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知識點: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時間:2024-09-08 06:44:08 司法考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知識點: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一、民事糾紛

    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知識點: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產生于民事行為,包括合法與不合法,由此便引申出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一)含義:平等主體的當事人之間,圍繞人身權利或財產權利發生的糾紛

      (二)特征:1.產生于平等主體之間;2.圍繞財產權利或人身權利而發生;3.適用民事實體法解決。

      二、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一)和解:建立于交涉、談判的基礎之上1.含義:糾紛當事人通過協商,互相作出讓步,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

      2.優點:

      1)最為經濟的解決糾紛方式

      2)自愿達成,有利于協議的履行

      3.缺點:1)一方不愿意時無從進行;2)可能對弱勢方不利;3)履行缺乏保障;

      (二)調解

      1.含義: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或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

      2.種類:

      1)人民調解:當事人所在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合同效力,不作為強制執行的依據;

      2)行政機關的調解:行政機關,無法律拘束力,不作為法院強制執行的依據;

      3)基層人民政府調解:當事人必須執行,有異議則提起訴訟;

      4)仲裁機構的調解:與裁決書有同等法律效力,可申請強制執行;

      5)其他調解:如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律師等,不作為強制執行的依據;

      (三)仲裁

      1.含義:指當事人雙方依書面協議的方式,自愿將糾紛交給第三者(仲裁機構或仲裁人),由其作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裁決的一種制度。

      2.性質:半自愿,半強制的方式。仲裁協議的達成體現了自愿,仲裁機構有權對糾紛審理并作出裁決則體現了強制性。

      3.條件:一致的、明確的書面協議。選擇仲裁則意味著放棄訴訟,達成了仲裁協議則排除了法院的管轄。與調解一樣,仲裁也是引入第三者,但不同的是給予調解人對事實的決定權。仲裁具有民間性,是準司法性質機構。

      (四)民事訴訟:國家公權力的介入

      1.含義: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

      2.民訴中以提起訴訟者為原告,遵循不告不理原則。一旦啟動,對另一方具有強制力。(這也使民事訴訟有別于其他糾紛解決機制)

    【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知識點: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相關文章:

    怎樣高效記憶司法考試知識點?01-11

    2015司法考試民法知識點:物權法03-18

    2016司法考試《民法》備考知識點:證據保全03-18

    婦產科主治醫師知識點:枕先露的分娩機制03-24

    2017基礎心理學知識點: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02-26

    民事訴訟法復習要點歸納03-09

    考司法考試的作用01-22

    司法考試勵志篇03-27

    司法考試的考試心得03-1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久久久久 | 色妞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久久α久久免费精 |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本大道 | 色色色导航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