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十大原理

    時間:2024-08-09 15:36:28 經濟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經濟學十大原理

      經濟學的十大原理你知道是什么嗎?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經濟學十大原理。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經濟學十大原理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人們如何做出決策

      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舍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了得到一件喜愛的東西就不得不放棄另一件喜愛的東西。做出決策就要在一個目標與另一個目標之間做出取舍。

      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人們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一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是指系統而有目的地盡最大努力實現其目標的.人。經濟學家通常假設,人是理性的。

      邊際變動(marginal change)是指對現有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

      理性人通常通過比較邊際收益(marginal benefit)與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來做出決策。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激勵(incentive)是引起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的某種東西。

      二、人們如何相互影響

      原理五:貿易可以使每個人的狀況都變得更好

      貿易可以使每個人從事自己最擅長的活動,通過貿易,人們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各種物品與服務。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是指當許多企業和家庭在物品與服務市場上相互交易時,通過她們的分散決策配置資源的經濟。

      全部經濟學中最著名的觀察結果:家庭和企業在市場上相互交易,他們仿佛被一只“看不見的手”所指引,并導致了合意的.市場結果。(亞當·斯密Adam Smith1776年《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指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

      市場失靈的可能原因:外部性與市場實力。

      外部性(externality)指一個人的行為對旁觀者的影響。外部性的經典例子是污染,例如,當一種產品的生產污染了空氣并引起住在工廠附近人們的健康問題時,市場本身并不能將這種成本考慮在內。

      市場勢力(market power)指某個經濟活動者或小群體對市場價格的顯著影響力。例如市場壟斷。

      三、整體經濟如何運行

      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于它生產物品與服務的能力

      生產率(productivity)指每單位勞動投入所生產的`物品與服務的數量。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通貨膨脹(inflation)指經濟中物價總水平的上升。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舍

      貨幣注入的短期效應:

      1貨幣量增加,刺激社會整體支出水平,從而增加了對物品與服務的需求

      2一段時間后,需求增加引起企業提高物價,同時鼓勵企業雇傭更多工人,生產更多的產品與服務。

      3雇傭更多工人意味著更少失業

    【經濟學十大原理】相關文章:

    揮桿原理10-26

    手寫速記的原理10-27

    能源審計的原理08-24

    快速夾具夾緊原理08-12

    家居顏色搭配原理10-21

    FPGA的原理和設計09-23

    注塑模具原理09-29

    色彩搭配原理及技巧05-26

    瑜伽運動減肥原理10-30

    瑜伽呼吸原理方式09-2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 日本十八禁黄无遮禁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性爱视频 | 日韩动漫精品一区 | 亚洲免费无l码中文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网友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