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怪事成語故事

    時間:2021-12-22 11:15:42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咄咄怪事成語故事

    咄咄怪事成語故事1

      【成語】: 咄咄怪事

    咄咄怪事成語故事

      【拼音】: duō duō guài shì

      【解釋】: 表示吃驚的聲音。形容不合常理,難以理解的怪事。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舉例造句】: 噫!一小說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亦咄咄怪事,~。 清·陶曾佑《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

      【成語故事】:

      東晉時,有個人出身豪門貴族,名叫殷浩。他愛好玄學,擅長論談,年輕時就很出名,但就是不肯出來當官。后來,他被推薦為建武將軍,揚州刺史。他再三推辭,朝廷不同意,只好赴任就職。 殷浩與當時的大將桓溫鬧矛盾,大臣王羲之勸他說,大敵當前, 應以國事為重,主動與桓溫講和,但他不聽。后來殷浩被任命為中軍將軍,統率五州軍事,并領兵北代。他屢戰屢敗,桓溫乘機上書朝廷對他進行攻擊。結果,他被廢為平民,流放到信安去。

      殷浩當平民百姓,從來不說一句抱怨的話,整天無憂無慮地讀書、吟詩,似乎什么事也沒有發生過。但他有個很怪的習慣,整天用手指在空中作寫字的模佯。窮人暗中觀察,他寫的老是“咄咄怪事”四個字,它的意思是令人驚訝的怪事情。旁人這才知道,他是借這個辦法,來表示心中的不平。

    咄咄怪事成語故事2

      【讀音】:duō duō guài shì

      【釋義】:咄咄:表示吃驚的.聲音。形容不合常理,難以理解的怪事。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示例】:清·程元升《幼學故事瓊林·地輿》:“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

      【反義詞】合情合理 順理成章 理所當然 天經地義

      【近義詞】莫名其妙 不可思議

      【成語故事】

      晉朝的時候,有個人名叫殷浩,他從小就用心苦讀,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因而學識十分淵博,善于表達,再加上又喜愛武藝,經常鉆研兵法,所以還精通各種戰爭謀略。

      由于他才能出眾,就被當時的皇帝任命為建武大將軍,統率著揚州、豫州、徐州、兗(yǎn)州和青州五個州的軍隊。他擔任大將軍期間,率領部隊打了很多勝仗,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在一次戰斗中,殷浩的軍隊打了敗仗,他便被免去官職流放到信安這個偏遠的地方。

      殷浩到了信安之后,雖然表面上沒有任何反抗的言行,但內心里卻是十分不滿,而且充滿了怨氣。人們不論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到他,他總是要么在靜坐發呆,要么就在漫無目的地亂走,還用手在半空中比畫著寫字。大家暗中細細觀察后,才發現他原來一直在比畫著咄咄怪事這四個字。原來殷浩被罷官,事出突然,其中的原因連他自己也弄不明白。所以,他只是對空書寫咄咄怪事四字,來表現內心的迷惑和憤懣(mèn)。

    咄咄怪事成語故事3

      [釋義]咄咄:表示驚訝的聲音。使人驚訝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語出]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正音]咄;不能讀作“chū”

      [辨形]咄;不能寫作“多”。

      [近義]莫名其妙、不可思議

      [反義]合情合理、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用法]多用在“豈非”、“真是”等詞語后;表示感慨和不滿。一般作賓語。

      [成語故事]:

      晉朝的時候,有個人名叫殷浩,他從小就用心苦讀,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因而學識十分淵博,善于表達,再加上又喜愛武藝,經常鉆研兵法,所以還精通各種戰爭謀略。

      由于他才能出眾,就被當時的皇帝任命為建武大將軍,統率著揚州、豫州、徐州、兗(yǎn)州和青州五個州的軍隊。他擔任大將軍期間,率領部隊打了很多勝仗,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在一次戰斗中,殷浩的軍隊打了敗仗,他便被免去官職流放到信安這個偏遠的地方。

      殷浩到了信安之后,雖然表面上沒有任何反抗的言行,但內心里卻是十分不滿,而且充滿了怨氣。人們不論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到他,他總是要么在靜坐發呆,要么就在漫無目的地亂走,還用手在半空中比畫著寫字。大家暗中細細觀察后,才發現他原來一直在比畫著“咄咄怪事”這四個字。原來殷浩被罷官,事出突然,其中的原因連他自己也弄不明白。所以,他只是對空書寫“咄咄怪事”四字,來表現內心的迷惑和憤懣(mèn)。

      后來,人們引用“咄咄怪事”來形容不合常理、難以理解或者是令人驚訝的怪事情。咄咄,表示驚詫的聲音。

      [造句]:

      1、他當教師,還常常讓學生給糾正錯別字,豈非咄咄怪事。

      2、據報載國外一個婦女一胎生了七個小孩,真是咄咄怪事!

      3、這種自私的話,他居然能說出口,真是咄咄怪事。

      4、他的平均打擊率高達四成五,今天卻連連被三振,真是咄咄怪事。

      5、這真是聞所未聞的咄咄怪事。

      6、如果是位國文老師,卻常常讓學生糾正錯別字,豈非咄咄怪事!

      7、從某些方面來說,這真是咄咄怪事。

      8、社會風氣越來越開放,從前男女擁吻被視為咄咄怪事,現在則已經見怪不怪。

      9、真正的咄咄怪事,不是為什么領導和員工有時會走上歧途,而是為什么多數職員多數時候都走在正道上。

      10、這間公司財務危機十分嚴重,不倒閉才是咄咄怪事。

      11、這個興盛一時的古文明區域居然消失無蹤,真是咄咄怪事。

      12、事實擺在眼前,他居然還能睜眼說瞎話,真是咄咄怪事!

    【咄咄怪事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袂云汗雨成語故事12-19

    以卵擊石成語故事12-18

    成語故事:兔死狗烹12-16

    成語故事投鼠忌器12-15

    成語故事文12-15

    最新成語故事12-15

    孝順成語故事12-14

    成語故事:赤繩系足12-14

    成語故事:短綆汲深12-14

    雕蟲小技成語故事12-1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在线免费AⅤ视频 | 色婷婷七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 免费观看国产v片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放 | 漂亮少妇被强了在线播放 | 韩国资源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