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解讀

    時間:2024-07-05 01:14:52 中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6中考語文文言文解讀

      文言文閱讀是是高考語文中的難點,知識點瑣碎,所以學會歸納和總結(jié)就特別重要。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于中考語文文言文解讀,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xù)關注我們應屆畢業(yè)生培訓網(wǎng)!

    2016中考語文文言文解讀

      綜述

      根據(jù)《2016重慶語文中考考試說明》中重點掌握的古詩文篇目,特別整理《桃花源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小石潭記》重要考點。

      此四篇,均是大家之作,且均為散文——借景抒情的散文。究竟何景何情。且聽分解。

      醉翁亭記

      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與民一齊游賞宴飲的樂趣。

      全文貫穿一個“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復雜曲折的內(nèi)容。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后隱藏著難言的苦衷。

      1 作者介紹

      歐陽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 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

      ① 名之者誰(名,取名,命名)

      ② 故自號曰醉翁也(號,取號)

      ③ 至于負者歌于途(歌,唱歌)

      2.名詞作狀語

      ① 山行六七里(山,沿著山路,順著山路)

      ② 有亭亦然臨于泉上者(翼,想鳥的翅膀一樣)

      ③ 雜然而前陳者(前,在前面)

      3.意動用法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以……為樂)

      3 理解型默寫

      1) 總領山水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環(huán)滁皆山也

      2) 描寫瑯琊山四季景色的句子: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

      3) 遠觀瑯琊山外觀的句子:望觀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4) 描寫山間朝暮變化的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5) 寫醉罷晚歸的情景的句子:夕陽在山,人影散亂

      6) 對應句:“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與“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見者,太守醉也”。

      7) 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醉能同其樂。(線索。以“醉”為表象,以“樂”為本質(zhì))

      4 文章理解

      1.醉翁醉的原因:

      沉醉于山水之樂,宴會之樂,客與太守游時的歡樂以及能與百姓同樂。

      2.范仲淹寫《岳陽樓記》與歐陽修寫本文的政治境遇相同,但兩文均無抑郁之感,你能從中得出哪些人生啟示?

      面對人生的坎坷和困難,應該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豁達向上,樂觀進取,開創(chuàng)自己精彩的人生境界。

      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所寫。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jié)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1 作者簡介

      范仲淹,字希文。為北宋名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死后謚號文正。

      2 通假字

      ① 百廢具興(“具”通“俱”,全,皆)

      ② 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托)

      3 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做太守)

      2.名詞作狀語

      ①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向北,向南)

      ②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之前;在……之后)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以……為樂)

      3.形同詞做名詞

      百廢具興(荒廢了事業(yè))

      4 理解型默寫

      1) 時間上寫早晚景色多變(寫盡湖光山色)的句子: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2) 空間上寫洞庭湖廣大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3) 對洞庭湖景觀的總體評價: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4) 登樓時,產(chǎn)生幻覺的句子: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5) 由景入情,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的句子: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6) 表達作者的政治抱負(點明中心論點,表明范仲淹仕途進退原則)的句子: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7) 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 表明作者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的句子: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5 文章理解

      1. 怎樣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話回答。)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 作者借此文委婉表達對友人滕子京的勸勉,結(jié)尾發(fā)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感嘆,有何言外之意?

      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心存高遠;

      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愿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

      3. “前人之述備矣”一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與上文相呼應的句子是?

      收束全文。與“刻唐賢今人詩賦予其上”相對應。

      4. 孟子曾指出士人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否一致?談談你的看法。

      相同之處:做官后要憂國憂民

      不同之處:孟子主張被貶謫后要“獨善其身”,范仲淹主張“退亦憂”,此主張更高尚更積極。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是東晉偉大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xiàn)實和理想境界聯(lián)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xiàn)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不滿。

      1 作者簡介

      陶淵明,字元亮,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末期南朝宋政治家、初期詩人、辭賦家、田園詩人、隱逸詩人,歸隱后寫了大量田園詩,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創(chuàng)始人。自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后親友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因為好喝酒,又被稱為酒圣陶淵明。

      2 通假字

      便要至田家(“要”通“邀”,邀請)

      3 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

      ① 欲窮其林(窮,走到……盡頭)

      ② 處處志之(志,做標記)

      2.名詞作狀語

      復前行(前,往前,上前)

      3.形容詞意動用法

      漁人甚異之(異,“以……為異”或“認為……很奇怪”)

      4 理解型默寫

      1.描寫桃花林優(yōu)美景色的句子:

      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內(nèi)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3.描寫桃花源社會環(huán)境安寧的句子: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4.表現(xiàn)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的句子: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 文章理解

      第一段景物描寫的意圖:

      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也為寫桃花源的美好做了鋪墊。

      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記敘了作者游玩的整個過程,以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

      1 作者簡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劉禹錫與之并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并稱“王孟韋柳”。

      2 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

      隸而從者(隸,跟著)

      2.名詞作狀語

      ①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② 下見小譚(下,向下)

      ③ 皆若空游無所依(空,在空中)

      ④ 俶爾遠視(遠,向遠處)

      ⑤ 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

      ⑥ 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一樣;蛇,像蛇爬行那樣)

      ⑦ 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

      3.形容詞意動用法

      心樂之(樂,以……為樂)

      4.使動用法

      ① 凄神寒骨(凄,使……凄涼;寒,使……感到寒冷)

      ② 如鳴佩環(huán)(鳴,使……發(fā)出聲音)

      5.形容詞做動詞

      近岸(近,靠近)

      3 理解型默寫

      1.描寫小石潭全貌的句子: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2.描寫小石潭周圍景色的句子: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寫游魚動態(tài)的句子: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4.寫魚兒輕靈的姿態(tài)的句子: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5.表現(xiàn)環(huán)境使作者憂傷凄涼的句子:

      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4 文章理解

      同為山水游記,此文所言之“樂”與《醉翁亭記》所言之“樂”有什么不同:

      此文之樂是柳宗元發(fā)現(xiàn)小石潭后暫時的自樂;歐陽修的樂既有山水之樂、太守自樂,更有與民同樂的情懷。

    【中考語文文言文解讀】相關文章:

    解讀中考語文復習輔導方法01-27

    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01-26

    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指導01-14

    中考語文復習只文言文虛詞01-26

    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方法與技巧01-25

    2016中考語文辨析語病題類型解讀02-22

    2016中考語文古詩文《論語》的解讀02-24

    中考語文必背古詩文言文06-18

    中考語文知識點復習:文言文中的成語01-26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精品自在视频观看 | 亚洲日韩福利在线 | 亚洲一线免费观看 | 亚洲AV秘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