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

    時間:2024-10-23 08:37:55 演講培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研究生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

      無論你們是免試、只考一次、還是連年奮戰于走向xx大學研究生院的考場,今天,你們都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2017研究生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歡迎參考!

    2017研究生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

      2017研究生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一: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是新一屆研究生開學典禮。

      面對一雙雙青春洋溢的眼睛,無論是就天時還是就你們的人生,此刻,就值得再說上一句“早上好”。

      無論你們是免試、只考一次、還是連年奮戰于走向xx大學研究生院的考場,今天,你們都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可喜可賀。

      我想,我能體會你們此刻的心情。

      31年前的此刻,在經歷了插隊、恢復高考后考上大學、畢業做了一年中學教師后,我走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那一年的開學,也如今天一般青春洋溢、清風撲面。

      但我想,我實際上不能完全體會你們此刻的心情。

      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你們在新的時代、站在新的平臺上,已經有了新的思維、新的目標。

      我相信,此時此刻,你的目標是具體而堅實的,必須拿到學位、順利畢業、找到好工作,給自己的人生以新的起點。

      那帶著你的親人的期許和你的愿望。

      我更相信,你的目標又是高遠的,那個目標一定蘊涵著你想怎么樣為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這個世界做些什么。

      這是因為,你們是在新的歷史節點上開始你們新的學習生涯。

      你們負有這樣的責任。

      與我成為研究生時相比,今天的中國已不再簡單地類同于當年的'中國,而是一個讓世界可以真切觸摸到的大國。

      隨著中國領導人出訪的腳步,中國越來越清晰地在世界舞臺上顯示著一個大國的影響。

      從經濟角度觀察,也許人們更愿意簡單地從兩個4萬億來描述經濟角度的中國。

      中國的貿易總量2015年首破4萬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總額2015年第二季度突破4萬億美元關口,近五年內翻了一番。

      但換個眼光梳理,就會清晰地看到中國在諸多領域正在展開新的合作、產生更大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將于今年十月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

      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

      這個世界也不再簡單類同于當年的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

      在一系列力量推動下,世界格局正在重塑。

      20年前,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1995年初中國接入全球互聯網只有三條線路,各64k帶寬。

      這也許還不如在座一位同學手機能享有的帶寬。

      今天,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

      源于中國人的智慧與創造,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發展對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21世紀初,中國加入wto。

      借助貨物貿易便利化,中國成為制造業大國,迅速發展。

      但應當看到,國際經貿正在經歷“規則重塑”。

      從關貿總協定的貨物貿易便利化、到wto貨物貿易便利化加服務貿易便利化,今天,一系列多邊、雙邊談判正在推動走向以投資便利化為目標進行國際經貿“規則重塑”。

      對貿易規則調整的主導權之爭,既是今后國際政治焦點,也必然伴隨中國崛起全過程。

      所謂“規則重塑”,最引人注目的例子,就是兩個t,即國際社會關注的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agreement,tpp)和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ransatlantic trade andinvest-ment partnership,ttip)。

      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的研究生學習,必然不同于30年前,必須心中有大格局、大目標,而且要有方法-論引導,而不是簡單地按照某種書單讀書、聽課,更不是隨意翻閱。

      在我看來,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應當是思考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體系性學習。

      開始研究生學習,至少有三個準備是必要的,即問題準備、方法準備、體系準備。

      第一是問題準備。

      這是思考性學習的基礎或全部。

      備考已經成為過去。

      研究生不僅是學習者,更應當是思考者。

      最好的學習和思考是從問題開始,一個好的學習者,心中應當有問題單子,這個單子可能是專注學科、兼及其他,或許是關注現實中某個問題。

      沒有問題的牽引,學習往往是盲目的。

      設問的水平,就是思考的水平。

      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潛力、實力。

      第二是方法準備。

      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核心。

      好學生,當然是有方法的學習者。

      但這不是一般的學習方法,而是一個人的方法-論素養。

      在我看來,所謂學習,能力的學習比知識的學習更重要。

      這里的能力,首先就是方法-論素養。

      第三是體系準備。

      這是體系性學習的基本要求。

      碩士和博士的碩與博,不是一般性地比人多,而是掌握得更有體系。

      投身一個學科,必須把握其由來、核心、邊界、走向。

      了解了體系,就能感知結構與核心問題,就有了一定格局。

      這才能談到站在前人肩膀上開展研究。

      這樣的學習,實際上是終生的。

      我心底更把“學者”這個詞理解為“學著”,是“一直在學的人”。

      哲人語云:我思故我在。

      確實,思想著,是人的生命還在存續的標志。

      而“學著”,則應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因此,對我,生命的延續過程就是“學著”的過程。

      思考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體系性學習必然伴隨終生。

      這樣的學習,是需要耗費心智與精力的。

      但只有深入進去,才知思考之樂,才知道思想者的存在價值。

      這樣的學習,是需要投入更多時間的。

      一個人最大的資本,就是時間。

      如果活到八十歲,不過29200多天,還不到三萬天。

      時間支付了,就永不再來。

      因此,也許可以說,青春可以揮霍,時間不可虛度。

      請用好你的時間資本。

      三年后,你們將揮別這個學校,走上社會。

      我希望你們要做有思想的實踐者、有見識的擔當者。

      一個文明的社會,可以容忍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更需要有思想、有見識、有擔當的建設者。

      做人有底線、做事有擔當,也許這就是我們對自己的最基本標準。

      今天早晨4點多,我88歲的老母親,在微信里的“陸家族人”群中發了這樣的話:“底線是無形地存在于兩個地方。

      一個在社會中,一個在每個人的心里。

      如果人們都降低自己的底線,社會的底線一定會下降。

      社會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線,世道人倫一定敗壞;如果人人守住底線,社會便擁有一條美麗的水準線—文明。

      我的母親,在以這樣的方式,提醒家人如何做人。

      我在微信里問她,是你寫的嗎?她又發了一段:“底線就像江河的水線,水有一定的高度船好行駛,人好游泳。

      如果有一天降到底兒,大家就一起陷在泥里。

      我們連自己是臟、是凈、是誰也不知道了”。

      最后注明,是“摘自馮驥才文”。

      在這里,我把我母親的這兩條微信與大家分享,也與大家共勉。

      謝謝大家。

      2017研究生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外語部10級碩士研究生,我叫宋夏,今天能夠作為一名老生代表在這里,與眾多學弟學妹們分享我這兩年來,研究生生活的點點滴滴,我感到十分榮幸。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大學外語教學部全體研究生歡迎20XX級學弟學妹們的加入。

      學期伊始,大家對研究生的生活和學習充滿了好奇,充滿了向往,也不免會有些許的困惑和疑慮。那么我也有一些感悟在此想與大家分享,共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研究生前兩年,我是這樣度過的:

      研一上學期,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小碩士不免會有些迷茫,但幸好我們外語部的課程設置給了我明確的方向,所以我給自己訂立的目標是:上好每一節課,認真完成每一項任務。

      除了公共課,我們一共有四門學位基礎課,每一門課上,每位同學各自負責一章,像一個小專家一樣講給其他同學。對于一個本科學商務英語,從未接觸過英語教學法及相關理論知識,更未真正講過一節課的我來說,無疑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

      為了更多地了解專業知識和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我幾乎每天都泡在圖書館,查找相關文章和書籍,認真備課,反復練習。期末自我總結時,我發現,在這緊張又充實的一學期里,付出的努力真的沒有白費,對英語教學領域的理論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得以實踐,并且每一次講課都會比前一次有很大進步,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和好評。

      研一下學期和研二上學期,我是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度過的。最初讓我興奮的是:文秋芳、劉潤清、吳一安,這些以前只有在書中見過的名字,現在都見到了真人!

      在課堂內外領略了大師們的風采,從他們的言傳身教中不僅學到了如何學習,如何做學問,而且學到了如何做人。興奮過后壓力也涌上心頭,我們選修的課程不多,但是學起來卻一點也不輕松。老師們指定的閱讀書目非常多,每天都沉浸在英文文獻的閱讀中。

      每堂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再進課堂,有備而來才能跟上課堂的節奏。課下還要寫反思日志,將所學的內容舉一反三,寫成journal呈獻給老師,老師會從思路和寫作這兩方面對我們的作業加以反饋。通過重復這樣的練習,我們在大量閱讀的`同時,也練了英語基本功。

      研二下學期,我作為外聘教師,給我們學校大二的學生講授大學英語。這半年的鍛煉,使我真切體會到教師這一職業的真諦,看著面前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神,責任感就油然而生,他們的那種可愛無法形容,他們的好奇讓人自信,他們的愛戴尊敬讓人感覺溫馨,那種被需要的感覺讓人滿足,我愛學生們,也熱愛教師這個職業!

      讀研的兩年,是我人生中成長最快的時光,在此我想感謝各位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與此同時在學習上有三點小感悟想和學弟學妹們分享,總結起來就是“多看文獻,勤溝通,展優勢”。

      一. 多看文獻并不是盲目的看,首先找準方向,也就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在此基礎上找相關文獻進行深入研究,加上適當的做筆記,最后進行整理和總結。在看的過程中也許會發現,看了好多,可理解的卻很少,這時一定不要心急或焦躁,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繼續看下去,只有一定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變化。

      二. 勤溝通指的是同學間的溝通、與老師的溝通、和自己溝通。同學間的探討不僅能夠拓寬思維的廣度,而且在討論的過程中可能會碰撞出創新的火花。但是光有雜亂無章的思想是不夠的,還需要老師的指引,才不會陷入死胡同里。最后,集眾多思想于一身就需要自己和自己溝通,這一點在做學問中是最重要的,缺乏自我反思,前面的一切努力將前功盡棄。

      三. 展優勢。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希望自己各方面都是最優秀的,盲目的攀比,最后迷失了自我。無論是在學習亦是生活中,我們都要發揮自己的長處,盡量回避弱項。理科思維出身的我,看書慢,記東西慢,但是我的邏輯思維還不錯,所以我將看過的知識以自己的邏輯在頭腦中重新整合,以一種新的方式儲存起來就變得輕松許多。

      同樣在科研中,我發現自己比較擅長數據的處理和軟件的應用,所以我的畢業論文是從量化的角度展開分析。看清自己,避開劣勢,展現優勢。

      最后,我想把張宜老師教導我們的一句話與大家分享“做學問先做人”,做最好的你自己!祝學弟學妹們在外語部展現自己的風采,學有所成,生活愉快!

      謝謝!

      20XX年9月4日

    【研究生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相關文章:

    2017研究生開學典禮發言03-09

    小學生春季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02-23

    2017年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03-08

    春季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精選10篇)11-12

    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通用5篇)11-12

    初中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通用6篇)11-12

    春季小學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精選5篇)06-30

    小學春季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通用15篇)07-11

    初一新生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精選5篇)11-1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动漫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永久免费 | 亚洲RB在线视频 | 伊人激情在线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午夜在线观看的那种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