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給壓歲錢習俗的由來

    時間:2020-11-01 16:18:52 春節 我要投稿

    春節給壓歲錢習俗的由來

      春節老人給小輩壓歲錢是一種常見習俗,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春節給壓歲錢習俗的由來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春節給壓歲錢習俗的由來

      春節給壓歲錢的由來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于漢朝,又叫壓勝錢,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鑄成錢幣形式的玩賞物,有避邪的功能。錢幣正面一般鑄有“萬歲千秋”、“去殃除兇”等吉祥話和龍鳳、龜蛇、雙魚等吉祥圖案。

      關于壓歲錢,有一個故事。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來,專門摸睡熟的小孩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后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后也就變退燒后也就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整夜點燈不睡,就叫“守祟”。

      據說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年三十晚上,為防止“祟”來侵擾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在枕邊。半夜里,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頭,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于是這件事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夜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顒樱@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壓歲錢現狀

      除夕之夜,當象征新年來臨的鐘聲敲響后,孩子們就成群結伙地向老人們索要壓歲錢;老人則懷著對孩子們的疼愛,把一張張鈔票塞到孩子們手中。這本來只是一種傳統習俗,無可非議。然而,今天也出現了令人焦慮的局面。

      過去,老人們給孩子們少量壓歲錢,寄托祈求吉祥的心愿。可是,現在,壓歲錢已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對正在成長中的少年來說,它竟成了一個財源,受之當然,揮霍之亦當然。這樣,對孩子來說,壓歲錢已成為有百害而無一益的了。

      其一,不少人憑著自己的主觀感覺,扭曲了對壓歲錢的看法,總是用壓歲錢的多少衡量老人對后輩的疼愛程度。這樣,不但離間了親人們的感情,甚至會發展到孩子們以錢的多寡來作為衡量一個人親情的標準。

      其二,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頭也寬綽了,大人們為了顯示生活富裕,就無節制地給孩子們壓歲錢,甚至相互攀比。孩子們起而效之,也互相攀比。這就催發了孩子們的虛榮心理。虛榮心對任何人都無一點益處,更何況是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呢!有的孩子在這種心理作用下,為了得到的錢,竟不擇手段,最后鋃鐺入獄,落了個可悲的下場。

      其三,壓歲錢助長了孩子們的消費欲望和浪費習氣,F在孩子們的壓歲錢,大多當零用錢花掉了,很少用在學習方面。男孩子把壓歲錢源源不斷送到零食店、臺球案、游戲機廳;女孩子把壓歲錢用來“武裝”自己,或買化妝品,或買幾件流行的衣服。這樣的孩子,將來豈能在社會的漩渦中自立?又怎能承擔起時代賦予他們的重任?!

      當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把壓歲錢花到了該花的地方,可惜這樣的孩子太少了。

      這使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但世上的悲劇多半和金錢脫不了關系。

    【春節給壓歲錢習俗的由來】相關文章:

    中國過年習俗的由來05-15

    大寒節氣由來及習俗11-07

    母親節的習俗由來介紹11-29

    大寒節氣的由來和民間習俗01-08

    圣誕節由來及習俗12-27

    七夕的由來和習俗詳解11-25

    女生節的由來及習俗簡介09-15

    母親節的由來及習俗細則11-29

    春節習俗的日記12-10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的由來07-3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一区 |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久久综合视频97 | 一级a爱片国产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