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文化內涵作文500字
以下是兩篇寫清明節文化內涵的作文500字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篇 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作為節日的清明,是在節期上占據了清明節氣日(公歷的4月5日前后),在節俗上吸納了寒食節的習俗活動而形成的。其形成時期的特點奠定了清明節的基本格調,一直到今天,掃墓祭祖、踏青游戲仍然是清明節的核心節俗,珍愛生命與慎終追遠仍然是清明節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清明時節,春意盎然。踏青郊游遂成為清明節的重要習俗。
“后生踏青,攀個好親。”春天是春情萌動的季節,所以踏青時節總會有一些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發生。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的佳話。
清明踏青時,人們還樂于進行放風箏、蕩秋千、蹴鞠、拔河等多種戶外娛樂活動。
除了掃墓祭祖、踏青游戲等習俗活動以外,清明節還有一些農事和飲食活動。前者與清明節氣相關,而后者則體現了中國節日重飲食的一般特征。清明節氣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飼蠶春耕、植樹造林的大好時節。所以民間有祀蠶神、禳白虎、請蠶貓、買桑葉等與農事相關的`活動。而中國節日文化的一個特征是伴隨著特定的飲食習俗,清明節亦不例外。在許多地方,清明食品被賦予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第二篇 清明文化內涵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中國社科院民俗學博士施愛東說。
作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于寒食節和上巳節。寒食節與古人對于自然的認識相關。在中國,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信息,象征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后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后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后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系。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于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漸合而為一,清明將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名下。同時,上巳節“上巳春嬉”的節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節。到了明清以后,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個清明節。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升華,清明節俗也就具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施愛東說。與其他傳統大節不一樣,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 與“節俗”的綜合節日。清明從節氣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時天氣回暖,到處生機勃勃,人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可謂順應天時,有助于吸納大自然純陽之氣,驅散積郁寒氣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清明節文化內涵作文500字】相關文章:
雕塑景觀文化內涵09-22
關于企業文化內涵09-09
《左傳》璧文化內涵闡釋10-24
淺談孝道文化溯源內涵11-01
分析知識產權文化內涵11-03
解析企業文化的內涵08-23
弗萊的文化理論內涵10-28
企業文化的具體內涵09-30
宋詩中橄欖意象的文化內涵08-07
淺談英漢數字的文化內涵差異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