的短處就像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塊板。而決定木桶盛水多少的,不是木桶中最長的那一塊板,而是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塊板。那么教師面對各有優缺長短的學生,我們就要揚長,但不能避短。我們應該做的是:盡力去提升每一位學生最低的那一塊板,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為未來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就像一株株小樹苗,具有無限的生機和發展的潛能。教師面對有問題的學生,不要歧視,不要放棄,不要認為哪個學生永遠不會有出息。每一個人的成長都并非一帆風順,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迷惘與困惑,走向明天。一株弱不禁風的小樹,如果悉心栽培,明天也會長成參天大樹,生機一片。
二、教師要有正確的人才觀
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我們應該明白,基礎教育是育“人”,而不是育“才”的教育。因此,教師眼中的“人才”不應該只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同時,教師應該從不同角度來評價學生,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
三、教師應該有正確的學習觀
正確的學習觀,實質就是“授人以漁”。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交給學生。”要求教師激發學生愛學,鼓勵學生學會,指導學生會學,努力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心靈。讓學生自主發展,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愛,學有所思,學有所用,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師觀
教師不是權威,不是領導,不是標準答案。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是終身的學習者、出色的課堂組織者、學生真誠的協作者、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學生的引導者。
踏著教育改革的浪潮,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與時代同步,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做合格的教師】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護士長11-16
如何成為合格的化工專業“雙師型”教師11-18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03-27
合格的畢業論文格式12-05
如何撰寫合格的畢業論文12-04
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11-18
合格的畢業論文如何寫?03-29
論做一名幸福的陽光型教師12-06
如何才能撰寫出合格的畢業論文11-28
大學合格的畢業論文如何寫?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