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辭職信走紅 辭職真相揭露

    時間:2023-04-03 20:33:38 職場動態(tài)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記者辭職信走紅 辭職真相揭露

      記者辭職信走紅 彭玲玲日記全文揭露辭職真相

    記者辭職信走紅 辭職真相揭露

      11月18日,九派新聞一名記者的辭職報告“意外”走紅,其簡潔封面除了必要內(nèi)容如時間和抬頭外,就一句:“我的胸太大,這里裝不下”,可謂相當(dāng)有逼格。

      很快,這張照片就在媒體圈刷屏。

      很多人預(yù)測,這張照片必火甚至段子都出來了:老板回復(fù):再大也逃不過我的手掌心

      但也有人預(yù)測,這張照片不會火,因為:不經(jīng)意的內(nèi)容,引起了共鳴才會火。為了火而炮制的,共鳴的群體不多,火不了!

      無疑,有人懷疑這是九派新聞在炒作。

      隨后,一篇名為“告別武漢:不畏將來 不念過往” 、發(fā)表于11月18日署名為“彭玲玲”的文章被網(wǎng)友扒出。

      也算是從側(cè)面印證了辭職一事不假

      附:告別武漢:不畏將來 不念過往

      離開武漢仿佛是一瞬間的決定。我對同事說,明天就走。

      許久沒有這么痛快淋漓地活過。記得上次離職,來來回回糾結(jié)一個多月,當(dāng)時家人朋友幾乎沒人支持,但我仍帶著滿腹理想,來到了武漢。

      可是現(xiàn)在,支撐我的力量消失了。我厭倦了這里。

      街上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天好冷。同事給我餞行:吃飯、看電影。嘻哈一場、自嘲一場,生活又要重頭開始。

      深夜,回到依然簡陋的房間,盤算著我能帶走的物件:一床被子、一個音樂盒、兩本書,以及瓶瓶罐罐的護膚品。3個多月了,我甚至沒在這間房里備下一塊抹布,或一個好用的拖把。

      stage 1

      記得剛來武漢,人生地不熟。我常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任孤獨啃噬。

      新的工作,意味著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我面臨諸多不適,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選擇——來武漢,是對的還是錯的?

      彼時,我所在的媒體“長江新聞”,還處在最好的時光。它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正沐浴著希望和激情。

      同事們來自全國各地,且大部分是辭職而來,他們年輕、富有活力,正懷抱著夢想。

      香就是其中一位,她高高瘦瘦,長發(fā),單鳳眼。第一天來就與我相識。她沿著長江日報大門的樓梯往下走,滿臉憂郁。香說那邊不放人,辭職手續(xù)也拖著不辦,但她一定要來長江新聞,即使手續(xù)沒辦完。

      她之前在海南的一家報社供職,可是報紙的效益早已江河日下。

      我們沿著北湖正街找餐館吃飯,然后逛夜市。琳瑯滿目的小商品、熱鬧的人流,梧桐樹下的武漢之夜,被映照得異常歡騰。

      stage 2

      后來,我開始出差。去北京、橫店等,采訪演員、采訪幾位將軍。

      在家宅久了,我甚至害怕出行,害怕在人海里茫無頭緒地找人。我不會自己買車票、認不清地鐵路線,不會用手機定位。我只是一名文學(xué)愛好者,因為愛寫,朋友便喊我來,成為長江新聞一名特稿記者。

      我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王朋朋。

      什么都得學(xué)習(xí)。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有時候覺得無望,有時候又覺得興奮。我得習(xí)慣著一個人行走。

      在盛夏的北京街頭,我背著背包,穿過大半個城市,去買書、去見采訪對象;在橫店,我和一大群陌生的演員成為朋友。我用最快的速度寫稿,然后和領(lǐng)導(dǎo)探討稿件的寫法、修改方案。

      每一天都是新鮮的,每一天都在進步。我開始喜歡這樣的生活。

      stage 3

      變故始于改名。8月底的一天,我們的大領(lǐng)導(dǎo)突然說要宣布個消息:長江新聞將被注資一個億,同事們一陣歡呼。

      而另外一個消息讓人黯然:長江新聞將改名為“九派新聞”。為什么要改一個這么丑的名字?公司幾乎沒有人喜歡這個Low逼名字,但還是改了。

      我記得那時,工作群里發(fā)布了很多圖片,行政部門為獅子座同事準(zhǔn)備了大蛋糕,辦公室還貼上了彩帶,大家將蛋糕抹到臉上,互相逗樂。一切都很祥和、美好。

      就像一出悲劇電影,總有歡樂場面作為襯托。

      那會兒,我正住在7天酒店,為接下來的采訪做著功課。我想,等我回去了,一定要結(jié)識每一位同事,和他們一起瘋、一起笑。

      stage 4

      沒有人預(yù)計到事情會越來越糟。

      原計劃9月8日上線的APP推遲上線。12日,公司空降了一名“董事長”,一名“CEO”。

      15日晚,同事香在微信里問我,采編部門領(lǐng)導(dǎo)可能都辭職,你們部門不會受到影響吧?

      那時我在北湖正街,剛采訪完一個小商販,街上人群擁擠,后面的人推搡著我,我?guī)缀跄貌环(wěn)手機。草草看了香的話,心不在焉地說,能有什么影響?

      是啊,這么大一個公司,能發(fā)生什么大不了的事。但風(fēng)暴還是來了。

      這天,采編團隊領(lǐng)導(dǎo)和新來的領(lǐng)導(dǎo)發(fā)生沖突,說了狠話、拍了桌子。從同事口耳相傳的言論中得知,分歧主要來自方向性的問題,采編團隊堅持做原創(chuàng)新聞,新來的領(lǐng)導(dǎo)卻堅持做所謂的“大數(shù)據(jù)”,抓取新聞(說白點就是轉(zhuǎn)載新聞)。

      兩撥人一拍兩散,我們采編團隊的大領(lǐng)導(dǎo)撂挑子了。那兩天,公司幾乎陷于癱瘓。

      香仍是滿面愁容,說怎么辦,剛剛辭完職,如果失業(yè),怎么有臉回去?是啊,怎么辦,我在一片反對聲中來到武漢,怎么有臉回去?

      部分同事在辦公室失聲哭了。

      灰頭土臉、狼狽無比,還不能向任何人說起。我依然像往常一樣給家人打電話、和長沙的朋友聊天,裝做什么事都未曾發(fā)生。可是有無數(shù)個問號淤在心里,怎么辦?

      這就像一場博弈,大領(lǐng)導(dǎo)以撂挑子相要挾仍不能有什么改觀,最后被安置在長江日報集團另一家報社。而九派新聞被新來的領(lǐng)導(dǎo)接管。

      stage5

      接下來發(fā)生的事,如同一場凌遲。

      首先是不準(zhǔn)再做監(jiān)督類報道,且壓縮記者出差的比例。部分記者被安排在辦公室做編輯,轉(zhuǎn)載其他網(wǎng)站的新聞。9月23日,“九派新聞”APP正式上線,而公司內(nèi)部,早已人心渙散。

      10月,所有記者出差凍結(jié)。

      平臺上更新的報道,大部分是轉(zhuǎn)載的新聞,偶爾幾篇原創(chuàng),也是10月前采來的報道,或是記者閉門造車,寫出的綜合稿。

      如果不需要原創(chuàng)內(nèi)容,我們的存在就失去了意義。

      工作變得越來越糟。我們喝酒,紅的,白的。喝完就倒在床上,笑,或者哭。

      靜說失業(yè)了她就回家種地,家里還好多玉米地。她25歲,來自山西,之前在一家報社工作。說完,她把頭埋在深藍色的被窩里,腿懸在床沿上,哭起來,哭得身體一抖一抖的。

      她抱怨那個招她來的同事,明明這就是個火坑嘛。那個同事就坐在她旁邊,把頭埋在雙臂間,默然無語。

      我們還一起看電影,吃飯,打牌,出游。我們像是一群開心的倒霉蛋。可是年底了,去哪找工作好呢?始終有個痛點在。這是個悲劇,更是個笑話。

      10月19日,公司制定出一份簡易表格,讓同事填“是”或“否”。九派新聞將從長報集團獨立出去,搬去光谷的一個什么鬼地方,愿意跟九派的人填“是”,否則填“否”。

      至于填“是”,未來待遇、做什么,以及填否意味著什么等問題,新任的領(lǐng)導(dǎo)并沒有跟員工說明的意愿。

      有同事起草了份“申請書”,請求公司領(lǐng)導(dǎo)能將公司產(chǎn)品及以后的工作性質(zhì)加以明說,然后讓大家簽名。

      還有同事請求召開全體員工大會,因為自公司變革以來,沒有召開過一次大會,沒有一個人見過總經(jīng)理。

      這些要求被不了了之。所有的人都覺得被坑了,卻又找不到說理的地方。

      武漢,一如他既往的那樣自負,以為能掌控BBC的敘事方式就可以愚弄世界(Fooled theWorld);湖北,一如他既往的那樣野蠻,以為奪取錄音筆就能Hold住全場。

      套用一句媒體同行的話說:

      我們知道了他們在說謊,他們也知道自己是說謊,他們也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說謊,但是他們依然在說謊。

      別人都已通過大橋安全過河,他們還在假裝摸著石頭過河。

      stage6

      武漢的天氣已然進入深秋,冬天就在眼前了。所幸我已不是原來的我,這個我,已變得更為強大、獨立、灑脫。

      我不想再浪費自己的時間。

      我并沒有好的去處,但即使沒有去處,我也不愿呆在這個地方。

      11月12日,我背上行囊,坐上了離開武漢的高鐵。我以為自己的心情應(yīng)該是失落的、羞恥的、狼狽的。但其實我是輕松的、釋然的。我再次結(jié)束了一段生活。

      我甚至拒絕了領(lǐng)導(dǎo)給我介紹的工作。我不會再冒然地去選擇一份工作。

      在我心里,工作不是你能給多少工資或我能做多少事,不是你背后說我變態(tài)我背后說你無能。工作應(yīng)是一種價值上的彼此認可。喜歡做的事,工資再低我也愿意,不喜歡的事,工資再高也無濟于事。

      我更加珍視我的自由與感受。

      很感謝家人沒有責(zé)怪我,也感謝朋友沒有嘲笑我。讓我即使站在人生的最低處,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去武漢是對的還是錯的?時間終是給出了答案,我從來沒后悔過自己的選擇,經(jīng)歷一些磕碰,生命才會更加厚重。

      關(guān)于未來,希望,仿佛又回到我的手中。我想先和朋友一起做個自媒體(醞釀中),去呈現(xiàn)我們想呈現(xiàn)的人或事——雖然生活諸多磨難,但生命仍需背負小小的使命感。

      期盼喜歡我的人能繼續(xù)喜歡我,不喜歡我的人能慢慢嘗試接受我。

      (文/彭玲玲)

      免責(zé)聲明:本文系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

    【記者辭職信走紅 辭職真相揭露】相關(guān)文章:

    記者的辭職信08-18

    記者辭職信03-19

    電視記者辭職信03-18

    報社記者辭職信02-04

    記者辭職信(15篇)04-23

    記者辭職信15篇03-31

    記者辭職信匯編15篇05-10

    新聞記者辭職信范文10-22

    記者辭職信通用15篇06-13

    求職陷阱大揭露11-1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成高清日本亚洲成高清 |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 | 午夜色福利久久免费 | 亚洲免费99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