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長補短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0-11-25 13:37:52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取長補短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孟子的人。他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們的尊敬。無論人們有什么困難,有什么不懂的,都去向他請教。他會給人們提供好的建議,從而幫助人們排憂解難。

    取長補短的成語故事

      當時的滕國是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很多大國都想欺侮它。滕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去尋求大國的保護。滕文公覺得一味讓大國保護也不是長久之計,只有讓滕國真正富強起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墒,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于是,他就和大臣們商量這件事,但討論了半天,一直沒有想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辦法。

      后來,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勵滕文公,要想使國家真正富強,就必須實行仁政。孟子說:“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意思是說,現在的滕國,如果把長的地方去掉,然后補到短的地方,方圓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來治理,滕國肯定能變得富裕強大。

      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孟子·滕文公上》

      【求解驛站】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不足。

      【活學活用】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優勢,~,分工協作,有利于各地區和全國經濟的發展。

      【妙語點撥】大象和螞蟻爭論,認為自己的力氣比對方大。大象對螞蟻說:“你能拔起這棵樹嗎?”螞蟻無能為力,大象就用鼻子把樹連根拔起。螞蟻對大象說:“你能搬動這片草葉嗎?”大象無論如何也不能用鼻子卷起地上的草葉,而螞蟻卻能背起草葉輕松自如地走動。這個故事與孟子進諫的思想主旨有異曲同工之妙,啟示我們為人處事要取長補短。

      【近義】揚長避短

      【反義】師心自用

    【取長補短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個人簡歷如何取長補短11-09

    聞雷失箸的成語故事06-09

    奇貨可居的成語故事06-08

    尸居余氣的成語故事06-08

    樂此不疲的成語故事05-29

    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01-01

    才疏意廣的成語故事12-29

    食少事繁的成語故事12-28

    呵壁問天的成語故事12-28

    彈冠相慶的成語故事12-26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中文高清乱码 | 亚洲精品911永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卡24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中文字幕日本亚洲欧美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