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資訊:生鮮電商為什么都玩不轉O2O?
生鮮電商天天果園此前布局生鮮O2O門店已幾乎全部關閉,其“門店+前置倉”模式徹底失敗,因為門店貨物頻繁進出影響用戶體驗,因而改成目前的倉庫模式。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創業資訊:生鮮電商為什么都玩不轉O2O,更多熱點雜文請您繼續訪問(www.ruiwen.com/wenxue)。
天天果園對外解釋為:模式升級,我們年初時進行了服務升級,將‘天天到家’升級為現在的‘閃電送’,閃電送主要服務于CBD等人員密集的核心區域。
其實已經不是天天果園一家了,曾經花巨資投入的順豐嘿客也因盈利難,投入周期長,產出低,最后被王衛叫停;據說還有幾家生鮮電商的運營線下O2O的模式,最終是失敗...
什么這些企業都玩不轉呢?第一,這些企業其實都是重資金投入,恨不得一個門店就一網打盡該片區的生鮮及水果用戶;第二,這些企業都是電商運營成體系的企業,至少說技術都不差;第三,這些企業在物流上都是重度布局。
一、玩互聯網的人,往往是不重視供應鏈,最后會死得很慘
生鮮電商平臺的創業者,往往是從互聯網角度看生鮮,而不是從供應鏈角度看生鮮電商的運營。
品類和客單價的博弈:
1、如果品類單一,為了獲取利潤,一定要抓客單價高的單品,但這樣流量一定上不來,流量上不來,采購優勢沒有,單位物流成本遞增,運營成本遞增,最終免不了一個字:虧;
2、盲目擴品,快速擴品,目的是增加客戶的粘度,增加復購。但品類增加一倍,供應鏈運營挑戰會增加10倍,生鮮農產品電商是典型的非標產品,每一個單品的供應鏈運營都是獨特的供應鏈體系,單品翻一倍,運營難度劇增。最后自己把自己虧死了,虧在物流、虧在訂單執行后的投訴、虧在貨損....
3、不懂供應鏈,盲目的賣貨。理論模式,生鮮的O2O是把社區的用戶與線上平臺實現有效的協同,實際上,就一個門店的庫存計劃,云端訂單的調撥與協同,都會要整死不少企業。
二、Online輕模式轉型到Offline重模式,成本成幾何級遞增,虧死
電商玩O2O的企業都有一個怪毛病,自己想去搞線下的同行,沒有那么容易搞死的,線下存在即合理。空對地,在online好像是看到了機會和方向,但你真正著陸,問題就來了。成本搞死你,以當年順豐嘿客為例,一年一個門店,至少50萬,租金、裝修、運營成本、人員工資......而這50萬你要從賺出來,難!
玩O2O的電商,應該好好學習7-11和星巴克這樣的企業,他們是真正O2O玩的非常極致的,從客流分析,用戶大數據,庫存計劃,促銷引流....線下玩的是肉搏,用線上的方式去玩,會死得很慘。
三、O2O的本質不是賣貨,而是用戶體驗
如果你把O2O當成賣貨,那真的是輸得很慘。特別是誤認為,把線上的客戶引到線下來買貨,或者把線下的客戶引到線上去下單,這都是錯誤的思維。
O2O的核心是用戶體驗,是基于末端用戶需求的大數據沉淀,深化體驗、增加用戶粘度、場景化、社交化的商業運營方式。而這一戰線的投入需要長線的投入,而不可能短期獲得效益的,所以,想O2O短期賺錢,那是意淫。
四、O2O后臺需要一套成熟的云端供應鏈管理體系
O2O的運營,并非傳統電商運營那么簡單,線上訂單直接快遞到家,O2O的用戶體驗可以在云端庫存與用戶的手機端共享,實現全程供應鏈可視化,不管是預售還是組團訂購,都是需要一套成熟的云端供應鏈體系的支撐,客觀的講,國內沒有幾個能做成功的。
五、生鮮電商O2O運營核心是:體驗服務+訂單驅動+快物流
生鮮電商要玩O2O,在用戶體驗導向,推動的訂單驅動+快物流模式,末端壓庫存,會自己把自己搞死的,有的商品可能在門店就只有半天的銷售時間。隨敢壓庫存,庫存計劃必須與用戶需求快速協同。
六、未來生鮮電商O2O的運營核心是:社交電商+吃貨帶頭人+云倉+末端站點+最后一公里+眾包物流+大數據沉淀
玩互聯網農業,真的不是賣貨那么簡單,需要將用戶思維的產品打造+互聯網技術+社交商業應用+新型供應鏈模式+O2O體驗+大數據沉淀融為一體的應用。
所有O2O,都是一場血淋淋的道路,當下資本和創業者都在交學費,真正要玩轉,還把互聯網思維+3.0的電商模式+新型的供應鏈運營結合。
對于生鮮電商,我依然崇尚這樣一句話: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創業者,敢去做都值得鼓勵,自傲的創業者往往會死得很慘。
【創業資訊:生鮮電商為什么都玩不轉O2O?】相關文章:
生鮮電商優菜網的創業失敗教訓11-14
電商創業計劃05-27
(精選)電商創業計劃05-29
電商創業故事特產12-10
電商創業融資問題03-22
電商創業計劃書06-20
電商創業計劃書12-30
創業資訊奶茶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