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合同法的相關法律解釋
合同法在為經濟交易關系提供準則,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交易秩序方面具有重大意義,一部好的合同法能夠促進一國經濟的發展。
一、概念
合同是指平等主體的雙方或多方當事人(自然人或法人)關于建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此類合同是產生債權的一種最為普遍和重要的根據,故又稱債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所規定的經濟合同,屬于債權合同的范圍。合同有時也泛指發生一定權利、義務的協議,故又稱契約
二、法律特征
1.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將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現于外部的行為)。
2.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須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3.合同系以發生、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
4.合同是當事人在符合法律規范要求條件下而達成的協議,故應為合法行為。合同一經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發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三、法律性質
1.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2.合同是兩方或多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為。
3.合同是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為。
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的法律,它主要規范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變更、轉讓、終止、違反合同的責任及各類有名合同等問題。在我國,合同法并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而只是我國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合同法的相關法律解釋】相關文章:
關于合同法司法的相關解釋07-07
合同法:租賃合同的相關法律規定08-26
勞動合同法律效力相關規定07-03
與法律相關的法律英語09-28
合同法:違約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08-26
合同法律風險07-02
合同法解釋二07-01
合同法解釋一07-01
合同法解釋三解讀07-05
合同法解釋(二)條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