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

    時間:2023-04-18 21:04:28 主題班會 我要投稿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精選10篇)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2.能力目標:了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

      教學重點:了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學安排: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知道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是個團圓的日子。

      二、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1.說說自己家的.中秋節是怎樣度過的。

      2.聽一聽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三、過中秋節的風俗

      1.欣賞圖片了解中秋節。(與課本圖片結合)

      2.朗讀兒歌知道中秋節。

      八月十五賞月節,擺上果餅來拜月。

      八月十五團圓節,親人團聚像過年。

      八月十五豐收節,敲鑼打鼓慶豐年。

      八月十五中秋節,傳統節日記心間。

      (兩個環節穿插、進行)

      四、向八月十五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致敬

      1.欣賞圖片,了解有許多人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團圓,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用自己與親人的分離贏得了更多人的快樂和幸福。

      2.激發學生對這些勞動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課堂小結(機動)

      1.復習課堂上學習的兒歌,加深對中秋節的印象。

      2.欣賞歌曲《中秋大團圓》。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風俗。

      2.引導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通過給月亮設計衣服,體驗節日的快樂。

      3.體驗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一幅中秋節夜景圖 四張月亮逐漸變圓的圖片 蠟筆 35張月亮圖樣的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中秋節夜景圖,讓幼兒觀察。

      提問:圖上有什么?你知道明天是什么節日嗎?

      二、向幼兒介紹中秋節。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晚上月亮特別圓、特別亮。我們中國人有個習慣,中秋節這一天,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一家人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也可以玩花燈、放焰火,一家人團團圓圓,真快樂,所以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又香又甜的月餅也被人們做成圓圓的,像月亮一樣,"月餅"古代也被人們叫做"團圓餅",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秋天也是收獲的季節,糧食豐收了,水果豐收了,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

      三、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你愿意為月亮姑娘設計一套合適的衣裳嗎?教師講解要領。

      五、幼兒為月亮姑娘設計漂亮的衣服。(在已畫好的月亮上,通過點、圓、線等形式進行裝飾,并涂色)

      六、教師巡回指導。

      月亮姑娘做衣裳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像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像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像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月餅是圓圓的,有不同的口味。

      2、能夠大膽地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

      3、體驗和同伴一起品嘗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PPT課件,月餅實物,橡皮泥以及工具,膠水,廢舊的紙,圓盤子,空的月餅禮盒。

      經驗準備: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的習俗,且知道月餅有多種味道。

      活動重點:知道月餅是圓圓的,有不同的口味。

      活動難點:會用各種材料裝飾“月餅”,嘗試用撕、粘、團等方式制作月餅。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創設小貓準備開一家月餅店的'情境,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小客人,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她吧。(大家好,我是小貓咪咪,很高興到小二班來做客。)

      師:你們猜猜咪咪來我們班干什么的?我們聽一聽咪咪是怎么說的?(快到中秋節啦,我開了一家月餅店,最近新推出了幾種月餅,想請你們嘗一嘗,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我試吃月餅嗎?)

      師:你們愿意幫助咪咪吃他做的新月餅嗎?今天呀,咪咪把月餅帶到了我班,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實物月餅,師幼一同觀察月餅外觀,并請個別幼兒品嘗月餅。

      師:這些月餅是什么形狀的?看上去像什么?師總結:原來啊,月餅是圓圓的。

      三、嘗一嘗,說一說。

      師:嗯,好香啊,誰愿意來嘗一嘗,告訴我們它是什么味道的。

      師:寶貝,你吃的月餅是什么味道的啊?

      四、仔細觀察月餅,知道月餅有各種口味。

      師:哎呀,你的月餅里有什么呀,請你仔細觀察月餅,告訴我你在月餅里面發現了什么?

      師小結:中秋節大家都吃圓圓的月餅,月餅有五仁的、肉松的、水果味的,特別好吃。

      師:小朋友們,咪咪做的月餅怎么樣?我們一起謝謝咪咪請我們吃月餅。咪咪,你做的月餅太好吃,謝謝你。(謝謝你們,小二班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學做這些好吃的月餅呢?)

      師:寶貝們,你們想不想跟小貓咪咪一起做月餅呢?(那我們一起去我的店里吧,我來教你們做)

      活動延伸:一起到小貓咪咪的店里做客。

      1、南瓜洗凈,去皮去瓤切薄片,凈重240g。

      2、切好的南瓜蓋上保鮮膜,上蒸鍋大火蒸15分鐘,蓋保鮮膜主要是防止多余水分進入,從而影響配方比例。

      3、用料理棒將蒸好的南瓜打成細膩的南瓜泥。除了料理棒,一切有切割攪拌功能的,例如料理機、均質機都可以,而破壁機材料損耗過多,可能需要多放一些南瓜。

      4、50g澄粉、150g水磨糯米粉和50g粘米粉混合均勻并過篩一次,然后將粉類與南瓜泥混合,攪拌成棉絮狀。

      5、如果面團不燙手了,就用手揉成柔軟不粘手的糯米團。

      6、接著加入10g玉米油,揉至玉米油完全吸收,面團均勻細膩,充滿光澤。

      7、揉好的南瓜糯米團分成30g/個,220g豆沙餡分成20克/個,分別搓圓蓋上保鮮膜備用,防止風干。

      8、取一個面團壓扁,將一份豆沙餡放在面皮中間。

      9、收口搓成橢圓形,這樣比較容易放入月餅模。

      10、在50克月餅模里撒一層薄薄的熟糕粉防粘,再將糯米團放入,在油紙上按壓出月餅。

      11、蒸鍋大火燒開后,放上蒸屜,蒸15分鐘。

      12、開鍋散去熱氣再取出,不然會粘手。外Q內糯的南瓜蒸月餅就做好了。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學習與同伴友好協商,提高與同伴交往的能力,引起吃中秋月餅的興趣,并對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感到親切。

      2、初步學會念兒歌,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兒歌內容,各種月餅的圖片

      【活動過程】

      指導語:8月15是什么節日?中秋節大家都要吃什么?今天我們幼兒園過中秋節,大家一起吃月餅,好嗎?

      1、相互介紹月餅的名稱。

      2、欣賞兒歌《味道好極了》

      老師朗讀并提問:什么樣的月亮空中掛月亮下坐著幾個胖娃娃?四個娃娃叫什么名字?

      3、幼兒討論:他們是怎樣吃的.?

      指導語:每人都把自己的月餅切成四份,大家就都能嘗到各種說服月餅的味道了。這個辦法最好。

      4、交代任務。

      指導語:兒歌里的四個小朋友想出了好辦法,吃到了各種味道的月餅,你們想一想,可以請誰和我們一起吃月餅?

      5、吃月餅

      大家分享吃吃月餅。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2、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交流講訴

      3、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中秋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中秋節手指游戲、故事《嫦娥奔月》

      每個幼兒一塊月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手指游戲引發幼兒興趣

      中秋中秋我來數

      嫦娥兔子來跳舞

      月兒圓、月餅大

      團團圓圓笑開顏

      二、提問

      師:每年有一天月亮是最圓最亮的,你們知道是什么時候嗎?

      小結: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最亮的時候,這一天叫做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全家人都會團圓在一起,一起賞月、吃月餅。那小朋們知道中秋節怎么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播放動畫短片《嫦娥奔月》

      通過欣賞故事《嫦娥奔月》,了解傳說中中秋節的來歷

      四、品嘗月餅

      1、中秋節我們要吃什么?

      2、觀察盤中的月餅,并和同伴交流

      師:盤子里的'月餅是什么形狀的,聞起來感覺怎么樣?

      3、觀察月餅的餡

      觀察切開來的月餅,知道月餅的餡兒是各種各樣的

      4、品嘗月餅,體驗與老師、同伴共同過中秋的快樂

      五、分享自己吃過或者見過的月餅

      師:你剛剛吃的是什么陷的月餅,你還見過哪些月餅,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吧!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 篇6

      活動內容:認識中秋節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活動重、難點: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

      活動準備:

      1、月餅圖片。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月餅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了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么?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見到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5、聽故事《嫦娥奔月》。

      三、結束部分

      品嘗月餅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并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2、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及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1、觀看電腦課件,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并理解古詩。

      (1)完整欣賞電腦課件,初步感受畫面。

      ★指導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

      (2)第二次欣賞課件,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

      (3)再次欣賞,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2、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教學反思

      即把枯燥的古詩,根據其內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對其故事情節適當地加以夸張,以吸引幼兒。而故事又是幼兒最喜歡聽的,通過聽故事,可以增強幼兒對古詩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背誦,效果要好許多。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中秋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中秋節簡介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活動二】中秋話習俗

      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2、月餅欣賞

      (多媒體課件:月餅)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中秋討論會

      討論:對于現在的高價月餅現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結: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中秋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嘗月餅。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 篇9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20xx年9月

      三、活動準備:蘇軾的《水調歌頭》ok帶、中秋燈謎、圖畫、月餅

      四、活動地點:八(1)班教室

      五、活動過程:

      老師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 中秋節的由來

      (1)老師:同學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老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么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說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4)小結:同學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征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于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老師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導隊員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

      老師(小結):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3、隊員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老師引:好,聽了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老師: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1)出示圖片1

      老師問: 我們來看這幅畫,隊員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

      ——(李白的《靜夜思》)

      (2)老師:中國畫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這幅中國畫書畫印都有,惟獨缺詩,我們給它題首詩,使它變得更完整。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選自李白《月下獨酌》)(你們知道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句話出自誰人之口嗎?

      (3)對了,幾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個夜晚,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下了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出自這首詞。老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絕妙好詞。

      (4)有感情朗讀:蘇軾的《水調歌頭》,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學唱蘇軾的《水調歌頭》

      我國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又大多是命運坎坷的,他們經常流浪在外,客居他鄉,思鄉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許多以思念故鄉為題材的詩作,你還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誦《泊船瓜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三、 中秋佳節話月餅

      1、品嘗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老師:隊員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1) 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征團圓,表達合家團圓。

      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愿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致。(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老師:展示月餅事物,并簡單介紹圓形設計的格式。(對稱、均衡)

      (2) 動動手,設計一個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背景播放輕快的音樂)

      (3)隊員作品欣賞。由隊員自己講解自己的.設計意圖。

      2、舉辦月餅宴

      老師:中秋節,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餅?往年你和誰一起吃月餅?(吃月餅表示團圓;和家里人一起吃;還和好朋友一起吃。)

      師:你吃的月餅是買的呢,還是別人送的?誰送的?

      老師:為什么要送月餅?(過團圓節,送月餅表示和家人團圓。)我們中隊也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這個家庭的成員,你們愿不愿意和全體隊員一起過這個中秋節?(板書課題)

      ① 送月餅:

      ② 吃月餅(大家一起吃月餅,體驗班級大家庭的溫暖和團圓)

      四、中秋燈謎

      1、老師:在許多地方八月十五這天會有燈會,其中一項就是猜燈謎。得月樓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觀)

      3、舉杯詢包拯。打一句宋詞(把酒問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語(正大光明)

      五、游戲:“月”字組詞接龍。

      要求:以“月”字開頭組詞,以“中秋節”收尾。

      優勝:組詞過程短者獲勝。

      六、老師總結

      同學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雖然大家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愿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某某中隊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的時光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快樂,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感謝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 篇10

      一、活動設想:

      學校周計劃中要求以詩歌朗誦為主題,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多樣可自行組織。所以,此次活動加入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知識競賽音樂欣賞、圖片欣賞、視頻等,內容較豐富,可以拓展學生視野。

      二、活動目標:

      1、中秋即將來臨,讓學生在聯系生活實際的同時,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2、通過朗誦,是同學們能自主參與到活動中,增強自信心,提高朗誦能力。

      3、查閱有關中秋節的資料,了解有關中秋節的一些傳說、習俗等,讓學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民族精神。

      三、活動準備

      1.精美課件

      2.學生報名(朗誦的詩歌名、配樂等)

      3.查資料知道有關中秋的風俗或故事

      4.確定主持人(我)

      四、活動過程:

      (一)、引入:(配樂(琵琶語))

      時光的車輪年過一道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獲;

      皎潔的月光傳達的是一種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團聚。

      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對團圓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賢的中秋情懷,體驗詩歌中月的美麗,情的芬芳。讓我們真心祈禱,祈禱大家明天會更好,真心祝福,預祝大家中秋快樂。八一班“中秋詩歌朗誦會”正式開始。

      中秋節在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已經成為表達美滿、和諧、團圓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為團結、慶豐收的'象征,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內容。此時此刻,就讓我們隨著美妙的旋律走進詩的海洋。

      (二)、詩歌朗誦

      《我的思念是圓的》 艾青

      《月亮》

      詩歌總是那么優美,或憂傷,或活潑,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請同學們評價,并選出優勝者。

      (三)、說一說(多媒體展示)

      1.本地的中秋風俗有哪些?(學生互相交流,自由發言)

      2.你知道那些有關月亮的傳說或故事?(在皎潔的月光下流傳著各種傳說和神話故事,讓我們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

      3.有關中秋的起源

      ①中秋月餅到底出現于什么時侯?

      ②有關月的成語和典故(競賽,優勝者可獲中性筆)

      4.欣賞視頻《中國民俗大觀——中秋節》

      (四) 朗誦

      教師以飽含激情的語調朗誦: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五)、教師小結: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通過今天的學習,現新同學們對此也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傳統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種子, 只要心里播下這粒種子,它就會在我們的精神世界里生根、開花、結果,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的后代,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弘揚我們的傳統。

      最后,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共祝福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學業進步。

      五、活動結束

      在 王菲 主唱(水調歌頭)的歌聲中宣布活動結束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相關文章:

    我們的節日冬至主題班會教案07-22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班會主題教案(精選16篇)04-14

    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班會08-22

    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10-30

    主題班會我們的節日六一10-31

    我們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08-31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通用8篇)08-09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模板(精選7篇)08-24

    我們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的教案模板(通用15篇)09-0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午夜性色福利小视频 | 亚洲午夜高清国产自 | 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 | 亚洲欧美人成视频一区在线 | 亚洲国产初高中生女AV | 五月天婷婷男女视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