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習俗

    時間:2023-01-29 05:37:08 中秋節 我要投稿

    關于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有什么習俗呢?下文是為大家精選的關于中秋節的習俗,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中秋節的習俗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

      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

      玩花燈

      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

      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扎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于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

      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

      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制作簡易,很受歡迎。

      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

      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中秋節的習俗】相關文章:

    中秋節的習俗07-27

    中秋節的習俗07-07

    中秋節習俗06-13

    中秋節的習俗06-23

    中秋節習俗11-10

    中秋節來歷及習俗-傳統習俗06-13

    關于中秋節祭月賞月的習俗-中秋節習俗06-04

    中秋節送禮習俗09-09

    中秋節習俗大全07-13

    關于中秋節的習俗07-09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阿v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精品 亚洲国产性色AⅤ | 亚洲色欧美国产综合 | 日本一卡久久伊人 | 亚洲高潮痉挛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