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盛行于哪個朝代

    時間:2024-08-06 11:14:25 休閑體育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蹴鞠盛行于哪個朝代

      蹴鞠在我國擁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傳說它始于黃帝,最開始是用于軍事訓練。鞠是用皮子做成圓形,里面裝滿毛發。戰國帛書中,有黃帝殺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的記載。那么,這有“古代足球”之稱的蹴鞠,究竟盛行于哪個朝代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蹴鞠一詞最早見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其后在《漢書》中多次出現,《戰國策·齊策》和《史記·蘇秦列傳》等史料表明,戰國時期的齊國都城臨淄,蹴鞠已發展成一種在民間廣為盛行的娛樂方式。而蹴鞠真正迎來快速發展并廣為流行的朝代,在兩漢和唐宋。

      兩漢三國蹴鞠:

      兩漢三國時期,蹴鞠發展較快。

      第一、娛樂性蹴鞠得以繼承。

      有“康莊馳逐,窮巷踏鞠”,“上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的記載。

      第二、出現了表演性蹴鞠。

      表演性蹴鞠是在鼓樂伴奏下進行以腳、膝、肩、頭等部位控球技能的表演。從漢畫像石上所描繪的蹴鞠表演看,有單人蹴1鞠、單人蹴2鞠、雙人邊擊鼓邊蹴鞠等形式;有足踢、膝頂、雙腿齊飛、單足停鞠、躍起后勾等技術動作。有人稱之為“蹴鞠舞”,是百戲中的重要節目。

      第三、出現了競賽性蹴鞠。

      這種蹴鞠一般設有鞠場,鞠場呈長方形,一般為東西向,設有坐南面北供觀賞的大殿,四周有圍墻,稱為“鞠城”。

      第四、蹴鞠開始用于軍中練兵

      。蹴鞠除象征“兵勢”、有訓練武士的作用外,也用于豐富軍中生活,使戰士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情緒。漢代班固把古代足球列入兵家技巧類,并稱:“以立攻守之勝者也。”唐朝顏師古注云:“蹴鞠,陳力之事,故附于兵法焉。”

      唐宋蹴鞠:

      如果說漢代是蹴鞠文化發展的一個高潮的話,那么唐宋則是蹴鞠文化發展的第二個高潮。唐宋時期蹴鞠的主要方式,由雙球門競賽演變而來的單球門比賽,在專門的競賽場地--鞠城,球門兩廂對應,兩邊隊員相對進攻,進球多者為勝。

      這種比賽主要用于為朝廷宴樂和外交禮儀競賽表演。進行間接對抗比賽時中間隔著球門,球門中間有兩尺多的“風流眼”,雙方各在一側,在球不落地的情況下,能使之穿過風流眼多者勝。

      唐宋時期,蹴鞠活動更為普及。宋代從皇宮內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為樂。元代錢選所繪《宋太祖蹴鞠圖》,便是描繪宋太祖趙匡胤與趙炅、趙普等人踢球的場面。市民也常常在御街和橫街玩蹴鞠,女子中也有蹴鞠活動,不少宋代銅鏡中有男女相對踢球的紋飾,宋代陶枕也描繪了民間少女踢球的情景。

      另外,不用球門的踢法逐漸規范。這種踢法叫做白打。從一人場到十人場。“一人場”由參加者逐一輪流表演,稱為“井輪”。除用足踢外,頭、肩、臀、胸、腹、膝等部位均可接球。使球高起落下稱為“飛弄”,使球起伏于身上稱為“滾弄”。

      白打以表演花樣多少和技藝高低決定勝負。二人以上至10人分別稱為二人場、轉花枝、流星趕月、小出尖、大出尖、落花流水、八仙過海、踢花心和全場,各有規定的踢球路線。用上身觸球稱為上截解數,膝以上部位觸球稱為中截解數,用小腿和腳踢稱為下截解數。踢法繁多,所以《蹴鞠譜》上說“腳頭十萬踢,解數百千般”。

      第五、出現蹴鞠組織并有社規。

      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和發揚互助,至少在南宋時期,宋代的蹴鞠藝人組織了自己的團體,叫做“齊云社”,又稱“圓社”。這是專門的蹴鞠組織,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

    【蹴鞠盛行于哪個朝代】相關文章:

    中國各朝代的服裝特點10-10

    不同朝代不同的飲茶方式05-28

    中國古代朝代順序表09-18

    冬至艾灸哪個穴位12-23

    新茶與陳茶哪個更好08-26

    莫代爾和純棉哪個好10-13

    瑜伽哪個動作減大腿10-27

    移動硬盤哪個牌子02-17

    acca和cpa哪個好09-20

    紅茶和綠茶哪個好01-1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久爱 | 在线视频国产制服丝袜 | 一本久久亚洲综合久久 |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