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時間:2023-10-24 09:58:02 主題班會 我要投稿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通用20篇)

      為確保活動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活動的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制定活動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通用20篇)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

      活動目的:

      體驗與老人同過節的快樂,培養幼兒關心老人的情感,增進藝術表現能力,學習運用學過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畫面,畫出爺爺奶奶的形象。

      活動準備:

      幼兒事先排練表演的節目,請爺爺奶奶來園參加活動,幼兒自備自己制作的小禮物,紙筆幼兒人手各一份。

      活動過程:

      1、節日引題。

      以“今天是重陽節”為話題,引發幼兒關注老人、開展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討論:與爺爺奶奶過節要準備什么?

      教師總結,如帶上小禮物,準備好表演的節目等,會說關心和祝福的話語。

      2、啟發幼兒與老人們交談,了解老人的生活。

      3、舉辦聯歡會。

      ①、請爺爺奶奶講講他們年輕時的故事。

      ②、組織幼兒將自己制作的'禮物送給爺爺奶奶。

      ③、鼓勵幼兒為爺爺奶奶表演歌舞。

      4、繪畫活動:我為爺爺奶奶畫張相。

      引導幼兒合理布局畫面,可以畫出爺爺奶奶的模樣,自己來打扮爺爺奶奶,也可以把爺爺奶奶的工作或干家務的情況畫成連環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構思畫面。

      5、活動延伸:

      ①、鼓勵幼兒回家為爺爺奶奶做件事,如捶背、講故事等。

      ②、請幼兒和家長協商,全家人陪老人一同看戲、郊游等,滿足老人的心愿。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2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懂得尊敬長輩,關心老人。

      2、品嘗重陽糕,體會香、甜、糯的特色。

      3、學習團、壓的技能,樂意參加手工活動。

      二、教學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懂得尊敬長輩,關心老人。

      2、活動難點:學習團、壓的技能。

      三、教學準備:

      1、重陽糕切成小塊放在小盤子里。

      2、歡快、喜慶的民間音樂。

      3、橡皮泥若干。

      4、活動前幼兒把手洗干凈。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重陽糕)

      1、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嗎?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些什么?

      2、介紹為什么要吃重陽糕?

      師: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我們都要做重陽糕,吃重陽糕。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對年紀大的爺爺、奶奶有禮貌。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讓幼兒說說在家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的?

      4、引導幼兒對爺爺奶奶說一句祝賀的話。

      (二)品嘗重陽糕,感受重陽糕香、甜、糯的特色。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嘗一嘗重陽糕。

      2、播放音樂,幼兒品嘗重陽糕。

      3、提醒幼兒注意:嘗的時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嘗完后把牙簽放在盤子里。

      4、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吃了重陽糕,你知道重陽糕是用什么做的嗎?重陽糕 是什么味道的?

      小結:重陽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重陽糕。

      1、重陽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嗎?

      2、老師示范做重陽糕。

      3、幼兒用橡皮泥制作重陽糕。

      (四)結束。

      小朋友們,你們都會做重陽糕了,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忙,做一個真的重陽糕送給爺爺、 奶奶,好嗎?

      五、教學延伸:

      通過家校通讓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制作重陽糕,送給爺爺奶奶,培養幼兒尊敬長輩、老人的良好品德。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3

      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愿意和爺爺奶奶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增進親子關系。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4、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大鼓、花球、布置節日氣氛的教室、橘子、重陽糕、幼兒作品

      活動過程:

      一、介紹重陽節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爺爺奶奶請到我們幼兒園里老過節了,開心嗎?

      (2)邀請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重陽節是怎么來的嗎?

      我們的爺爺奶奶本領都很大的,我們請他們來告訴我們,好嗎?

      師生共同邀請部分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注:假如不夠詳細,老師可補充介紹。

      二、幼兒表演環節師:小朋友們上幼兒園很長時間了,也學會了很多很多的本領,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歌曲:"我上幼兒園"

      律動:"我的小手"

      歌表演:"小豬吃的飽飽"

      兒歌:"拍皮球"

      歌表演:"兩只老虎"

      三、互動環節

      (1)擊鼓傳花游戲規則:老師背對擊鼓,當鼓聲停止時,花球落在哪個小朋友手里,哪個小朋友就和他的爺爺奶奶表演一個節目。游戲反復進行。

      (2)小腳踩大腳游戲規則:小朋友的腳踩在爺爺奶奶的腳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隊先走到終點,先到終點的那一隊為勝。游戲可反復進行。

      (3)剝橘子師:以前在家里,都是爺爺奶奶剝橘子給我們吃,現在我們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們也來剝個橘子給爺爺奶奶吃,看一看,哪個小朋友最會剝橘子,剝的最快。

      (4)品嘗重陽糕和爺爺奶奶一起品嘗重陽糕,交流一下品種、味道等,并嘗試回家和爺爺奶奶一起制作重陽糕。

      (5)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教學反思:

      重陽節,又稱敬老節,顧名思義是尊敬老人,孝敬長輩的傳統節日。通過活動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情感。引導幼兒加深對老人的尊敬與熱愛,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去關心,愛護老人;其次感知體驗重陽節的各種習俗,從多個角度了解中國傳統民俗節日習俗;再是增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活動在老人和孩子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敬老、愛老的美德也深深的印在了孩子們的心里。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4

      幼兒發展目標: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愿意和老人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

      3、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4、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禮物、幼兒手工作品、幼兒節目、和敬老院聯系三、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到光榮院看望那里的爺爺奶奶,和她們一起過節老過節,開心嗎?

      (2)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二、互動環節

      1、給老人們獻上精心編排的歌曲、舞蹈等節目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2、歌曲:

      律動:

      歌表演:

      兒歌:

      3、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讓爺爺講講自己革命故事,使我們永遠記得優秀的革命傳統。

      4、愛你一家親為老人捶背,整理床鋪、推輪椅等等,伸出自己的小手,獻出自己的一點愛,使老人感覺到親人的溫暖。

      5、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精美愛心賀卡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5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有其獨特的活動和風俗習慣。

      2、知道“重陽節”的由來。

      3、讓幼兒懂得“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要尊敬長輩。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重陽節的日子。

      活動準備:

      1、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2、剪輯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中,百歲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電腦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和幼兒園退休教師劉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她請來.

      5、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談話: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么內容?(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么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當時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以后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課件: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一人。”讓幼兒領略詩中重陽節插的`風俗和詩人身處異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活動反思:

      相信這次重陽節的“敬老”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也讓孩子們體驗一份愛的情感,感受著爺爺、奶奶們的辛苦,學會感恩和尊敬長輩,從而萌發關心老人的美好情感。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兒歌,并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3、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演出來。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播放圖片導入活動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2、觀看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么啦?(他們笑了)。

      3、他們為什么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4、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么開心。

      基本部分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結束部分

      三、請幼兒說說平時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1、請個別幼兒扮演爺爺奶奶,其余幼兒上來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7

      一、設計思路: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很好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尊老敬老的優秀傳統美德,也是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的契機,中班的孩子很喜歡聽故事,因此我利用老奶奶給孩子做帽子的故事,讓孩子們了解老人對孩子的喜愛,激發他們尊老敬老的情感。這次活動中我還選用了三幅老師的范例,是希望通過一些具體圖像引發幼兒對已有經驗的重現,而不是成為劃一的圖像標準給孩子,引導幼兒善于采用線條和圖形的變化進行裝飾。

      二、活動內容:

      小花帽

      三、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采用變化線條、圖形間隔的方法進行裝飾。

      2、激發幼兒關心老人,愿意幫助老人做事的情感。

      四、活動準備:

      范例三張、雙面膠、剪好的帽子、水彩筆、蠟筆等。

      五、活動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敬老院有一個好心的`老奶奶,想為幼兒園的小朋友每人送一頂小花帽。

      1、老奶奶花了半天時間做好了第一頂小花帽,這時正好有一只小鳥飛過老奶奶的窗口,小鳥銜著帽子飛到幼兒園,告訴小朋友們,老奶奶正在為他們做帽子,小朋友們都非常高興,跑出來看小花帽。(出示紫色帽子)問:這頂帽子上有什么花樣?上邊和下邊是用什么線條變成的花紋?有些什么顏色?可是只有一頂帽子怎么分呢?于是,小朋友開始等奶奶再為大家做帽子。

      2、第二天,老奶奶花了一天的時間做了一頂更漂亮的帽子,小鳥又把這頂帽子送到了幼兒園,當小朋友們一聽小鳥的叫聲,就馬上跑了出來,他們想看看,今天的帽子和昨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樣?(出示第二頂帽子):你們一起看看,昨天的帽子和今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樣。

      3、老奶奶知道小朋友們非常喜歡她做的帽子,就做得更認真了,這一次,她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做了一頂比以前更漂亮的餓帽子。小鳥又飛快地把帽子送到了幼兒園。這一天,小朋友們早早地等在了幼兒園的門口,當小鳥飛來的時候,小朋友們都歡呼起來,一個小朋友說:"我從來都沒有看見過這么漂亮的帽子。"(出示第三頂帽子)問:這頂帽子什么地方更漂亮?除了顏色在排隊,還有什么地方在排隊?是怎么排的?

      4、第四天,小鳥沒有把帽子送來,小朋友們問小鳥:"老奶奶做的帽子呢?"小鳥說:"今天老奶奶沒有做帽子,因為老奶奶生病了。"問:小朋友,你們想想,老奶奶怎么會生病的呢?(引出老奶奶做帽子太累了,所以生病了。)可是老奶奶躺在床上很難過,因為她送給小朋友的帽子還沒有做好,這可怎么辦?小朋友,你們有什么辦法來幫幫老奶奶。

      (二)嘗試與操作今天我們大家一起都來自己動手,做一頂帽子。

      重點指導:

      1、引導幼兒大膽創造,介紹不一樣的作品。

      2、鼓勵幼兒能改變顏色與線條,表現多種排列方法。

      (三)制作與交流畫好的小朋友用雙面膠粘上帽檐,把做好的帽子戴在頭上,下次去看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8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主題活動設計意圖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叫“老人節”,是一個屬于敬老愛老的日子。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重陽節的一些風俗習慣也需要我們去了解和傳承。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以“愛在重陽”為主題的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在重陽節,幼兒園的孩子們通過走進社區的老人們聯歡,請進自己的爺爺、奶奶們親子活動、教育教學活動中了解重陽節的一些習俗,到七寶老街開展宣傳調查的實踐活動等多元的形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關心和愛護,感受中華傳統美德,培養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質,積累重陽節的傳統文化經驗。

      主題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

      1、知道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2、了解一些重陽節的風俗習慣(七寶——各地);

      3、感受爺爺、奶奶多自己的關心,自己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

      4、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環境創設

      (一)主題環境創設

      收集“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

      和爺爺、奶奶說句悄悄話

      重陽美食(各種糕的展示)

      重陽習俗(幼兒資料收集)

      (二)區域環境創設

      泥塑“做重陽糕”

      講講、說說“我的爺爺、奶奶”

      提供有關敬老內容的圖書,供幼兒閱讀、講述

      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為爺爺、奶奶做禮物

      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重陽節的資料

      (三)游戲環境創設

      娃娃家中提供眼鏡、拐杖等材料讓幼兒學習扮演爺爺、奶奶,進行游戲;創設《糕點小屋》《帶爺爺、奶奶去旅游》——公共汽車

      游戲和節日相結合,發展游戲情節

      (四)家園共育創設

      鼓勵幼兒在家里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關愛老人的情感;說說爺爺奶奶以前的工作、本領,激發孩子尊敬、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農歷9月9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可以稱之為登高節或者又稱老人節。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的日子,并且從很早時候就開始過此節日。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9

      教學目標

      1、知道農歷9月9日是重陽節,了解七寶的一些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教育幼兒尊敬老人、長輩;知道關心他人。

      教學準備

      對重陽節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了解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1、小朋友,你們知道農歷9月9是什么節日嗎?有哪些重陽節的風俗。

      2、幼兒自由表述。

      師小結:看來孩子們都很了解,那我們今天就開一個有關重陽節的智力競猜吧。

      二、智力競賽——鞏固重陽節知識

      1、分組。幼兒根據意愿進行分組,六人一組。

      2、必答題:(每組商量好選派一個代表進行回答)

      聽故事:名人敬老故事

      A名人是怎樣尊敬老人的?(復述或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B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尊敬老人?(具體到做哪些事。)

      3、搶答題:重陽節智力競賽

      A重陽節在哪一天?

      B重陽節那天人們會有哪些活動?

      C重陽節人們吃些什么?

      D我們小朋友懂了一些什么道理?

      4、手工題:看圖制作壽桃

      以速度、質量作為評價標準進行給分

      三、頒獎——感受為爺爺奶奶制作禮物的快樂

      1、計算得分,各小組頒獎。

      2、請還沒有制作完成壽桃的孩子繼續加油。

      3、請幼兒送壽桃的時候,說上一句能讓爺爺奶奶高興的心里話。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0

      一、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愿意和爺爺奶奶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增進親子關系。

      二、 活動準備:

      幼兒在家為爺爺奶奶捶背洗腳照片的PPT,布置節日氣氛的教室、橘子、已泡好的菊花茶、幼兒準備的禮物

      三、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

      (1) 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

      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爺爺奶奶請到我們幼兒園里老過節了,開心嗎?

      (2) 邀請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重陽節是怎么來的嗎?

      我們的爺爺奶奶本領都很大的,我們請他們來告訴我們,好嗎? 師生共同邀請部分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注:假如不夠詳細,老師可補充介紹。

      2、PPT欣賞

      師:老師給小朋友們布置了一個任務,回家給爺爺奶奶做一些事情,大家都是非常懂事又能干的小寶貝,現在我們來看看你們在家都未爺爺奶奶做了哪些事情呢?(觀看PPT)

      3、互動環節

      (1)幼兒為爺爺奶奶表演節目(平日的中英文兒歌、歌曲)

      (2)爺爺奶奶的才藝展示、親子才藝展示(邀請班級會唱歌跳舞的爺爺奶奶們也來表演節目,或者提前準備好的親子節目)

      (3)剝橘子,端茶水

      師:以前在家里,都是爺爺奶奶剝橘子給我們吃,現在我們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們也來剝個橘子給爺爺奶奶吃,看一看,哪個小朋友最會剝橘子,剝的最快。

      師: 爺爺奶奶平時照顧小朋友們都特別辛苦,現在每個小朋友都給我們最辛苦的爺爺奶奶端上一杯茶吧,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

      (4)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

      將自己與父母在家提前準備好的禮物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

      四.活動結束。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1

      活動意向: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叫“老人節”。當今社會的孩子一般都是在父母和祖父母的寵愛下長大的.。他們尊老意識越來越弱。很多孩子不會表達對家人的愛。所以設計這樣一個關于愛爺爺奶奶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欣賞兒歌,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關心老人,對老人有禮貌。

      3.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并表演出來。

      準備工作:

      1.課前幫助孩子了解一些關于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的照片。

      活動流程:

      開始部分

      播放圖片導入活動

      1.展示圖片,引起孩子的興趣。

      2.誰在地圖上?(爺爺奶奶)他們怎么了?(他們笑)。

      3.他們為什么笑?(請告訴孩子們)

      4.原來他們要放假了,所以笑得那么開心。

      基礎部分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日》

      1.老師完整地背誦了孩子們的歌曲。

      2.讓孩子們再享受一次。

      3.孩子們學習童謠。(幫助幼兒糾正個別聲音)

      尾部

      1.讓孩子們談論他們通常表達對祖父母的愛的方式。

      2.讓個別孩子充當爺爺奶奶,其余的孩子上來表演自己的方式。

      3.教育幼兒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懂禮貌。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2

      一、活動目的:

      1.了解中華民族的風俗文化,養成尊敬老人的好習慣。

      2.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加速,讓學生從小就認識到,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下一代的責任和使命。

      3.老年人的生活經驗是豐富的,正是有了經驗的老年人把寶貴如金的智慧毫無保留地傳給一代又一代人,人類才得以延續、發展和壯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老馬識路”的道理。

      二、活動過程:

      1.(一個穿著唐裝的男孩,在大聲朗誦中演奏)一個人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想到兄弟們的身體登上了高處,也會因為不到我而有一絲遺憾。

      男生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同學甲:我知道你是王維,唐代著名詩人。你背誦的這首詩曾經是周先生教給我們的。它叫做《在山上度假,想起我在山東的兄弟們》。是重陽節的時候寫的吧?

      同學:我也知道那年你才十七歲,在長安考試。看到人們如此高興地與家人一起慶祝重陽節,你在長安感到非常孤獨,想念在周浦的親人,所以你寫了這首詩。

      2.(男孩看起來很開心)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好的習俗,比如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清明節人們掃墓祭祖,植樹禁煙火,官員辛勤勞作,勤政明理,以告慰節子推的恩情,割肉奉君。那么你知道重陽節的由來嗎?

      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好的習俗,比如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清明節人們掃墓祭祖,植樹禁煙火,官員辛勤勞作,勤政明理,以告慰節子推的恩情,割肉奉君。那么你知道重陽節的由來嗎?

      大家開始討論。

      讓我們聽周老師講課,好嗎?

      趙老師:同學們,可能你們很早就通過王維的詩詞了解了重陽節。今天,趙老師將告訴你更多關于我們古老的節日,好嗎?

      播放幻燈片。

      趙老師:農歷九月初九是傳統的重陽節,也叫“老人節”因為《易經》把“六”定義為負數,“九”定義為正數,所以在9月9日,當太陽和月亮與陽氣結合時,稱為重陽節,也稱為重陽節。古人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慶祝的吉祥日子,他們很早就開始了這個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是豐富多彩和浪漫的,一般包括觀光,爬山,觀賞菊花,種植山茱萸,吃重陽糕,喝菊花酒等活動。九重陽,因與“九九”諧音,在數字上是最大的數,寓意長壽。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3

      教學目標:

      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3、愿意積極參加教學,感受節日的快樂。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1、皺紋紙搓成的小紙球

      2、彩色橡皮泥

      3、音樂"愛我你就親親我""過新年"

      教學過程:

      1、介紹重陽節:

      老師:我們中國有很多特有的節日,其中重陽節就是我們祖國專門為老人設定的節日。重陽節那天很多老人會去爬山登高,今天我們在幼兒園幫爺爺奶奶慶祝節日,祝愿他們身體健康。

      2、討論表達愛的方式老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他們是怎么照顧我們的?(幼兒回答問題)我們小朋友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觀看視頻)

      3、幼兒給老人獻吻與老人擁抱(老師:剛剛小朋友回答的`都很棒所以老師也給了你們獎勵。老師剛剛是怎樣獎勵大家的?你們得到老師的擁抱或親吻開心嗎?爺爺奶奶照顧我們那么辛苦現在我們也來抱抱他們親親他們讓我們可愛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開心一下。)

      4、音樂律動--親親您、抱抱您(老師:孩子圍在老人周圍在老師的帶領下做律動)

      5、親子游戲:包餃子

      四、結束教學:

      作品展示合影留念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4

      活動目標:

      1.了解重陽節的名稱及相關習俗。

      2.積極參加節日活動,主動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心和感謝。

      3.體驗和爺爺奶奶一起過重陽節的快樂。

      4.通過參與重陽節環境的營造,感受參與重陽節的樂趣。

      5.知道重陽節的日期。

      準備工作:

      1.孩子們調查并了解重陽節的知識。找出爺爺奶奶在家都做些什么,記錄在生活活動或午后的火堆里。孩子們在家和父母一起制作感謝卡,寫下祝福,邀請爺爺奶奶參加活動。

      2.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布置活動室環境,孩子們分組排練一個小程序,音樂磁帶,錄音機,重陽節蛋糕(每人一個,老師也可以根據當地習俗提供相關重陽節食品)。

      3.教學掛圖和兒童讀物:重陽節快樂。

      活動流程:

      (1)幼兒交流,了解重陽節的由來。

      1.孩子們在群體中交流。老師重點引導孩子表達重陽節的時間、傳說和人們的'活動。

      老師:今天是什么節日?重陽節是什么時候?人們有什么活動?(改成:重陽節是什么時候?重陽節你做了什么?)

      2.單個孩子在小組面前講述。

      3.展示教學掛圖《重陽節快樂》。老師小朋友總結:重陽節是中國農歷九月初九。在這一天,人們會吃重陽糕,賞菊,爬山。現在人們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2)孩子知道爺爺奶奶的故事。

      1.爺爺奶奶和孩子交流經驗,做法等。

      老師:今天是重陽節,也是老年人的節日。你知道你的祖父母關心我們的故事嗎?(改成:你知道爺爺奶奶關心我們的故事嗎?)

      2.孩子溝通爺爺奶奶如何關心自己。

      老師:孩子也知道爺爺奶奶關心我們的故事。誰來告訴我們?

      3.孩子們帶著他們自己的感恩卡在節日里祝賀他們的祖父母,并對他們說一句祝福。

      (3)幼兒和爺爺奶奶品嘗重陽糕。

      1.老師講述重陽糕的制作過程。

      2.幼兒和爺爺奶奶品嘗重陽糕,體驗共享節日的快樂。

      3.孩子們的表演,請爺爺奶奶欣賞。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5

      活動目標

      1.我知道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2.了解重陽節的由來和習俗。

      3.從小培養孩子尊老愛老的美德。

      4.培養孩子的表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5.探索和發現生活的多樣性和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從小培養尊老愛老的.美德。

      2.教學難點:了解重陽節的由來和習俗。

      要準備的活動

      1.關于重陽節的起源和習俗的圖片。

      2.帶著音樂詩朗誦的磁帶在山上度假想念我在山東的兄弟。

      3.一個給祖父,一個給祖母。

      活動過程

      1.會話介紹。

      老師:明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第二,看圖,了解重陽節的由來和習俗。

      3.聽配樂詩《在山上度假思念山東兄弟》,感受詩人思念家鄉親人的情懷。

      4.告訴我:平時爺爺奶奶是怎么關心你的,你是怎么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的?

      5.情境表現“讓座”。

      1.請分別戴上爺爺奶奶的頭飾,扮演公交車上的老人,請四個小朋友扮演乘客進行情景表演《讓座》。

      2.討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尊敬和愛護老人?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6

      教學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了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爺爺奶奶的崇敬,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通過社區教學,鍛煉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6.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教學。

      教學準備:

      1.大班聯系好敬老院并準備一些零食。

      2.制作壽星卡

      3.幼兒調查表

      4.重陽糕120塊

      教學時間:

      20XX年10月21日上午9:30

      教學內容:

      一、中小班邀請爺爺奶奶來園做客

      1.了不起的爺爺奶奶。

      (1)中班可以聽聽爺爺奶奶說說自己年輕時的故事。(事先聯系好)

      (2)小班請爺爺奶奶說說平時是怎么關心愛護你的。

      2.給爺爺奶奶表演節目。

      3.爺爺奶奶辛苦了。(我給爺爺奶奶捶背敲腿)

      4.我喂爺爺奶奶吃塊糕通過教學,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

      ①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我們,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

      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大班雛鷹愛心"行動"慰問敬老院爺爺奶奶討論:

      1、教學準備

      (1)做調查問卷

      (2)你的爺爺奶奶年輕時是做什么工作?有些什么本領?

      (3)現在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有些什么不方便?

      (4)小結:爺爺奶奶本領大我們能做些什么事讓爺爺奶奶高興?為什么?

      2、實踐教學:

      (1)大膽地與周圍的老人打招呼,并會主動邀請老人。

      (2)我為爺爺奶奶做件開心的事:敲背、捶腿、給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禮物等。

      3、教學后:

      (1)鼓勵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為爺爺奶奶服務的?

      (2)交流:對今天的教學的感受?

      (3)通過調查交流:以后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

      我身邊的爺爺奶奶調查表

      1、最喜歡吃的`東西

      2、他的愛好是

      3、最想見的人

      4、還有什么不順心的事

      5、最想讓我為你做的一件事

      6、爺爺奶奶生日和屬相備注:可以用畫畫、文字的方式來記錄。

      教學反思:

      我國是文明古國,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重陽節是中國人憑吊先人、敬老尊賢的傳統節日。因此,很好地利用重陽節這個契機,開展“重陽節”的主題教育教學,讓幼兒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培養他們從小尊老、敬老的美德是十分必要的。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7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節。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課件《重陽節》

      2.白紙、彩紙、記號筆、油畫棒、膠水、半成品材料等,供幼兒做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九月九是什么節日嗎?重陽節是誰的節日?重陽節到了,你們想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有一位小朋友,他跟爺爺出去玩了,我們來聽聽他去了哪里。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朗誦兒歌。提問:兒歌里的小朋友跟爺爺去了哪里呢?他們一起去爬山,兒歌里用了一個什么好聽的詞語?爺爺登高不服老,什么叫“不服老”?兒歌里的小朋友是怎么樣稱贊爺爺的?(播放兒歌欣賞)

      2.教師:重陽節是什么季節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3.教師完整朗誦兒歌。(播放兒歌欣賞)

      三、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1.幼兒跟讀兒歌數遍。(播放兒歌欣賞)

      2.請幼兒結合動作表演兒歌。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相應動作,表演兒歌。

      3.幼兒朗誦兒歌。(播放朗誦兒歌)

      四、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教師:“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是爺爺奶奶的節日,跟我們小朋友的節日六一“兒童節”一樣。我們小朋友過“兒童節”的`時候爺爺奶奶會給小朋友送禮物,說好聽的話來表達對你的愛,那現在爺爺奶奶的節日到了,你會怎么表達對他們的愛呢?

      1.幼兒分組討論:如何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播放表達愛)

      2.請個別幼兒講講自己的想法,說說為什么選擇這個方法。

      教師總結: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不僅可以對爺爺奶奶說一些好聽的話,送一些自己做的小禮物,還可以給爺爺奶奶講故事、唱歌、捶背、端茶倒水等等。

      五、給爺爺奶奶制作節日禮物

      1.教師:馬上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老人節了,這里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制作一份禮物送給爺爺奶奶好嗎?

      2.幼兒制作禮物,教師引導幼兒畫畫、做賀卡等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播放我愛爺爺奶奶)

      3.請幼兒把自己做的禮物帶回家送給爺爺奶奶。

      活動延伸:

      1.回家后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端凳子、拿東西、捶背、表演節目等。

      2.家長帶著老人和孩子外出游玩,增進祖孫三代間的親情。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8

      農歷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我們班結合了學生的自理章內容上了一次主題班會,讓學生學會尊重、照顧自己的長輩。

      主題班會活動方案:九月初九是重陽。

      一、預設目標:

      1、在結合一年級自理章的同時,進一步形成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如:折被、梳理,擺放碗筷等)。

      2、知道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懂得尊敬老人。

      3、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不亂丟亂放物品、紙屑。

      4、能遵守各項規則,體驗與認識同伴間關愛和協調的快樂。

      二.活動:我愛爺爺奶奶

      1.知道農歷九月初九是農歷的重陽節,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懂得尊敬老人、關愛老人。

      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個周五是什么日子嗎?

      我們把農歷的9月初9稱為重陽節,這也是我們中國的敬老節。

      2、我知道你們都是很棒的孩子,一定非常關心和孝順你的爺爺奶奶。

      請你說說你平時在家是怎么孝順自己的長輩的。

      小組討論:在家中怎樣孝順爺爺奶奶等長輩。

      3.結合自理章中的`內容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是啊,我們在爭自理章的時候已經學會了很多本領了。現在你可以把你學會的事情來幫助我們的爺爺奶奶了。

      小組討論一下,我們可以幫爺爺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4.每天都要主動的和爺爺奶奶問早,問好,說再見。

      5.在9月9日那天對爺爺奶奶說一句節日快樂。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9

      教學目標

      ①初步了解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和意義

      ②懂得尊敬爺爺、奶奶的道理

      ③激勵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意

      教學口號:

      情系敬老院溫暖老人心

      教學人員:

      幼兒園全體師生

      教學時間:

      20xx年10月21日

      教學地點:

      敬老院

      教學準備:

      1、幼兒自制節日禮物

      2、橫幅、校車安排

      3、準備水果、重陽糕點等食物

      4、家長園地:請家長配合,鼓勵幼兒在家里幫爺爺、奶奶等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關愛老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節目表演:

      1、教師表演《加加油》

      2、幼兒表演《口香糖》《讓愛住我家》

      3、歌曲《關心老人笑哈哈》

      4、表演結束,給老人贈送自己制作的禮物

      5、合影留念五、教學結束,返回幼兒園

      注意事項:

      1、老師要看管好本班孩子,必須遵守教學時間及安排,準時到達集合地點;

      2、進入敬老院要保持肅靜,行動有素;

      3、見到敬老院的'老人、領導及工作人員要微笑、主動地問好,體現良好的個人素養;

      4、教學結束時要和老人握手告別,說再見!

      教學反思:

      10月21日,我們又將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園將結合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開展關于"尊老、敬老"為目的的主題教學,創建一個愛老、敬老、養老、助老的氛圍。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們尊老愛老的優良習慣,我園將在重陽節前夕,組織孩子們去敬老院,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20

      一、活動目的:

      1、了解中華民族的風俗文化,養成尊老敬老的好習慣。

      2、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速度加快,讓學生從小就認識到尊敬老人、愛護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未來一代的責任和使命。

      3、老人的人生經驗是豐富的,人類正是靠著有經驗的老人毫無保留地將金子一樣珍貴的智慧傳給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續、發展和壯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老馬識途”的道理。

      二、活動過程:

      1、(一名男孩身著唐裝,高聲朗誦中上場)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男孩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同學甲:我知道,你是唐朝的詩人王維,你朗誦的這首詩周老師曾經教過我們,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重陽節的時候作的,對嗎?

      同學乙:我還知道,那年你只有十七歲,正在長安趕考。看到人們都那么高興地和家人一起歡度重陽節,你在長安感到非常孤獨,思念遠在蒲州的親人,才寫下了這首詩。

      2、(男孩顯得非常高興)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我們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有著非常多的良風美俗,如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清明節百姓掃墓祭祖、植樹造林、禁止煙火,官員勵精圖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那么你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嗎?

      大家紛紛開始討論。

      同學丙:我們還是聽周老師說說,好嗎?

      周老師:同學們,也許你很早就通過了王維的詩句知道了重陽節,今天周老師再向你們詳細介紹一下我們古老的節日重陽節,好嗎?

      播放幻燈片。

      周老師: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又稱為“雙九節”“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了。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同學們,通過你們搜集的資料,誰能在老師的基礎上再介紹一下重陽節?

      3、同學介紹重陽節

      同學丁: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

      同學戊: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以后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同學己: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

      同學庚: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

      同學辛:還有好多詩人為重陽節作詩呢!像陶淵明的《過故人莊》中就有兩句: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他喝的應該就是重陽節的菊花酒吧。

      同學壬:還有一句“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可能是作者三年沒有回家了。

      周老師:還有四句。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周老師:宋朝的李清照還有一首《醉花陰》表達的是和王維一樣在重陽節當日感到寂寞與孤獨的`情感。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男孩:重陽節更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中國的老人們越來越多,我們同學還要從古人的身上學習孝敬老人、關心老人、幫助老人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可以帶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起登山遠眺,鍛煉身體。

      女孩:還可以跟著他們一起去公園欣賞美麗的菊花。

      同學:不光要孝敬我們的親人,鄰居的爺爺奶奶需要我們幫助時也要好好對待他們。

      同學:上車給老人讓座,也是一種美德。

      周老師:我們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尊老敬老的國家,從古至今有許多孝子的故事世代流傳,黃香溫席、聞雷泣墓等都為我們作出了典范。老人不但哺育了我們成長,更是人類智慧的保有者,老人的人生經驗是豐富的,人類正是靠著有經驗的老人毫無保留地將金子一樣珍貴的智慧傳給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續、發展和壯大。每個人都會經歷天真浪漫的童年,朝氣蓬勃的青年,成熟穩重的壯年,和白發蒼蒼的老年,所以孔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們咿呀學步的時候,老人為我們付出了畢生的精力,我們唯有孝順他們、關愛他們才能報答他們的恩情。更多的老人雖然身體已經不再健壯,但是精神一樣矍鑠,感情一樣豐富,只要我們用心,他們一定會有快樂、幸福的晚年。

      播放“夕陽紅”歌曲,全班跟唱。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04-01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5篇04-20

    重陽節主題班會方案09-29

    重陽節主題班會方案10-13

    重陽節班會主題方案03-21

    主題班會的活動方案11-05

    主題班會活動方案06-18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范文(精選5篇)09-14

    重陽節主題班會策劃方案04-04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總結02-19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 | 少妇把腿扒开让我添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AV官网 | 亚欧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