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學練習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C德育目標是教育目標的一部分,是教育目標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總體規格要求。
2.【精析】B德育體諒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養置于中心地位。
3.【精析】B德育要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揚他們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品德上的消極因素,這是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
4.【精析】A 馬卡連柯認為“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5.【精析】A教學活動是學校教育的主要組織形式,教學工作總是具有教育性。因此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是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
6.【精析】C德育工作要圍繞德育目標來進行,因此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的出發點。
7.【精析】A一個人的基本素養主要包括身體和精神。
8.【精析】B體諒模式是將道德情感的培養置于中心地位。
二、填空題
1.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
2.社會公德
3.班杜拉
4.繼承性
三、簡答題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務是:
(1)針對大多數心理健康的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預防心理障礙的發生,促進學生心理機能、人格的發展與完善。
(2)就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針對少數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2.(1)德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和保證;(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和保證;
(3)德育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條件和保證。四、論述題
(1)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違背了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違背了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2)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①德育過程既是社會道德內化為個體的思想品德的過程,又是個體品德外化為社會道德行為的過程;②要實現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轉化,教育者既要給受教育者創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積極接受外界的教育影響,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質;③德育過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統一過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過程要堅持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①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的含義,是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品德。②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及時檢查,堅持不懈,督促學生切實做到。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學練習題答案】相關文章: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練習題10-17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答案10-25
2017年導游資格證考試練習題及答案10-09
小學教師教育學考試試題及答案10-15
小學教育學考試試題與答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