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21 12:37:39 小學知識 我要投稿

    《回聲》教學設計

      《回聲》是長春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版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看科學。這篇科學童話,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回聲》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回聲》教學設計

      一、概述

      《回聲》是長春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版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看科學。這篇科學童話,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課文語言淺顯,情節生動,引人入勝,內容充滿童真童趣,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本文是激發學生從小熱愛科學,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極好教材,也是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朗讀訓練的重要憑借。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課文,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朗讀課文感受祖國語言的優美,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課文語言淺顯,情節生動,引人入勝,內容充滿童真童趣,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教學中應從文章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多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本課的教育對象是小學三年下學期學生,大多數學生對回聲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甚至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在課前教師應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會,豐富學生的感知。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聯系生活經驗,有意識地結合課程資源,揭開回聲的奧秘。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回聲》是一篇知識童話,不僅要讓學生讀懂課文,學會生字詞,學習說話,同時要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激發愛科學的思想情感。這節課,我把這幾個方面有機地整合起來,從指導讀書、觀察實驗所提供的形象,以及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的語言實踐、練習說話等環節,讓學生充分感知、運用語言文字,與此同時,讓學生獲得有關“回聲”的自然常識,還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整堂課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個性特征。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本課是在多媒體教室實施的。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科學童話《回聲》。板書課題:回聲。

      2、師: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幅圖,想看看嗎?(出示圖片橋的倒影)師:仔細觀察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3、師:這么美的景色就是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打開書讀一讀

      預設:找出比喻句,課文中把什么比做大月亮?

      4、指導朗讀(指讀、范讀、齊讀)

      二、研讀感悟

      1、師:小青蛙跟著媽媽游到橋洞底下了,他看到這美麗的景色可高興了,他是怎么做的?

      預設:小青蛙“呱呱呱”地叫起來,這時,它聽到什么?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2、啟發學生讀出小青蛙歡快和奇怪的語氣。

      3、誰想來表演這只小青蛙?誰想來表演那只看不見的小青蛙?咱們一起來看看,看不見的小青蛙是怎樣學小青蛙說話的。學生評價

      4、師:青蛙為什么奇怪?它是怎樣問媽媽的?

      預設:理解“奇怪”“極了”“奇怪極了”詞語的意思。抓住詞語理解小青蛙的心情。

      5、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讀出小青蛙奇怪的語氣和青蛙媽媽的語氣。

      三、朗讀感悟,理解“回聲”。

      師:青蛙媽媽又是怎么做的呢?認真讀讀課文,找到課文的話來回答。(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學習課文第4、5自然段。

      【抓住文本的主要內容,突出重點部分教學】

      (一)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2.填空:青蛙媽媽(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的波紋。波紋(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蕩)回來。

      3.做實驗演示:在裝水的玻容器投入石子,學生觀察水波的變化。做動作理解:蕩。

      4.用上動詞“帶、跳、撿、扔、激、碰、蕩”說話。

      【充分利用文本,加強對動詞的理解、積累和運用,通過看圖說話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青蛙媽媽做這個實驗和回聲有什么關系呢?她是怎么說的呢,讀一讀青蛙媽媽的話,然后和同桌說一說讀懂了什么?

      2.預設:為什么青蛙媽媽說他們像?

      3.做練習(出示媽媽的話)

      師:誰來說一說它們哪像?青蛙媽媽的話該怎么讀呢?引導讀好、讀懂青蛙媽媽的話。(讀出耐心、親切語氣)自己讀——范讀——指名讀

      4、師:青蛙媽媽講的話大家讀明白了嗎?(學生交流)

      5、師: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經歷嗎?

      【通過朗讀,講解練習,初步了解回聲這種自然現象,提高了學生閱讀理解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6、師:回聲的話該怎么讀,知道了嗎?(“回聲”的朗讀聲音延長”)請每個同學再去讀讀第2小節,畫出寫回聲的話,然后讀一讀。

      進行角色朗讀小青蛙和回聲的話。指名朗讀、男女朗讀、小組朗讀。

      【創設童話朗讀情景,讓每個學生演演小青蛙和“回聲”,激發了學生朗讀興趣,使課堂充滿情趣】

      7、過渡:小朋友讀得真好。我們通過讀課文知道了這只看不見的小青蛙是——(學生齊答)“回聲”。小青蛙呢,聽了媽媽的話也明白了。她是怎么表現的呢?

      (1)讀好第5小節小青蛙的話。(出示句子:小青蛙高興得一蹦老高,說:“媽媽,我明白了,這就是回聲吧?”)“蹦”換個詞還可以怎么說?(“跳”)“小青蛙高興得一蹦老高”換個意思還可以怎么說呢?(一跳老高、一蹦三尺高、手舞足蹈……)讀出小青蛙高興的語氣。

      【詞語的積累靠教師的有意識指導和課堂教學潛移默化的滲透】

      (2)創設情景。小青蛙明白了這是回聲,又游回橋洞里,呱呱呱地叫個不停。每個同學來做一做回聲好嗎?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總結

      相信同學們都明白回聲是怎么回事了,可是在回聲中還有許多奧秘呢,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這篇文章《山會說話嗎》相信你會從中了解更多有關回聲的知識。

    【《回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回聲》說課設計03-18

    《回聲》教案設計03-18

    《風箏》教學設計03-17

    《觀潮》教學設計03-07

    石榴教學設計03-21

    《絕句》教學設計03-18

    《詠柳》教學設計03-08

    《春日》教學設計03-08

    窮人教學設計03-0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