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夢想的教案

    時間:2022-08-17 12:02:01 主題班會 我要投稿

    2022開學第一課關于夢想的教案

      每個人對于將來都有這憧憬,那么關于夢想的教案應該如何準備呢?下面就和YJBYS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22開學第一課關于夢想的教案

      2017開學第一課關于夢想的教案【一】

      教學要點:

      整體感知文意,理清全文思路。演講詞的特點。本文的語言特色、感情。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對美國是十分熟悉的。可是, 我在問,我們對美國的社會現狀有多少了解呢?我們又對占美國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現狀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們將通過一個窗口來對美國社會現狀作一個初步步的認識。 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前,一位30多歲的黑人漢子被眾多黑人簇擁著,站在高高的石階上演講:“今天,我高興地同大家一起,參加這次將成為我國歷史上為了爭取自由而舉行的最偉大的示 威集會…….”這次演講就是舉世聞名的《我有一個夢想》,這個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他講話沒有講話稿,他把自已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了云集的聽眾,演講需要真情,演講無需作秀。誰順應時代,誰代表大從的心聲,誰就是講壇上的主宰者。危急關頭,想民所想,講民所不敢講,乃是演講的第一要義,是演講的生命之源。舍此則為緣木求魚。

      馬丁路德金在1968年4月組織“貧民進軍”的途中,被種族主義分子槍殺。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權運動領袖,將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日”。

      下列陳述,不是演講者需要注意的一項是( )

      A.要掌握聽眾的心理,注意聽眾的思維特點,消除障礙與干擾。 B.要有應變能力,如果環境發生意外變化,應及時調整聽眾的位置。 C.演講應該字正腔圓,感情充沛,注意以情動人,以情感人。 D.演講者應注意服飾儀態,穿著應該莊重、整齊,適合演講的環境。

      答:B(演講者不需要調整聽眾的位置)

      二、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從而整體把握文意

      1.思考:

      (1) 這一次演講是針對什么人的?

      (2) 這一次演講的時間。地點和場合各是什么?

      (3) 這次演講涉及哪些內容?

      (4) 這次演講想達到什么目的?

      (5) 路德金夢想中的種族主義滅絕是什么樣子?

      (6)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中的完全平等自由的新境界是什么樣子?

      2.學生分組討論,指定學生發言。 明確:

      (1)主要是針對美國黑人,同時也包括美國政府。

      (2)這一次演講的時間是1963年月28日;地點是在華盛頓廣場;場合,在華盛頓特區組織二十五萬人的集會上。

      (3)要求自由、民主、種族的平等。

      (4)進一步推動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運動,加快實現理想的步伐。

      (5)我夢想有一天,亞拉巴馬州會有所改變——盡管該州州長現在仍滔滔不絕地說什么要對聯邦法令提出異議和拒絕執行——在那里,黑人兒童能夠和白人兒童兄弟姐妹般地攜手并進。

      (6)我夢想有一天,深谷彌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徑成通衢,上帝的光華再現,普天下生靈共謁。

      3.怎樣劃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思路?

      答:整個演講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

      第二部分(7-16)段,陳述為實現其要求所使用的斗爭策略。

      第三部分(17-32)段,表達作者心中執著追求的理想以及為了實現理想所具有的決心與信念。

      第一部分是這次游行活動的原因,也是演講的基礎;第二部分是這次活動的策略與目標,也是演講的發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講的高潮與結局。

      4.《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特征是什么?

      答: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決心不改的執著精神,構成了演講詞《我有一下夢想》的靈魂。充沛的情感是這篇演講詞的主線。演講者從“結束種族奴役的漫漫長夜”的期待開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國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兌現諾言的義正辭嚴,到“我夢想著”的燦爛前景;把夢幻、新曲、圣歌綜合起來,寄托了演講者悲憤與熱切的情感。這種情感又在與聽眾的心理中回蕩,明確的斗爭原則,切身利益的呈現,美好未來的展望,都使聽眾的情緒受到感染并得以升華。

      5.《我有一個夢想》是怎樣運用排比句演講的?運用這樣的排比句演講有什么效果?

      答: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達的是一百年來黑人的悲慘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側面、多角度地強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慘,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貧困,給聽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第5段:“現在是從……現在是把……現在是為……”,作者要表達的是:現在是美國政府“兌現諾言”的最佳時刻。使用排比句式,則把這次示 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從“荒涼”走向“陽光普照”;是把“流沙”改為“堅石”,增加了這次游行的正義的分量。第20段連用五個“一起”在分句之間排比,表達了黑人團結協作,將民權運動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念。通過排比句的使用,則使這個信念堅定、執著、充滿了義無反顧與視死如歸的悲壯,喚起了所有讀者與聽眾的共鳴。排比語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達的內容更加豐富,思想更加深刻,語氣更加強烈,感情更加充沛。能產生排山倒海的氣勢和一瀉千里的激情,進而增強演講的表達效果。

      2017開學第一課關于夢想的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全文,把握情感脈絡。

      2.體會演講辭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

      3.感受馬丁路德金為民請命的戰斗精神和反對“以暴易暴”的`遠見卓識。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演講辭情感脈絡的基礎上,用朗讀再現強烈的鼓動性和巨大的號召力。

      教學難點:

      理解馬丁路德金提出的“非暴力抵抗”的斗爭方式。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和過程:

      一、導入新課

      1955年12月1日,在美國蒙哥馬利市的一輛公交車上,發生了一樁再平常不過的事:一個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縫因為拒絕為白人讓座而遭到逮捕,理由是蔑視蒙哥馬利市關于公共汽車上實行種族隔離的法令。

      當拒絕乘坐公交車的口令通過一個教堂傳到另一個教堂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黑人都給予了響應。他們忍受著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奔走在家和工作的地方之間。為此,許多黑人被白人老板解雇。但他們并沒有屈服,他們堅信一個人的尊嚴是上帝賜予的,任何律法和威權都不能將其剝奪。因而當他們唱著靈歌,唱著那些由祖先們的苦難浸泡出的深沉旋律、手挽著手上班時,路兩旁的許多人淚流滿面。

      1960年1月31日,一個叫裘瑟夫邁克乃爾的黑人大學生,來到一家連鎖店的吧臺買酒,遭到拒絕,理由是“我們不為黑人服務”。

      黑人大學生平靜地進入任何拒絕為黑人服務的地方,禮貌地提出要求,以最有尊嚴的目光請求服務,得不到就不離開。為此,許多大學生遭到圍觀、嘲弄、甚至身上被澆滿番茄醬。但他們不卑不亢、不喜不怒,得不到服務,就坐在那里做作業,讀書,研究學問。

      這是一場黑人民權運動。它的領導者就是馬丁路德金,他意識到黑人心中壓抑百年的尊嚴已經覺醒,歷史性反抗的時機成熟了,他號召黑人以“非暴力抵抗”的方式,向這個充滿歧視的國家發起挑戰。

      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在首都華盛頓廣場的林肯紀念堂前,舉行了規模浩大的黑人集會。他面對25萬聽眾,發表了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讓我們走近馬丁路德金,重溫一下那激動人心的偉大歷史時刻。

      二、整體感知

      1.“我有一個夢想”中的“我”指的是誰?有什么樣的夢想?這三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不僅是馬丁路德金,更是千千萬萬的黑人同胞。

      首先要爭取正義和公正(“當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保證向前進,我們不能倒退,現在有人問熱心民權運動的人,‘你們什么時候才能滿足?’”“我們現在不滿足,我們將來也不滿足,除非正義和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指通過黑人民權運動,要還黑人以正義和公正。在馬丁路德金看來實現正義和公正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有可能通過斗爭來實現的。)

      其次夢想人人生而平等(“我夢想有一天”滿懷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這是夢想的核心內容。)

      再次是終于自由的理想境界(“有了這個信念……終有一天,我們是會自由的”,如果人人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終有一天我們會達到自由的理想境界。)

      2.怎樣才能實現夢想?

      有堅定的信念(“要求兌現諾言”“時間的緊迫性”“黑人的決心”)和正確的方法(采取“非暴力抵抗”的方式)

      3.馬丁路德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夢想?對此他的感受又如何?

      面對“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對此馬丁路德金心情非常悲憤。

      小結:黑人所處的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激起了馬丁路德金的悲憤。他號召成千上萬的黑人團結起來,懷著堅定的決心去爭取民權運動的勝利。首先把正義和公正還給黑人,將來能實現人人生而平等,最終不論種族,不論宗教信仰,都能達到自由的境界。

      通過整體感知,我們了解了演講辭嚴密的邏輯結構,現在我們一起來感受它的情感力量。

      三、誦讀賞析

      1.我們一起來演講課文的第2段,如何表現出悲憤的心情?

      “悲慘”“駭人聽聞(讓人震驚)”指的是同一種狀況“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請你把這個句子讀出來。

      把找到的這些詞重讀,可以使演講聽起來音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加深聽眾對所講內容的印象,從而收到良好的演講效果。

      “鐐銬”“枷鎖”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寫出在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重壓之下,黑人艱于呼吸視聽。“壓榨”一詞,仿佛是黑人被擠干了最后一滴油,似乎黑人永遠是白人奴役和剝削的對象。“蜷縮”一詞,黑人只能抱頭蹲在陰暗的墻角里,美國社會跟本沒有黑人的立錐之地。“充裕”“貧困”“故土家園”“流亡者”,這組詞形成的鮮明的對比,寫出在黑人沒有地位,不被尊重。

      我們一起來演講文章的第二段。

      2.我們一起來演講課文的第5、6段,什么地方能表現出黑人堅定的決心?

      第5段,可以用偏快的語速來強調時間的緊迫性。五個排比句式,“現在是……的時候”,能增強語言氣勢,每一次的語調比前一次有所抬升。

      第6段,四個假設關系的復句,都是反向的假設,正句都不隨假設的變化而變化。一系列的否定詞,可以輕聲重讀,以表現黑人堅定的決心。

      3.教師示范演講第19-25段。

      這是對未來人人生而平等的憧憬與描繪,聲音輕柔,語氣舒緩。特別是“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滿照人間”一句,描繪的一幅帶有宗教色彩的,令人向往的圖畫,仿佛在大家眼前徐徐展開。

      4.第28-32段由大家一起來演講。

      文中大量運用了排比句,形成排山倒海的氣勢,讓聚集在林肯紀念堂前的黑人感到震撼,倍受鼓舞。至今讀來,仍能感受到馬丁路德金澎湃的激情,猶如黃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復回。

      四、課堂小結

      讀罷馬丁路德金的激情澎湃的演講,不正是部分實現了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了嗎?同時,我們也為演講的魅力深深折服。

      五、板書設計

      我有一個夢想(演講辭)

      情感 悲憤 堅定 憧憬

      重音 (快讀、輕聲重讀) (輕柔、激昂)


    【開學第一課夢想的教案】相關文章:

    2017年開學第一課夢想教案10-19

    開學第一課的教案10-17

    開學第一課教案10-17

    開學第一課教案大全:開學第一課安全教育教案11-03

    乘著夢想的翅膀——觀《開學第一課》有感05-21

    開學安全第一課教案10-24

    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10-31

    2016開學第一課教案10-27

    開學第一課安全教案10-2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欧美视频一区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 | 在线观看理论片国产 | 五月天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