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

    時間:2022-10-30 12:44:53 三國演義讀后感 我要投稿

    三國演義讀后感(通用4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讀后感(通用4篇)

    三國演義讀后感1

      今天,我又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少兒版》。故事講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封建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故事從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開始到晉統一三國結束,歷時將近一百年。通過刻畫驚心動魄的政治軍事斗爭,塑造了一批鮮明生動的人物,諸葛亮、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云、孫權、周瑜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我最愛的是諸葛亮,因為他料事如神,學富五車,天文地理,無所不知,如果我有他那么聰明該多好,不過他也是通過學習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我不明白的是為什么他一年四季都拿把羽毛扇。

      再說說周瑜這個大都督,也是才高八斗,年少得志,卻偏偏遇到了諸葛亮比他強那么點,他就不開心,不斷地生氣斗智,終于不敵諸葛亮計謀活活做了個氣死鬼,英年早逝,成了天下笑談,所以人不但要有才能還要大度,要心胸廣闊,才能成就事業。

      書里有很多故事都很精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長坂坡,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煮酒斬華雄,都是很多戲曲電影常借鑒的故事,我有很多東西都讀不明白,比如張飛到底是好人還是個暴虐的壞蛋,劉備真的值得諸葛亮為他鞠躬盡瘁,勞累致死嗎。媽媽說以后等我長大了就會明白,這部書的內容對我來說太大了。

      最后摘抄下我喜歡的這首開篇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我很喜歡這本書。

    三國演義讀后感2

      不久前,我把《三國演義》讀完了,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我很佩服他,每個章節都用一個簡單的題目進行概括,比如“三顧茅廬”、“賠了夫人又折兵”、“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等都是流傳至今的名言名詞。

      我對諸葛亮和關羽印象最深刻。先說諸葛亮,他總是那么神機妙算,才華橫溢,還能夜觀星象。著名的有草船借箭、智算華容道、三氣周瑜、空城計。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三顧茅廬,諸葛亮用智慧幫劉備贏了很多次勝仗,奪了荊州、四川以及一些進可攻、退可守的地域。“既生瑜,何生亮”是周瑜吐血身亡之前說的話,就連周瑜這文武雙全的蓋世英雄都能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可見他的嘴是多么巧舌如簧啊!

      再說關羽,我們在語文書中學過關羽是紅色臉譜的代表人物,忠勇仁義。書中一開頭就寫了他和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誓同生死。在一次戰役中,關羽左臂受了傷,華佗幫他劈開左肩刮骨療毒,手下們都不忍直視,可關羽還兀自一邊下棋,一邊喝酒,談笑自若。對劉備忠心耿耿,扶持他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溫酒后斬華雄,都是關羽英勇善戰的故事。但是最后他被江東孫權抓住了,要他投降屈服,關羽誓死不從,孫權無奈之下,一刀劈死了關羽父子倆。一代忠義無雙傲視天下的名將,終究還是魂歸黃土。看到這里,我不禁熱淚盈眶。

      最后,司馬炎、司馬昭統一了天下,建立了晉國,結束了三足鼎立的時局。死了那么多杰出的英雄,真讓人惋惜。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貫穿全篇,認識了那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又趣味盎然,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

    三國演義讀后感3

      放不下的三國——讀《三國演義》有感

      在一個烽火連天,狼煙四起的年代,英雄輩出,逐鹿中原,連年征伐,最終形成了三股強大的勢力。這不就是羅貫中先生筆下的《三國演義》里描寫的內容嗎?

      記得小時候,爸爸給我買了兒童版的《三國演義》。自從我看了那本書后,便喜歡上了三國的歷史,喜歡上了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之后的一個暑假,我經常打開電視,看著1994年版的《三國演義》。那么多集的電視劇很快就被我看完了。

      如今,我終于可以開始閱讀原版的《三國演義》了。跟兒童版比起來,文字古樸洗練,情節更加豐富。它總是讓我忍不住想繼續看下去,不忍釋卷。每當我拿起它看的時候,就仿佛穿越到了那個年代。觀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看劉玄德白帝城托孤。

      我特別喜歡書中的諸葛亮。更欽佩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為最后形成三國鼎立的局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火燒新野,草船借箭都是靠他的謀略才得以成功。可惜他在第六次北伐中不幸病死于五丈原。后人曾用一對對聯來慨括他一生功績: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我還喜歡勇武忠誠的趙云。他單騎救主,計取桂陽,年過七旬還能力斬五將。最后他在諸葛亮初出祁山時失利,退回漢中,不久病逝,不禁讓人扼腕嘆惜。

      合上了這本《三國演義》,閉上眼,可里面的情景還在我的腦海里浮現著,讓我難以忘懷……

    三國演義讀后感4

      《三國演義》是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期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關云長敗走麥城”的故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當時劉備帶著軍師龐統進入四川,留下諸葛亮和關羽鎮守荊州。但龐統不久便被殺身亡,于是諸葛亮帶領部分人馬去協助劉備,留下關羽鎮守荊州。臨走前,諸葛亮囑咐關羽不可大意,要和好孫權,共同對抗曹操。但當孫權主動來示好,關羽卻非常狂妄,認為自己就可將曹操打敗,根本不需要他人協助,并譏諷孫權一番。曹操趁機聯合孫權,一起攻打荊州,于是荊州失守,關羽被擒。

      關羽痛失荊州,主要是因為他太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得到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東吳的將領就是針對他的性格弱點,給他寫一封謙卑恭維的信,給他戴高帽子,麻痹關羽。關羽果然更是飄飄然,率領著主力軍離開荊州攻打曹操。東吳于是在后方輕易地取得了荊州。

      當我讀到關羽敗走麥城之際,我心里一震:這不正是三四年級時的我嗎?三年級時,我的成績取得很大的進步,尤其是數學,我取得了多次滿分。我越來越覺得,不但老師講的我全都會,就是很難的拓展題也難不倒我。于是我開始不把簡單的題放在眼里,學校發的計算題我也不屑一看。到四年級時,我的數學慢慢開始退步了。剛開始覺得是意外,認為書本里的我全都懂,我小心就不會再出錯了。但多次考試,甚至做練習作業我都總會出現各種差錯。我有點沮喪,不明白為什么。后來,媽媽拿著我的錯題幫我分訴總結,我百分之九十幾的錯誤都是普通計算和看錯數字,她讓我靜下心來做好基礎練習和計算。

      我意識到自己在取得好成績后,我便自以為天下無敵,十分驕傲,做題也是隨便看一眼就馬上做答,于是,四年級時我就自食苦果,成績總不如意。慢慢地我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虛心地學習,成績也慢慢有了提高。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真正地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11-17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想11-06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10-22

    三國演義讀后感悟01-16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10-17

    《三國演義》讀后感受10-24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10-24

    《 三國演義》讀后感08-15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想08-19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悟11-1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一本到国产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 亚洲se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巨乱亚洲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另类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