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廣東省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仿真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D2.B3.C4.A5.B6.D7.A8.B9.B10.D11.A
12.C13.C14.C15.D16.C17.C18.C19.A20.B
二、填空題
21.雅典22.榜樣23.進行個體教育24.民主化25.能動的
26.教科書27.教學組織形式28.自我評價29.宮廷30.智力
三、簡答題
31.【答案要點】(1)學生具有發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2)學生發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轉變為現實性的條件是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32.【答案要點】(1)它使個體的認識突破時空局限及個體直接經驗的局限,擴大了他們的認識范圍,加快了認識的速度;(2)使個體的身心發展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結合科學知識的傳授和學習,在一個統一的過程中實現德、智、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
33.【答案要點】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1)區別:德育過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和發展受教育者品德的過程;而品德形成過程則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結構不斷建構完善的過程。
(2)聯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發展規律,才能有效地促進人的品德形成發展,而人的品德形成發展也離不開德育因素的影響。
34.【答案要點】《學記》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論著。《學記》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學記》設計了從基層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體制,提出了嚴密的考試制度;主張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記》在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教學相長”的辯證理論和“師嚴然后道尊”的教師觀。在教學方面,《學記》反對死記硬背,主張啟發式教學,主張開導學生,但不要牽著學生走;對學生提出比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學生失去自信心;指出問題的途徑,但不提供現成的答案。《學記》主張教學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循序漸進。《學記》被稱為是“教育學的雛形”,是中國古代教育思想開始從其他學科中獨立出來的一個重要標志。
35.【答案要點】確立小學德育目標的依據包括:(1)我國社會發展對政治、思想與道德提出的新的要求;(2)教育目的中對學校德育所要達成的結果所作出的總的規定;(3)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與規律等方面。
四、論述題
36.【答案要點】
(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每個人都得到發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展。
(2)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但每一個學生都有其個別性,因此,教育還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素質教育強調把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結合起來,既充分重視學生共性的發展.又要求重視學生個性的多樣性,從而把學生的差別性顯示出來并加以發展,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具有高度自主性、獨立性與創造性的人。
(4)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第一,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征,更是一種人格特征,是一種精神狀態。創新能力離不開智力活動,離不開大量具體的知識,但創新能力絕不僅僅是智力活動。它不僅表現為對知識的攝取、改組和運用,表現為對新思想、新技術的發明,而且是一種追求創造的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和心理傾向,是一種善于把握機會的敏銳性,是一種積極改變自己并改變環境的應變能力。
第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素質教育區別于應試教育的根本所在。對教育來說,培養創新能力應成為教育活動的根本追求,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能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質區別。第三,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之所在。傳統教育是以教學內容的穩定性和單一性為基本出發點的,把掌握知識本身作為教學目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沒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視。現代社會,知識的學習成為手段,成為認識科學本質、訓練思維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的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廣東省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仿真題答案】相關文章:
2016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仿真題答案08-22
2017翻譯資格考試中級筆譯仿真題及答案07-20
2017初級出版專業資格考試仿真題及答案06-20
2017秘書資格考試(四級)仿真題及答案07-30
2017中級出版資格考試仿真題及答案05-15
保險經紀人資格考試仿真題及答案09-22
2017高級翻譯資格考試筆譯仿真題及答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