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中的主要污染物與危害

    時間:2024-10-16 07:17:13 環保工程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水體中的主要污染物與危害

      水體污染是指排入水體的污染物在數量上超過該物質在水體中的本底含量,從而導致水的物理、化學及生物性質和數量上的變化,使水體固有的生態系統和功能受到破壞。水體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其中人為污染是主要的。

      1.水體的物理性污

      水體的物理性污染是指熱污染、色度、臭味以及懸浮物等的污染。

      ⑴熱污染

      廢水溫度過高而引起的危害,叫做熱污染,其主要危害包括以下幾點:

      ①由于水溫過高,使水體溶解氧濃度降低,大氣中的氧向水體傳遞的速率也減慢;另一方面,水溫升高也會導致生物耗氧速度加快,促使水體中溶解氧更快被耗盡,水質迅速亞化,造成魚類和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②水溫升高會回快藻類繁殖,從而加快水體富營養化的進程;

      ③水溫升高會導致水體中的化學反應加快;

      ④由于水溫升高,加速細菌的生長繁殖,增加后續水處理的費用。

      ⑵色度

      可分為表色與真色,表色是指由懸浮物造成的色度,而真色指的是由膠體物質和溶解物質形成的色度。色度污染會使水體的色度加深,透光性減弱,還會影響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妨礙水體的自凈作用。

      ⑶固體物質

      固體污染物常用懸浮物和濁度兩個指標來表示。懸浮物是一項重要水質指標,它的存在不但使水質變得渾濁,還會使管道及設備堵塞、磨損,干擾廢水處理及回收設備的工作。固體污染物的危害包括:

      ①懸浮性固體會導致魚類窒息死亡,并且能使水質惡化;

      ②溶解性固體能增加水中的無機鹽濃度,使土壤板結。

      2. 無機物污染及危害

      ⑴酸、堿及無機鹽

      酸堿污染物主要由工業廢水排放的酸堿以及酸雨帶來。酸堿污染物使水體的pH值發生變,破壞自然緩沖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妨礙水體的自凈,使土壤酸化或鹽堿化。

      ⑵氮、磷

      廢水中所含的氮和磷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營養物質,當廢水排入受納水體,使水中的氮和磷的濃度分別超過0.023mg/L和0.31mg/L時,就會引起受納水體的富營養化,并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①藻類占據的空間越來越大,使魚類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死亡的藻類將沉積水底,增加水體的有機物量;

      ②藻類從以硅藻和綠藻為主轉為以迅速繁殖的藍藻為主,藍藻不是魚類的良好飼料,并且有些還會產生毒素;

      ③藻類過度生長,使水體處于嚴重缺氧狀態,造成魚類的死亡,水體發臭。

      ⑶硫酸鹽與硫化物

      飲用水中含少量的硫酸鹽對人體影響不大,超過250mg/L后會引起腹瀉。

      ⑷金屬毒物

      金屬毒物主要為汞、鉻、鉛、鋅、鎳、銅、鈷和錳等,特別是前幾種的危害更大。

      3.有機物污染及危害

      水體中可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在有氧的條件下,由好氧微生物的作用,進行好氧降解,使水中的溶解氧逐漸減少,有機物開始腐化,發出臭氣,破壞水體生態組成,影響環境衛生。

      4.油類污染物

      油類污染物能在水面上形成油膜,隔絕大氣與水面,破壞水體的復氧條件,它還能著于土壤顆粒表面和動植物體表,影響養分的吸收和廢物的排出。

      5.生物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主要是指廢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它包括致病細菌、病蟲卵和病毒。生物污染物污染的特點是數量大、分布廣、存活時間長、繁殖速度快,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河流水體自凈機理

      1.河流水體的自凈過程

      受污染的河流經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濃度降低或轉化,水體恢復到原有的狀態這種現象稱為水體自凈。水體自凈機理包括物理作用、化學作用以及生物作用。

      ⑴物理凈化作用

      污水或污染物排于水體之后,可沉淀固體逐漸沉至水底形成底泥,懸浮膠體和溶解性污染物則因混合擴散稀釋而逐漸降低在水中的濃度。污水排入河流的混合過程主要包括三個階段:①豎向混合階段;②橫向混合階段;③段面充分混合后階段。

      ⑵化學凈化作用

      是指污染物質由于氧化、還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河水中的污染物質濃度降低的過程。水體中通過多種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能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⑶生物凈化作用

      由于水中生物活動,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質濃度降低的過程稱為生物凈化作用。生物化學作用后,最終使有機物無機化,由有害向無害轉化。

      水質標準的發展

      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我國水質標準的發展方向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順應國際趨勢,提高我國水質的微生物學指標;我國應對微生物引發的人體健康風險給予高度重視,尤其是對隱孢子蟲等腸道致病原生動物應作為重點。

      第二,應繼續重視對有毒有害物質標準的制定,制訂標準應更為嚴格。

      第三,應適當提高感官性指標;在達到用戶可按受程度的基礎上,還應從對健康的影響來理解和認識感官性指標。

      第四,在制訂水質標準中要開展風險效益分析。對標準中擬增減或修改的項目,應作詳細調查,提供改善指標的可行凈水措施,并進行效益和投入的分析,這樣制訂的標準才更合理,更具可行性和科學性。

    【水體中的主要污染物與危害】相關文章:

    園林水體的用途05-25

    項目管理中主要的溝通方式及方法10-13

    排水體制的類型選擇05-08

    水體景觀設計原則09-14

    二胡演奏中的主要技術障礙及解決08-14

    婚禮中主要使用的花藝色彩搭配10-06

    大氣污染物有哪些05-16

    齲齒的病因及危害10-28

    做光療甲的危害09-0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 婷婷久久高清国外AV免费 | 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 | 日本一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