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民間傳說

    時間:2020-11-22 09:48:59 常識 我要投稿

    關于冬至的民間傳說

      冬至是我國一個古老而重要的節日,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精心搜集了關于冬至的民間傳說,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來臨。

      冬至時,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民間傳說

      餛飩面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餛飩。

      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吃餃子

      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吃餃子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后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紅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立冬是不是冬至

    2.老年人冬至怎樣養生

    3.中年人冬至養生常識

    4.冬至是什么意思

    5.紹興冬至習俗

    6.13個冬至養生好常識

    7.冬至簡介_冬至景象介紹

    8.關于冬至的民間傳說

    9.蘇州人過冬至的習俗

    10.冬至吃餃子的傳說故事

    【關于冬至的民間傳說】相關文章:

    關于重陽節的民間傳說10-09

    關于冬至的賀詞02-25

    重陽節的民間傳說10-09

    關于重陽節的民間傳說的三個版本10-08

    關于冬至的祝福語11-28

    關于冬至的諺語9篇12-27

    關于冬至的諺語 6篇12-13

    關于冬至活動的總結范文12-14

    關于冬至的日記300字10-13

    關于冬至的日記400字10-2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人成网999久久久综合 | 在线免费播放AV片 | 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五月天在线无套AV |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