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故事:萬年灰與燕京城

    時間:2022-06-17 05:43:53 勵志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長城故事:萬年灰與燕京城

      長城,從東到西綿延萬里;從古至今,其修筑延續二千多年。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有關長城的故事,歡迎瀏覽!

    長城故事:萬年灰與燕京城

      萬年灰與燕京城

      人們都說,是秦始皇最早修的萬里長城。其實開始的長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有個燕王,他的國土小、兵馬少、力量弱,隨時都有被鄰國吃掉的危險。為了保住國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國土邊界山頂上筑起高高的城墻,以防外敵入侵。

      因為那時還沒有石灰,他筑的城墻,石、磚都是用泥抹的。為了搶時間,早日修好城墻,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熱水,因此,民夫們就把大鐵鍋抬到工地上,用三塊石頭支起來,添柴燒開水。天長日久,鐵鍋被燒了個大窟窿,滿鍋的水全漏光了;把鍋下的火澆滅了。可民夫們也意外地發現,水灑在支鍋的石頭上,熱石頭遇到水就炸開了,炸出許多白面面,民夫們瞅著、想著,好生奇怪。有個人把這白面面用水和和,覺得比泥還滋潤,還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條和磚縫里。

      第二天,民夫們發現,用這白面面抹的石條和磚縫,要比用泥抹的結實的多。燕國人得到了啟發,從此,就燒石灰,來抹城墻縫。

      后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為了保住他的皇上寶座,也仿照燕王的辦法興工修起了萬里長城。動工時,他下了一道旨令,讓原來的燕國人包攬燒石灰的活兒。因此,那時修長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國人燒的。長城修到哪兒,就在哪里山坡上燒灰,而且燒的灰質量非常好,被后人稱為萬年灰,意思是萬年不變質。

      長城修完后,別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國人燒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銀,建了個城鎮,專為燕園人居住,這城鎮就是現在的北京。因此,那時北京叫燕京,燕國人燒灰用過石頭的山統稱為燕山山脈。

      【延伸閱讀】

      特色之一 ,景區草木茂盛,樹木成林,植被覆蓋率現今達96%,這種大面積植被是任何長城段都不可比的;

      特色之二 ,慕田峪關臺奇特。慕田峪關與居庸關、山海關、嘉峪關等都不一樣,正關臺是由三座空心敵樓構成,通連并矗,兩側樓較小,中間樓較大,三座敵樓之上有三座望亭,關門不設正中,而是在關臺東側,進出關臺也是兩側敵樓設門,這種獨特的'關臺建筑是萬里長城所罕見。

      特色之三 ,敵樓密集。從慕字一臺(大角樓)至慕字四臺(正關臺)不到500米,就設敵樓4座;從慕字一臺至慕字二十臺,長度僅3000米,敵樓、敵臺、墻臺、鋪房就25座,這種百米左右就有一座敵樓的長城段也是不多見的。

      特色之四 ,雙面垛口。其他段長城,多為長城外側一面建垛口墻,而慕田峪段長城卻兩面都為垛口墻,垛口墻即守城將士對敵作戰的掩體。兩面垛口墻,即意味著兩側同敵作戰,可見慕田峪段長城在歷史上的重要戰略地位。

      特色之五 ,內、外支城并存。支城,即在主長城之外根據戰事需要順山勢又節外生枝修出的長城。慕田峪的外支城即連接慕字十一臺的長城,內支城即“禿尾巴邊”。

      特色之六 ,長城富有立體感。慕田峪關,地勢最低,海拔僅486米,往東,陡然上升,至大角樓(慕字一臺)不到500 米,竟然上升117米。往西,從慕字四臺(即正關臺)至慕字十九臺,起伏不大,較為平緩,從慕字二十臺至牛角邊最高處,只經過近10座敵樓,就從慕田峪關的486米上升了533米,達到1039米。從整體角度看,這段長城猶如在山巔騰飛的一條巨龍,高峰處,如巨龍昂首,欲上九天;溝谷處如巨龍飲水,一頭扎進山澗溪流之中,蔚為壯觀 。

    【長城故事:萬年灰與燕京城】相關文章:

    關于燕昭王的故事01-16

    名人故事:江一燕的支教人生12-13

    文秘培訓班火熱京城08-02

    京城夏日向日葵賞花攻略06-30

    2017京城名校小升初語文試卷及答案06-06

    燕青的主要事跡08-07

    燕歌行的讀書筆記12-11

    京城或將取消二套房限制08-13

    鄭多燕減肥健身舞08-11

    一萬年以后經典臺詞10-2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一区 | 中出仑乱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动图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在线je80 | 一伊人久久香线蕉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