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與反思

    時間:2020-12-23 13:54:51 小學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一:白楊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與反思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大傘、撫摸、介紹、邊疆、陷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

      教學難點:

      1 體會文章的寫法,感悟白楊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2 體會父親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情懷。

      教學準備:

      1課前要求同學們搜集有關邊疆建設者的資料:如屯墾 戍邊的生產建設兵團戰士、支邊人員以及參加新疆建設的其他人員等等。

      2 教師為同學們準備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圖片。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引入,直奔情境

      1、復習有關詞語:戈壁 清晰 渾黃一體 高大挺秀 大傘 撫摸、介紹、邊疆 、陷入

      2、指名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一段話。

      二 剖析實質 表達心聲

      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他要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心呢?

      學習第10 至12 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聲。

      1指名讀讀這一自然段,說說 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釋說明;也, 說明爸爸說樹即說人。

      生思考:為什么說爸爸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 同學們討論一下。

      抓住表白一詞進行理解。

      爸爸看見戈壁灘上高大的白楊樹,觸景生情,以白楊自勉,是托物言志,勉勵自己要向白楊樹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不軟弱,也不動搖。

      2白楊樹是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綠色戰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環境又會怎樣呢?

     。1)生討論匯報 抓住爸爸和白楊特點的相似之處。

     。2)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有關建設兵團或支邊人員的有關影視資料。

     。▽W生感受同時產生聯想,感受爸爸和白楊樹一樣,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建設邊疆,無私的奉獻著自己一切的場景。)

     。ㄗプ∈挛镩g的相通之處,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3 西部需要開發,祖國需要建設,那么需要的就是向爸爸這樣的邊疆的建設者,正是他們才使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時的你,面對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說說些什么呢?把你的心理話說給你的同學聽好嗎?

      三 再現希望 體會寫法

      1 學習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你能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的身邊,幾棵小樹正在迎風成長起來”這句話的含義嗎?

      預設:

      (1)高大的白楊指爸爸自己,身邊的幾棵小樹即指他的孩子們。

      (2)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邊疆,成為邊疆的建設者。

     。3) 這是爸爸的愿望,更能體現爸爸的高尚情操。

      2 帶著對父親的敬意讀一讀這段話好嗎?

      3 體會寫法

      白楊樹和爸爸有著相同的本質特點,他們不怕環境的惡劣,默默的`為大地和人類奉獻著自己的一切,作者借助白楊的這個特點,明寫白楊,暗寫自己和與自己一樣的邊疆戍衛者。這種寫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鞔_什么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

      四感情朗讀 收束全文

      帶著對白楊樹的贊嘆,對邊疆戍衛者的敬意,對西部未來的憧憬,讓我們再一次回到課文之中,去感受這種真真切切的奉獻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讀課文。邊讀邊再一次感受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好嗎?

      (以讀啟思,讀中體驗,讀中表達情感)

      《白楊 》教學反思

      大家都知道,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注重培養學生的 “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課標還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

      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基于以上的認識,我在教《白楊》一課時,設計了“質疑——解疑——精讀”三個主要環節,就是力求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課文中“父親”的話是文章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使學生深入理解句子含義,我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做到在教學語言上花力氣,在體會感情上下工夫,在課堂氣氛上用心計。課前讓學生查找資料,對白楊的生長環境(大戈壁)有所了解。利用課文中孩子們的童真對話引入,歸納出白楊的形體特點(高大挺秀)。再通過父親表情的變化引發學生質疑、討論、匯報,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和作者交流,與教師商討,向同伴匯報……總結出白楊的生長特點(生命力強),并使學生懂得,父親的話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寫物,實際上是在喻人,是通過對白楊樹的贊美來歌頌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歌頌他們無論在什么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像白楊那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為了加深這個認識,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讀,充分體驗感悟,讓學生發表個人獨特的感受。對于課文最后一句話的理解,我沒有機械地照書后要求讓學生說句子含義,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親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時此刻父親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從而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理解“……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通過解詞析句,不僅使學生掌握本課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寫法,也使學生掌握了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內容和思想的方法。

      整課的教學是從學生實際出發,緊跟學生展開教學。就把學生的“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全程調動起來,學生在整節課的求知欲很高,學得很投入。另外,讓學生質疑時,老師要正確處理學生提出的問題也是成功的關鍵,這使我明白到,對于學生的問題,我們并不都需要全部展開研究,要找出最值得研究的問題,有些問題可能就迎刃而解了,比較淺顯的問題我們可以隨遇解決。

      篇二:《白楊》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邊疆建設者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2、指導學生概括課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自學生字詞,理解并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4、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愿的有關句子。

      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初步從內容中體會思想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具準備:

      《小白楊》歌曲磁帶。

      理解白楊特點及體會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

      教學過程:

      板塊一:創設情境,走進白楊世界

      1、播放課件。課件的背景音樂為歌曲《小白楊》,畫面為茫茫大戈壁及傲然挺立的白楊。

      2、學生看完課件后交流感受。

      3、師導入:美麗堅強的白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們再次走進白楊的世界。

     。ㄔO計意圖:情境的創設拉近了學生與白楊的距離,為學生作好心理鋪墊,激發學生走進白楊的欲望。

      板塊二:初讀課文,感知白楊形象

      用自己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提出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聯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3)思考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整體把握課文,為下一步解讀白楊物象打下基礎,避免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閱讀。

      板塊三:解讀物象,勾畫白楊輪廓

      1、勾畫白楊生長環境——大戈壁的輪廓。請同學找出描寫大戈壁的句子,并圈出重點詞語。

      重點體會詞語:茫茫 沒有??沒有??也沒有?? 渾黃一體

      2、勾畫白楊的輪廓。請同學們找出描寫白楊樹外形特點的句子,并圈出重點詞語。

      重點體會:高大挺秀;粗壯

      3、想像輪廓

      師:讀著這樣的句子,品著這樣的詞語,我們的腦海里一定浮現出了一幅清晰的戈壁白楊圖,請大家想一想,能把你想到的畫面說出來與大家交流嗎?

     。ㄔO計意圖:先把握物象,為后面體會精神作好準備,把平面的文字變成立體的圖畫,讓學生深刻感受白楊的正直、奉獻的光輝形象)

      板塊四:品讀意象,探究白楊神韻

      1、深情朗讀爸爸說的三句話,在細細品讀中體會白楊的神韻。

      1)比較下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

      白楊樹在任何時候都是這么直,這么高大。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

      白楊樹很直。

      2)聯想具體環境展開述說。

      需要白楊,白楊就在____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當風沙襲來時,白楊_____;當雨雪來臨時,白楊_____;當干旱來到時,白楊。

      (設計意圖:把眼中的白楊深化為心中的白楊。在語言的訓練熏陶中激蕩起學生對白楊的崇敬之情。)

      板塊五:學習白楊,構筑精神家園

      1、白楊樹在荒涼的戈壁中頑強地生長著,同學們,讀了課文,你覺得還有誰也像白楊樹一樣,在那里默默奉獻著?

      2、爸爸的做法和白楊的特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從爸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樣的心愿和怎樣的精神?

      3、爸爸像白楊,在你們眼中還有誰像白楊?你們愿做一棵白楊嗎?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貴在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品讀,得到情感的熏陶,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和提升)

      教學反思

      對于“白楊”一文的教學,按課前預設共分為五大板塊進行。在預設中,每一個板塊都給學生留下了足夠的讀、思、體驗的空間,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主人的意識,因而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創設情境,走進白楊”這一板塊中,利用音樂和畫面的感染力,讓學生走近白楊,認識它駐守邊疆,哪里需要哪里扎根的奉獻精神。動聽的音樂流淌在學生的心上,每個人對于音樂的都感受不一樣。當學生聽完歌曲欣賞完畫面后,再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都積極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運用自己掌握的表達方法,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有的感受到了白楊的正直挺拔,有的感受到了白楊的無私奉獻,有的感受到了白楊的親切樸實,撥動學生善感的心靈,掀起學生情感的的波瀾,課堂生成自然展現。在初讀課文,感知白楊形象,進而勾畫出白楊輪廓這一教學環節中,我先讓學生充分讀文,品味“高大挺秀”、“茫!薄坝械臎]有?也沒有”等重點詞語,有意把白楊的外形與白楊生長的環境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白楊濃濃的情意。在此基礎上,讓大家把感受到的畫面描繪出來,這無疑又是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有的學生動情地用課文中的語句描述,有的學生創造性地加入了自己想像中的事物,課堂生成在你渲我染中走向高潮。

      在《白楊》教學的全過程中,我力求做到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言表述能力和思維能力,力求能使本課有比較濃烈的“語文味”。例如板塊四中,利用具體環境展開述說環節,還有讓學生聯系實際談談誰像白楊等教學預設,有效地訓練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分析與綜合、想象與表達等思維能力,學生在相互交流啟發中激起課堂生成的美麗漣漪。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語文《白楊》教學反思06-02

    物理教學設計與反思12-24

    與象共舞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1-08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12-23

    詹天佑教學設計與反思08-27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反思01-28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05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26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 欧美漫画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一区在线官网观看 | 日本一本亚洲观看区 | 亚洲变态另类天堂AV手机版 | 亚洲免费高清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