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家庭農場登記注冊情況的調研報告
全市家庭農場登記注冊情況的調研報告,你們都寫好了嗎?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全市家庭農場登記注冊情況的調研報告,歡迎閱讀!
一、全市家庭農場登記注冊的基本情況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市工商部門充分發揮注冊登記職能,加大對“家庭農場”的引導、培育、登記和服務力度,取得了較好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已經注冊登記家庭農場81家(其中個體工商戶55戶、個體獨資企業26戶),注冊資本(金)9716萬元。從經營范圍看,從事種植業的71家,從事種養結合的8家,從事餐飲垂釣等其它經營的2家。
二、家庭農場登記注冊呈現的主要特點
(一)登記注冊情況較為平穩。2xxx年初,中央1號文件出臺后,廣大農村種養殖戶高度關注“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村經濟組織的有關情況,特別是一些種養殖大戶苦于過去不能登記為市場主體,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合法“身份”,得到消息后紛紛向工商部門咨詢有關情況,申請登記家庭農場的積極性比較高。自去年3月29日,全市首家家庭農場注冊成立以來,截至目前全市已登記注冊家庭農場81戶,呈現出平穩發展的勢頭。
(二)家庭農場以種植業、種養結合為主。從已登記的81戶家庭農場情況看,雖然大多數仍以初級的種養殖為主,但也出現了相對綜合、富有特色、科技含量較高、規模較大的市場主體。全市首個家庭農場-威海神山家庭農場,占地300畝,主營果樹、蔬菜和農作物種植、初加工和銷售等,該農場概算投資130多萬元,高標準建設集葡萄園、葡萄長廊、葡萄大棚、育苗溫室、地下原汁庫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休閑農場。
(三)組織形式多為個體工商戶。目前,全市家庭農場組織形式主要為個體工商戶,經營方式以家庭經營為主,目前81戶家庭農場中個體工商戶55戶、占家庭農場總數的67.9%,個體獨資企業26戶,占家庭農場綜述的32.1%。雖然《山東省家庭農場登記試行辦法》規定,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家庭農場可以申請登記為合伙企業、公司等組織形式,但由于家庭農場以家庭或家庭成員為主要投資、經營者,很多人大多愿意以個體工商戶或個人獨資企業的方式發展家庭農場。
(四)家庭農場資金實力普遍偏弱。從全市家庭農場的注冊資本(金)情況看,注冊資本(金)100萬以上(含100萬)的有28家,其中注冊資金最高的家庭農場是文登區侯家鎮福庫家庭農場,注冊資本1000萬元。而注冊資本(金)低于100萬元的有53個,其中注冊資金最少的僅為1萬元。從總體情況看,我市家庭農場資金實力仍普遍偏弱。
三、家庭農場登記和發展中存在問題
家庭農場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在登記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社會各界對發展家庭農場重要性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主要表現在,截至目前全市家庭農場登記注冊81戶,但據去年農業部門不完全統計,全市承包規模超過50畝的租地大戶就有1000多戶,基本都具備了申請家庭農場資格。但由于很多種養殖大戶對家庭農場缺乏足夠的認識,缺乏市場意識,容易滿足現狀,對通過家庭農場實現由農民向現代農業生產主體的認識不足,缺乏注冊成立家庭農場的積極性。
(二)家庭農場發展缺乏專業性人才、相關專業培訓滯后。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的不斷深入,農村精壯勞動力紛紛進入城市工作,全市廣大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基本為40、50歲農民。雖然近年來農業等部門通過開展“三下鄉”、廣泛開展農業勞動技術的.專業性培訓,但是受農民科學文化基礎差、年齡偏大、結構老化等因素制約,培訓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家庭農場普遍反映,很難招聘到合適的農業生產工人。缺乏專業知識培訓,由于家庭農場屬于新生事物,有關部門培訓具體種養殖技術多,而針對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村經濟組織營銷、管理、融資、商標品牌、抵御市場風險等方面的培訓相對較少,相關的職業技術培訓滯后。
(三)農村集體土地流轉難,產權不清晰導致家庭農場缺乏發展壯大的基礎。一是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短期行為。雖然我市已經規范了集體土地流轉程序、流轉合同文本等,但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著土地流轉不規范、穩定性差的問題,具體表現在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期限普遍偏短,以三至五年居多,甚至是一年一租,且不簽訂合同,導致土地流轉存在很多短期行為。由于土地租期過短,農村租地大戶不敢對修建灌溉設施、培肥地力等農業基礎設施等進行大筆投入,直接影響了土地的產出率和可持續發展。二是農民惜租、農村土地流轉困難,導致家庭農場難以形成規模,近年來,隨著土地資源稀缺性不斷顯現,再加上受傳統觀念影響,多數農民不愿也不敢輕易放棄土地使用權,特別是近年來各級加大惠農補貼力度,部分農民工返鄉,導致土地流轉困難,農村流轉的土地以山地、坡地居多,土地較為貧瘠,集中連片難,基礎條件較差,前期整理投入高,規模效益較差,難以形成較為可觀的規模,無法發揮現代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的優勢,導致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三是農村集體流轉土地成本高。近年來,受物價和高收益農業項目刺激,土地流轉價格逐年上漲,也不斷增加家庭農場的經營成本,特別是對單純從事糧食等初級農產品生產的經營戶,影響更大。同時由于個別農戶誠信觀念淡薄,出現中途撕毀合同導致農地糾紛等情況,也影響了家庭農場主長期投資創業的信心。
(四)家庭農場融資難,導致農業投入不足。融資難是影響家庭農場規模擴張的重要原因。農業生產周期較長,風險較大、效益比較低,回報見效慢,家庭農場在經營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較集中,資金需求較大。而作為家庭農場登記的主體--農民,在現行的金融體制下,很少有可抵押的資產,加之現行土地產權制度的缺陷,家庭農場大多缺乏貸款抵押,金融機構缺乏對家庭農場經營的融資動力,部分已經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由于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對基礎設施和生產資料的長期投入嚴重不足,甚至影響了農場土地整理、農業機械的購置等,制約了家庭農場集約化水平的提高。以文登區乙丁旺家庭農場為例,該農場屬于種養結合型農場,土地規模較大,擁有果樹150畝、魚塘150畝,負責人于瑞永本人擁有豐富的種養殖經驗和廣泛的銷售渠道,預期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其本人也十分想擴建農業基礎設施、擴充規生產模,但苦于資金不足,雖然多次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由于缺乏抵押物等原因而未能如愿,嚴重制約了該農場的發展壯大。
(五)各級落實有關扶持政策、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有待進一步加強。雖然20xxx年8月,省政府辦公廳已經出臺了關于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的意見,但是目前,全市廣大家庭農場仍難享受到具體扶持政策。例如:目前的種糧直補、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農業補貼都是直接發放給有承包土地的農民,通過土地流轉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基本上享受不到或者只能享受很少部分,政策難以落實到位。又如,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是廣大種植業戶最為關系的問題之一,果樹、糧食種植大戶普遍反映,灌溉是農作物及經濟林木發展的命脈,如沒有政府資金投入,根本沒有能力自籌建設農田水利灌溉設施。同時,歡樂谷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經營戶反映在所在鄉鎮沒有農業技術推廣站指導力量,缺少現代農業服務體系支持。
四、推動家庭農場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認真落實山東省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扶持政策。2xxx年8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農業廳等部門關于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對家庭農場發展在財政、經營用地優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對家庭農場所需的農產品加工場地等建設用地,在符合相關規劃的前提下由當地政府優先保障。各部門要落實好省政府意見精神,進一步細化對家庭農場扶持細則,在財政補貼方面,要將獎勵補貼政策真正落實到位,爭取設立財政專項發展資金,將新增農業補貼、財政獎補資金向家庭農場方向傾斜,不斷擴大"家庭農場"發展數量和規模;優先對家庭農場提供農業保險,大力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擴大農業保險范圍,增加保險險種,搞好農業保險服務,提高出險后的理賠額,降低農業生產風險,減少家庭農場主的后顧之憂。
(二)加強宣傳引導。家庭農場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新生事物,也是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有利于農村生產力發展,應適當引導、積極扶持、循序漸進。要通過廣泛宣傳,使農民群眾真正認識什么是家庭農場,積極穩妥地發展這一新生事物。農業、工商等部門加大對"家庭農場"的行政指導和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家庭農場",積極支持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抓好示范引導,從培養典型入手,大力推進示范家庭農場建設,圍繞特色產業以及優勢主導產業,扶持一批示范性家庭農場,發揮好其示范效應,改變農業生產低效現狀,進一步提升農業收益,為全市農業生產發展注入活力。
(三)強化協調發展。近年來,我市大力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今后工作中,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協調和溝通,按照構筑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要求,協調好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研究全市家庭農場建設現狀及發展規劃,做好家庭農場建設的組織協調、政策制定、督查考核等工作。再一方面,是要優先對家庭農場落實強農惠農政策。
(四)搞好技術指導,提供配套服務。一是搞好技術指導服務。各級農業部門要把家庭農場作為重要的技術指導服務對象,對農作物種子技術、植保技術、栽培技術、畜禽良種、動物防疫進行了巡回指導和現場培訓,向家庭農場推廣新型栽培技術以及農機農藝配套技術,提高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技能。二是要提供社會化服務。各級農業、工商部門要為家庭農場在標準化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創建、商標注冊等方面提供咨詢指導。三是加強人才培養,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人才培養作為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利用和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開展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重點培訓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經營管理人員率先發展成為職業農民,參照大學生村官的政策,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特別是農業院校的大學生到農村、回家鄉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代農業。
(五)拓寬融資渠道,突出服務組織化優勢。資金周轉困難已成為“家庭農場”發展中的重要瓶頸,解決融資問題是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是大力發展農業融資服務機構,增加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組織以及農業項目的信貸、融資支持力度。其次要優化金融服務,將家庭農場等同于小微企業對待,借鑒浙江等地經驗,開展“家庭農場”信用等級評定,對信用等級高的家庭農場給予一定的授信額度,并給予利率優惠。創新信貸品種,簡化信貸手續,擴大有效抵押物范圍,允許家庭農場以大型農用設施、流轉土地經營權等作為抵押取得貸款,進一步拓寬家庭農場等經營戶的融資渠道。
(六)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加強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在農民自愿的前提下,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搭建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交易平臺,探索進行多種形式的有償轉。嚴格土地流轉手續。規范土地流轉行為。要在鼓勵農戶將承包土地委托村委會實行統一流轉的基礎上,推廣使用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標準化合約,維護雙方權益,保障家庭農場安心經營。
【全市家庭農場登記注冊情況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家庭農場發展調研報告09-26
家庭農場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8-10
關于全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8-25
學校情況的調研報告06-21
低保情況調研報告07-20
家庭糾紛調研報告12-21
縣全年留守兒童情況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3
注冊商標調研報告12-14
關于社區矯正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8-18
關于項目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