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兒童相關問題的思考的論文

    時間:2024-09-30 21:33:25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孤獨癥兒童相關問題的思考的論文

      【關鍵詞】:孤獨癥概述形成表現

    孤獨癥兒童相關問題的思考的論文

      一、孤獨癥概述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是一種神經性行為綜合癥,以社會交往、言語、形式化或強迫性的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征,同時伴有很高比例的精神健康問題,是最令人困惑的兒童期精神障礙之一。社會性功能缺陷是自閉癥患者最顯著的標志之一,他們很難建立起與他人的關系,很難參與共同活動,會出現頭口和非口頭的交流障礙,甚至有些人一生都沒有發展語言。孤獨癥在表現性上有很多不同,即使都是孤獨癥兒童,他們的障礙也各有不同,甚至有很大差異。

      二、孤獨癥的形成原因

      孤獨癥的成因到現在仍沒有一個具體定性的說法,它被認為是一種先天性的腦機能障礙,與遺傳因素和外部因素有關,而與撫養人的教育及生存環境沒有直接關系。雖然研究者已經認識到孤獨癥的病因機制在神經組織或器官上,但目前卻仍未有定論,既沒有發現其特有的生理指標,也沒有針對自閉癥的專門測試,診斷標準非常寬泛,導致孤獨癥兒童數量激增,已不再是一種罕見的兒童疾病。

      三、孤獨癥的表現

      1、社會性互動障礙

      在感知他人情緒狀態,表達自己情緒以及形成依戀關系方面存在困難。缺乏與親人對視、交往、溝通的愿望和技巧,難以建立起感情依戀。拒絕與同齡孩子交往,很難參加集體活動,喜歡封閉自己。

      2、語言交流障礙

      語言發展遲緩、緘默。幾乎所有孤獨癥兒童都難以使用語言,他們不會主動說話,即使說話也給人自言自語的感覺。聽不懂別人的指令,也不能正確理解別人的語言,通常用肢體語言讓他人完成要求。例如孤獨癥的孩子想要一個玩具,他不會用語言來征得同意,而是用帶有攻擊性的動作去搶。

      3、智力異常

      孤獨癥兒童有70—80%是智障,極少數是天才,在數學計算、機械記憶或音樂等方面有突出能力,但在其他方面仍處于智障水平。

      4、強迫性和刻板行為

      有日常規范和重復行為方面的強迫性需要,如果家里的日常用品改變或移動時,他們往往會大發脾氣,直到把東西放回原位才罷休。

      5、感覺異常

      表現為痛覺遲鈍、對某些聲音或圖像有特別的恐懼或喜好等。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也有一些積極品質:如可愛、富有同情心、有思想和創造力等。

      四、孤獨癥研究的視角

      1、心理社會學視角

      從認知活動、認知結構的角度解釋孤獨癥,認為自閉癥兒童由于心理能力的發展障礙,無法推測他人的心理活動,體會不到交流的氣氛,很難與人進行互動,進而發展成為人際關系疏遠或人際交往障礙,同時也影響其他心里特質的發展。

      雖然心理能力缺陷理論對孤獨癥社會交往的解釋已被廣泛接受,但仍存在著局限性,難以說明心理能力和語言能力之間的關系,也難以解釋研究中的特殊現象。

      2、精神生物學機制

      從神經生物學角度解釋自閉癥更多得益于當前腦科學的發展。這一類理論試圖解釋:由于特定大腦結構受損而導致了孤獨癥兒童難以對社會性刺激做出適當反應。

      3、生態學模式

      此理論認為:孤獨癥并不是存在于個體內部的靜態癥狀,而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是個體環境之與間的互動出現了障礙。所以,孤獨癥患者經常錯誤地解釋他人的情緒信號,雖然他們可以識別一些簡單情緒,但并不足以使他們與他人進行暢通無阻的交流。

      綜上,雖然這些領域的研究對于我們理解孤獨癥有很大的推進。但這三種思路都有片面性,都只看到孤獨癥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應將這三種思路結合起來,更深入、更全面的進行研究。

      五、從社會工作角度看孤獨癥的治療

      由于研究者沒有完全明確地提出導致孤獨癥的根本原因,因而徹底治療暫無法現實,只能盡量使癥狀得到緩解與改善,減輕患兒的社會適應困難,根本的治療還有待科學的發展與該領域的深入研究。

      目前的治療方案:

      1、心理治療法被認為是是最普遍的治療方法。

      2、在教育界,許多學者研究皆顯示,自閉癥兒童接受教育時間之長短和其日后之發展有很大的相關,而結構化教學之效果遠優于放任式教學法。

      3、行為治療法,旨在加強孤獨癥兒童的社會交往技能訓練,從最基礎的技能開始訓練,逐步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交往技能。在技能訓練過程中,要忽略自閉癥兒童出現的問題行為,把表揚和贊賞融入訓練中。此外,還應增加他們與正常同伴之間直接交流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模仿和直接分享正常兒童的感受和體驗,增強與同伴間相互交往能力。

      社會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1、對孤獨癥兒童的父母進行特殊培訓,讓他們改變養育方式,多接近、關心患兒,注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保持對他們的較高期望值。

      2、社會工作者應督促機構不斷完善其治療理念,對機構老師進行相關培訓,并提倡一個老師針對一個孤獨癥兒童的專門治療,促進老師與學生間平等的互動。

      3、孤獨癥兒童需要的不僅是家人、老師的幫助,而且是整個社會的支持。社會工作者應積極行動起來,增強社會對孤獨癥的了解和關注,消除社會對其的誤解及歧視,緩解孤獨癥家長的心理疾病和精神危機,盡可能整合一切資源,和孤獨癥家庭一起爭取一些國家福利政策和社會援助。

      最后,用《蝸牛不放棄》一句話來表達我們的心聲:“籍著我們彼此之間永不枯竭的愛,我們或許終能得到救贖。

    【孤獨癥兒童相關問題的思考的論文】相關文章:

    企業文化相關問題的新思考論文11-29

    構建我國判例制度相關問題的思考論文提綱12-12

    兒童體育發展適宜性問題的思考論文03-03

    淺析骨灰的相關民法問題論文11-13

    大氣環境污染物監測中相關問題的思考論文02-25

    論企業文化相關問題的新思考11-21

    對三農問題的思考論文05-19

    民法補充債務相關問題研究論文11-20

    資產評估課程改革的問題思考論文02-25

    中國民族史問題的思考論文12-16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人成在线 |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亚洲中文一区国产 | 日本人成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