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形狀與抗彎曲能力》反思

    時間:2020-12-11 08:12:20 小學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學教學《形狀與抗彎曲能力》反思

      這一課我們聽得很多,感觸也很多,初期給我感覺:教學內容過于簡單,教學中只要突破各種形狀的制作已經丈量其抗彎曲能力,基天性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中挑戰性的問題比較少。

    小學教學《形狀與抗彎曲能力》反思

      實際教學中,我也碰到這樣的問題,我發現圓形的和方形的形狀制作非常麻煩、檢測其抗彎曲能力也是相當麻煩的,教學中,我們不能比較各種形狀抗彎曲能力的'強弱,我們要強調與一字形的相比,紙改變形狀后,抗彎曲能力是否增強了。對于圓形和方形為什么容易坍塌,在后續關于力的分解中,我們可以研討相關的問題。我在教學中發現不少班級中對于為什么改變形狀后抗彎曲能力會增強的原因能從圓形和方形會坍塌的現象中受到啟發,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波浪形作為再一次的突破口,協助基礎相對比較單薄的小朋友理解其中的原因,我嘗試中效果還可以。

      課本中瓦楞紙的提出,我們的問題不要局限于為什么抗彎曲能力增強了?我們要在這個點上挖深挖透,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瓦楞紙有五層(我準備的就五層),兩層波浪形,三層一字形,為什么制作的時候五層都制作成波浪形呢?這樣的抗彎曲能力不是更強了嗎?同學能從瓦楞紙中受到啟發,改變形狀的紙抗彎曲能力增強,那是要在形狀不改變的前提下,假如形狀發生了變化,其抗彎曲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瓦楞紙用三層一字形的夾住兩層波浪形的,其目的就是固定波浪形的形狀,使其抗彎曲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為前期同學已經對于圓形和方形的形狀容易改變形狀而坍塌有了認識,所以在此基礎上同學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看似簡單的一課,還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說明什么?我們要更深層次地去關注我們小朋友的前概念和教材編排中的實際容易受忽略的問題。

    【小學教學《形狀與抗彎曲能力》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六年級科學《抵抗彎曲》教學反思05-31

    小學二年級美術《重疊的形狀》教學反思06-01

    小學數學《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08-15

    如何提高教學反思能力12-14

    與象共舞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1-08

    小學美術教學總結與反思(5篇)11-02

    小學美術教學總結與反思5篇08-26

    提高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12-14

    小河與青草教學反思01-10

    數與形教學反思12-2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中文第一字幕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 日韩A级亚洲A级欧美A级 | 中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色色中文字幕色色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