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去美國留學的優勢

    時間:2024-07-28 11:54:57 留學美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女生去美國留學的優勢

      那么為什么會有女生更容易被錄取這一說法呢?下面讓應屆畢業生網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女生去美國留學的優勢

      女生錄取率高于男生錄取率的原因:

      1.女性數學能力不讓須眉

      研究表明,女性的數學能力與男性相差無幾。然而因女性申請大學教職的人數與女性人口相比還是過低,頂尖大學的女性教授一直就比較少,不過,一旦女性申請,她們被考慮的機會就會很高,女性得到終身教職的機會也和男性相等或更高。近幾年女性在高校的任職人數上升證明了女性在數學領域不讓須眉。美國《科學》、《華盛頓觀察》和路透社對此進行了報道。

            2.女生更容易融入社會

      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也是女生獲得歐美名校青睞的重要原因。

      初高中階段,絕大多數女生表現得越來越有主見,常常會有意識地主動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提高自己的領導、組織、溝通能力,而這時候的男生,大多還充滿童真,游戲機房還是很多男生不二的選擇。

      在中國,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上,各種才藝訓練上,女生得到的機會一點也不比男生少,而由于女生的勤奮,綜合素質上女生反而會高于男生。

      美國大學在錄取新生時,決不是單純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它們更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選擇的是“通才”。這樣一比較起來,女生無疑占有極大的優勢。

      3.女生更愿意申請文科類專業 STEM專業呈現性別歧視

      直接原因是女生更愿意申請文科類專業,和理工科產生差異化申請。活動中更能夠體現人文情懷和普世價值。

      美國女權主義大背景給了女生更大優勢。有人說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同性戀權利運動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女權運動的延伸,文化內核都是倡導人的平 等。有人說中國沒有真正的女權運動,有的話也是以性、婚姻方面的解放居多。但是美國的女權運動更加全面,滲透到各個方面,尤其以職場和教育尤甚。

      美國歷史上,女性很長一段時間內和非裔一樣,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常春藤名校在這方面反應更是慢半拍,普林斯頓和耶魯是最晚把校園開放給女性的幾個學校之一。 林徽因當年去賓大讀的是美術系,而不是建筑系,因為那個時候賓大建筑系還不接受女生。有學者說這種的長期以來的性別偏見甚至比種族歧視有更嚴重的惡果。

      現在美國社會有一種基于學科的性別偏見,STEM這種就業前景好專業技能又高的專業呈現一種被男性把持的局面,女生好像自動放棄了對這些專業的興趣,一提到 這些專業就覺得比較很難學,或者覺得太“男性化”所以敬而遠之。所以,理工類的學校女生申請人數少,但是學校為了平衡,會盡力多錄取一些女生。

      4.優秀的成績——女生的致勝法寶

      女生能夠在招生大戰中取得壓倒性勝利,當然和成績出色、社會活動能力強有最直接的關系。

      隨著勞動由體力主導進入智力主導,女生的體力劣勢已不再在升學、就業等方面成為障礙;相反,細心、耐心這些女生特有的優勢,倒反而能發揮出更大作用。

      例如,哈佛的男女生人數大致相等,但女生有55%以優等畢業,而男生的優等比例不到一半。究其原因,根源在初中小學階段已經形成。

      來自美國的調查顯示,從小學四年級起,女生每天比男生多做一個小時功課,少看一個半小時電視;到了初中,校報總編、獎狀獲得者、社區志愿者,都是女生占多。同時,高中女生更愿意參加社會活動,做義工。她們的這些優勢,恰好符合世界名校的教育理念。

      追求全方位領先的名牌大學,都希望培養自己的希拉里,這使得他們不放棄任何招收優質女生的機會,盡管女大學生的人數已大大超過男生。于是,歐美名校在世界各地網羅他們認為有潛質的女生,招生時為女生造成同等條件,或在男生稍占優時,錄取的也還是女生。

    【女生去美國留學的優勢】相關文章:

    美國留學的優勢03-19

    出國考試:美國留學考雅思,讓去美國留學優勢更明顯03-21

    盤點美國留學優勢03-26

    留學美國高中的優勢解析03-05

    去美國留學打工03-17

    去美國留學的好處03-24

    去美國留學需知04-03

    去加拿大留學優勢03-16

    關于去荷蘭留學的優勢02-2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午夜少妇高潮在线看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福利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 | 女同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