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不咎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3-03-31 15:53:46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既往不咎的成語故事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你還記得哪些成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既往不咎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既往不咎的成語故事

    既往不咎的成語故事1

      【注音】jì wǎng bù jiù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魯哀公問孔子的弟子宰我用什么樹木制作土地神神主,宰我回答夏朝人用松木,殷代人用柏木,周代人用栗木,栗木就是讓人害怕。孔子聽到這種回答十分不滿,責備宰我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典故】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論語·八佾》

      【解釋】咎:責怪。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對以往的錯不再責備

      【近義詞】既往不究

      【相反詞】賞罰分明、信賞必罰

      【其它使用】

      ◎ 如今都延誤了,一有敵情,這仗怎么打?軍務緊急,竟這般不齊心,還有什么紀律?現在說明白,既往不咎,今后如再有不遵軍令的,就要嚴格執行軍法,可顧不得弟兄情分了!"一來確是子興的令牌,元璋是和州的'主將,違拗不得;二來諸將誤了軍機,理虧,作聲不得。

    既往不咎的成語故事2

      既往不咎:表示過去做錯了的事不再加以責備。既,已經;往,過去;咎,責備。

      [釋義]既:已經;往:過去;咎:責備。已經過去的事不再追究責任。

      [語出]《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正音]往;不能讀作“wànɡ”;咎;不能讀作“jiū”。

      [辨形]既;不能寫作“即”;咎;不能寫作“究”。

      [近義]過往不咎

      [反義]賞罰分明信賞必罰

      [用法]多指對以往的錯不再責備。也作“不咎既往”。多用于書面語。常作謂語;也作定語。

      [結構]主謂式。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魯哀公對祭祀土地神這件事情非常重視。在國家遇到外敵侵擾而出兵打仗時,他也把土地神的牌位帶在身上。他認為土地神對所有的國家大事都有著很強的`支配作用,因而對它十分虔誠恭敬。既然要祭祀土地神,就需要替它立一個木制的牌位,而牌位用什么木材比較好呢?這個問題卻難倒了魯哀公。

      有一天,魯哀公派人把孔子的學生宰我找來,問道:“做土地神主的牌位用什么木材最好呢?”宰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板栗木。”

      后來,孔子知道了這件事,認為宰我的答復非常荒唐,毫無根據,于是把他叫來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孔子語重心長地對宰我說:“已經做了的事,不用再解釋了;已經做完的事,也不要再勸諫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要再責怪了。(原文是:‘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今后你說話一定要小心謹慎,尤其是在國君面前,更不能不懂裝懂。不然,一旦話說出口,后悔就來不及了。”

      后來,人們就引用“既往不咎”表示過去做錯了的事不再加以責備。既,已經;往,過去;咎,責備。

      [造句]:

      1,要爭取人心,就必須有一個寬宏大量的氣度和一個既往不咎的政策,哪怕是裝也要裝得像回事。

      2,人一旦飛黃騰達,你是睚眥必報,還是既往不咎,考驗的是一個人的氣量。但是在冥冥之中,似乎也牽引著個體命運的軌跡。人還是應當做得大度一點為好。

      3,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4,既然他已承認并改正了錯誤,我們就可以既往不咎了。

      5,成事不說,既往不咎,你好自為之吧。

      6,你只要改惡從善,我們就對你既往不咎。

      7,我們應既往不咎,給他一個機會。

      8,既往不咎,以后再辦起事來,審慎點就是了。

      9,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應該舍棄前嫌,既往不咎,眼睛往前看。

      10,相信內心的聲音,你就可以既往不咎,你能知道你的搭檔是否在說實話。

      11,戒嚴時期,到處可見"匪諜自首,既往不咎"的標語。

      12,對于知錯能改的學生,校方本著既往不咎的精神,不再給予處分。

    既往不咎的成語故事3

      一天,魯哀公約孔子及其弟子宰予交談社祭(祭土地神)之事。哀公問宰予:供奉土地神的神土(木牌位)用什么木料? 宰予回答:夏代用松木,商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周代用栗木的意思是使黎民百姓害怕得戰戰栗栗。

      對此,哀公請孔子加以評說。

      孔子說:已經完成的事就不要再說了;正在順勢辦的事,就不要再勸阻;而對已經過去的事,應既往不咎,不必再予追究了。

      宰予問:老師,您談到既往不咎,對已經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備,是廣義的,還是專指周代的做法?

      孔子認為周朝的做法及其用意是不妥當的,但又不便明講,所以,只好用較為模糊的語言回答:對于既成事實的事,何必再去追究責備呢?把既往不咎的.含義推而廣之,又有何不可呢?

      宰予又問:對于曾傷害過您的感情而后來又認錯的人,您能對他寬容嗎?

      孔子果斷地回答:能,也可以既往不咎!

      哀公、宰予點頭微笑。

      【釋讀】既:已經;往:過去;咎:責備。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責備。也說不咎既往。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11-14

    成語故事經典11-21

    成語故事精選12-12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12-05

    經典成語故事08-18

    經典的成語故事10-20

    成語故事07-22

    經典成語故事11-07

    車水馬龍成語故事成語故事車水馬龍的故事11-1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 五月天亚洲婷婷综合 | 日本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精东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