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燈籠簡筆畫

    時間:2020-11-04 16:59:23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元宵節燈籠簡筆畫

      在元宵節的慶祝活動中,燈籠是最不能缺少的,那么元宵節燈籠簡筆畫又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元宵節燈籠簡筆畫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元宵節燈籠簡筆畫

      

      元宵節傳說

      1、關于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2、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后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后,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于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后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節詩詞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 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元宵節的習俗

      1.元宵節的習俗:元宵節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2.元宵節的習俗:元宵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于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3.元宵節的習俗:元宵節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節的習俗:元宵節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節的習俗:元宵節“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6.元宵節的習俗:逐鼠

      逐鼠在農歷的正月十五舉行。養蠶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傳說這樣做,本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

      7.元宵節的習俗: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并占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元宵節燈籠簡筆畫】相關文章:

    燈籠袖襯衫怎么搭配09-18

    有關燈籠歇后語01-22

    春節手抄報燈籠圖片12-22

    如何在燈籠上畫畫10-02

    萬圣節南瓜燈籠制作11-03

    萬圣節南瓜燈籠制作方法11-04

    Photoshop制作飄動的金色燈籠的教程11-25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親子燈籠活動總結11-23

    簡筆畫如何畫畫家09-27

    手繪卡通鯊魚簡筆畫09-08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 色综合天天综合精品网国产在线 | 精品久久亚洲中国一级a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日本在线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