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革裹尸的故事

    時間:2020-11-23 18:00:52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關于馬革裹尸的故事

    關于馬革裹尸的故事1

      【注音】mǎ gé guǒ shī

    關于馬革裹尸的故事

      【成語故事】東漢時期,北方匈奴發生動亂,大將軍馬援率軍前去鎮壓騷亂,他英勇殺敵,大破匈奴,平定了邊境的動亂,皇帝封他為伏波將軍。他62歲時,匈奴又侵東漢,馬援請求帶兵出戰說:“男兒當死于沙場,以馬革裹尸還葬”,同年病死在軍中。

      【典故】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

      【釋義】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尸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作戰英勇

      【相近詞】赴湯蹈火、決一死戰

      【相反詞】臨陣脫逃

      【英文】bewrappedinahorse'shide

      【成語造句】

      ◎ 支隊長這樣闡釋任務,定是把張敏帶到了古代邊塞詩的意境中,那沙磧、冷月、相搏的戟戈、喊風中噼啪作響的戰旗……古代軍人那種馬革裹尸的豪邁的悲愴,

      ◎ 這讓我很為難,也很困惑,我知道祖父這個舉動暗示著什么,盡管那時我不過是個孩子,但我實在對馳騁沙場馬革裹尸興趣不大。

    關于馬革裹尸的.故事2

      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誰?

      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馬援

      馬革裹尸: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 多指軍人戰死于沙場。

      馬援的簡介:

      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漢光武帝時,拜為伏波將軍,封新息侯,世稱“馬伏波”。馬援一生東征西討,為東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

      馬革裹尸的典故:

      東漢初的名將馬援,英雄善戰為東漢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后來,他又率兵平定了邊境的動亂,威震南方。

      公元41年被 劉秀封為伏波將軍。 過了三年,馬援從西南方打了勝仗回到京城洛陽,親友們都高興地向他表示祝賀和慰問。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平時以有計謀出名,也向馬援說了幾句恭維話。 不料馬援聽了,皺著眉頭對他說:“我盼望先生能說些指教我的話。為什么先生也隨波逐流,一味地對我說夸獎的話呢?” 孟翼聽了很窘,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才好。

      馬援見他不說話,繼續說道:“武帝時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個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數百戶。我的功勞比路將軍小得多了,卻也被封為伏波將軍,封地多達三千戶。賞過于功,我怎么能長久保持下去呢?先生為什么不在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馬援見他還是不說話,便繼續說下去道:“如今,匈奴和烏桓還 在北方不斷侵擾,我打算向朝廷請戰,提出當個先鋒,作一個有志的男兒。

      男兒應該戰死在邊疆荒野的戰場上,不用棺材斂尸,而只用馬 的皮革裹著尸體回來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 盂冀聽了,深為馬援豪邁的報國熱情所感動,不禁真誠他說道: “將軍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馬援不說空話,在洛陽僅呆了一個多月,匈奴和烏桓又發起侵 襲,他主動請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戰。

      六十二歲那年,“馬援又主動請求出征武陵。原來,那時武陵的少 數民族首領發動叛亂,光武帝派兵去征討,結果全軍覆沒,急需再有 人率軍前往。

      光武帝考慮馬援年紀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馬援見沒有下文,直接找光武帝,說: “我還能披甲騎馬,請皇上讓我帶兵去吧。” 說罷,當場向光武帝表演了騎術。光武帝風他精神矍爍,矯健的動作不減當年,便批準了他的請求。

      第二年,馬援因長期辛勞,患了重病,在軍中死去,從而實現了他“馬革裹尸”的誓言。

      馬革裹尸的啟示:

      “馬革裹尸”體現的一種人生價值取向,是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

    【關于馬革裹尸的故事】相關文章:

    馬革裹尸的成語故事12-30

    有關馬革裹尸的成語故事12-08

    關于名人的故事12-11

    關于故事的笑話09-25

    關于《梁祝》的故事11-02

    關于京劇的故事11-05

    關于求職的故事08-22

    關于辭職的故事08-15

    關于創業的故事08-11

    關于名人孝順的故事12-19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精品国产偷窥丝袜在线拍国语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99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