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將相和》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05 13:16:41 小學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將相和》教學設計

      《將相和》本文是一個歷史故事,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將相和》教學設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將相和》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個歷史故事,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三個小故事,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好的發生、發展和結果。贊揚了藺相如勇敢、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政治遠見,也贊揚了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贊揚了兩人愛國的好思想。

      二、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從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對敵人不畏強暴,機智勇敢,對友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好品質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抓住人物特點,搞清各段之間的聯系及各段與整篇的關系,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務求理解的讀書習慣。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復述“負荊請罪”這一故事。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難點:

      1、理解三個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2、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

      四、教時安排:三課時

      五、課前準備:掛圖、小黑板、布置學生預習

      課前預習:

      1、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理解課后第4題中帶點的詞;

      2、按“預習”弄清題意,給課文分段,起小標題;

      3、再讀課文,思考課后第1題。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在預習的基礎上,從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組織分段;仔細閱讀第一大段,開始接觸第二大段。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新詞,分段,講讀第一大段。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提問分析檢查預習情況

      1、將相和:廉頗和藺相如同心協力。比喻文官武將團結一致,共同把國家的事情辦好。

      2、簡介導入:這是一篇歷史故事,是根據司馬遷的《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靜,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寫了三個小故事。哪三個小故事呢?

      二、學生默讀課文(自學)

      1、掌握生字詞;

      2、給課文分段,弄清課文講了哪三個小故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指導讀準“允”“yun”不念“run”;要與“充”區別;

      指導書寫“廉”“廣”部,剩10畫,不是8畫。

      2、課后第4題的詞,理解帶點的詞。

      3、課文主要講了哪三個小故事?(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

      4、提問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

      四、學習第一段:完璧歸趙

      1、齊讀第一節,思考:這節與下面三個故事有什么聯系?(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背靜。三個故事都是在這樣的歷史背靜下發生的。)

      戰國: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時期。

      趙國處在秦齊兩大國之間,因此軍事、外交方面的措施,關系國家興旺的重大意義。

      2、指名讀2、3節,解釋“和氏璧”;

      思考回答:趙王接到信為什么非常著急?

      3、齊讀4、5節

      藺相如是怎樣說的?指名讀第6節

      4、藺相如是怎樣造成秦國理屈,完璧歸趙的?

      (1)出示掛圖,學生自讀8、9節,把畫中藺相如的動作詞打點;

      (2)指名口述過程

      (3)這表明藺相如有怎樣的精神?(不畏強暴,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

      5、結果怎樣?齊讀第10節

      (藺相如完璧歸趙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了上大夫。)

      大夫:官職,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為最高一級的大夫。

      五、小結“完璧歸趙”的前因后果

      (起因是秦王企圖騙取趙國的和氏璧,結果由于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而完璧歸趙。)

      六、自學下兩個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學習第二、三大段,分清每個故事的前因后果,搞清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及三個故事與整篇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指名說說第一個故事“完璧歸趙”的前因后果。

      二、明確本課學習內容。

      閱讀思考:(小黑板)

      1、你會提出什么問題?

      2、弄清每個小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3、藺相如、廉頗是怎樣的人?

      三、學習第二段

      1、學生默讀、思考

      2、你會提出什么問題?

      質疑解難:瑟——古時候的一種彈奏樂器。

      缶——瓦制的器皿。(瓦罐)

      我們把大家提出的問題歸納為幾個重點討論。(出示小黑板)

      (1)誰為什么提出澠池會?

      (2)趙王決定怎樣?

      (3)藺相如為什么逼秦王擊缶?

      (4)秦王擊缶后,為什么“不敢把趙王怎么樣?”

      3、逐問題討論

      答(1):指名讀11節,此時將相關系怎樣?(和)

      答(2):指名說(秦王叫趙王鼓瑟并叫人記錄,表示秦趙地位不平等,以此侮辱趙國。藺相如逼秦王擊缶,也叫人記錄,維護了趙國的尊嚴。)

      答(3):指名讀14節(藺相如逼秦王擊缶是為了維護趙國尊嚴。)

      答(4):(因為秦王知道了趙國文官藺相如的厲害,所以他不敢把趙王怎么樣。)

      4、弄清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齊讀第15節藺相如立了什么功?(他維護了趙國的尊嚴)所以趙王封他為上卿。

      四、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三個故事。

      1、學生小聲自讀,思考總要求。

      2、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學生互問)

      歸納問題(出示小黑板)

      (1)廉頗為什么不服氣?

      (2)藺相如是怎樣做的?他為什么避著廉頗?

      (3)廉頗為什么負荊請罪?

      3、小組討論

      4、逐問題討論

      答(1):指名說讀第16節(藺相如職位比廉頗高。)

      答(2):指名說(藺相如避著廉頗)為什么?指導讀藺相如說的一段話,體會他是為了趙國,心胸開闊。

      答(3):(出示掛圖)指名讀第18節(誠意和好、勇于改過)

      5、說一說故事的前因后果

      結果中哪個詞點了題意?(同心協力)

      6、說說藺相如、廉頗是怎樣的人?(見板書)

      藺相如為什么會機智勇敢、心胸開闊?(愛國)

      廉頗為什么會勇于改過?(愛國)

      7、思想教育:我們平時,只有全班同學團結一心,才能把班級工作搞好。

      五、練習:指名說原因、結果,然后同桌互說。

      板書設計:

      將相和

      廉頗 藺相如(齊心協力)愛國

      完璧歸趙 立功 機智勇敢

      澠池會見 再立功 心胸開闊

      居功自傲 負荊請罪 勇于改過

      (原因)(結果)(品質)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將相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課文《將相和》教學設計01-13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將相和》說課設計01-13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白楊》教學設計10-05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草原教學設計01-12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白楊》教學設計01-12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01-12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刷子李》教學設計01-13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01-12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01-1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一本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人人看人爽 | 中国精品视频久久久 | 亚洲性爱国产性爱 | 视频一区二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