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畢業那天別太慘--給你的大學四年做個全程規劃
想想一個簡單的算術公式:
12+4=?
現在的大學生活,是12年寒窗磨練出來的。四年后你就畢業了,這個公式可以算計出你的大結局:如果你12年苦熬,除了會考試,沒有學到什么硬本領,那么你有多大把握,僅僅在12上添一個4(大學4年),你就能成為如魚得水的人物縱橫社會?
☆前景在計算中遭遇寒潮
口袋里有12元人民幣,與口袋里有16元人民幣,差別可以忽略不計。
從概率的角度看,如果12年努力成就有限,再加4年,極可能同樣結局。
4年以后做什么?再考試?
4年后畢業了,老爸老媽,背了一屁股的債,頭發白了一片。那孩子呢?老大不小,22歲,23歲,24歲了。能做什么?
北上首都?滿街都是處長、局長、司長,一個大學畢業生算什么?
東去上海?遍地都是碩士、博士、教授,一個大學本科生算什么?
南下深圳?到處都是總經理、董事長、CEO,一個大學文憑的打工仔算什么?
到大西北去?……
悲慘的現實:高考成功,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人喜歡做夢,大學就是一個夢。夢圓時分,也是夢碎時分。
上大學為了什么?
世俗些吧,為了生存。
最低目標設定如下:畢業時有本事賺小錢,一是自己無衣食住行之憂,二是替老爸老媽還債,三是可以泡異性朋友。
算一算需要掙多少錢?住,一套房子帶家具電器40萬以上;行,一輛車10萬,養車每年2萬;泡異性朋友……還沒算衣食、還債呢。
那么,有什么硬本事能賺這點小錢?
眼前還有一個殘酷的現實:大學生正遭遇降薪寒潮。
2003年12月21日,在成都的一次“雙選會”上,劉風川和室友們——四川師范大學信息學院科技英語專業的6名應屆畢業生,集體亮出了一份“無薪求職”的應聘書。
事實上,劉風川們的“無薪求職”似乎只是一場模仿秀。這年的12月初,一些大學生率先在沈陽打出了“零工資就業”的旗號。他們希望用人單位能先給他們一個工作機會,試用滿意后再談薪水。
北京大學課題組在2003年的一份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只有1550.7元。其中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40.9%?1001~2000元的占45.5%。
繼2003年大學生遭遇就業難之后,2004年畢業生們又遭遇了降薪寒潮。調查顯示,2004年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將比去年降低25%~30%,平均年薪只有約1.6萬。
在這種情形下,新生朋友一定要做好規劃,提前承接職場就業的壓力,爭取在大的就業寒潮中,尋找到自己的職業暖春。
☆用規劃回避慘淡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包括四個步驟,從試探期到分化期,四個年級側重不同。
一年級為試探期:要初步了解職業,特別是自己未來所想從事的職業或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提高人際溝通能力。具體活動可包括多和師哥師姐們進行交流,多參加學校活動,增加交流技巧。
二年級為定向期:最好能在課余時間后長時間從事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通過英語和計算機的相關證書考試,并開始有選擇地輔修其他專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三年級為沖刺期:因為臨近畢業,所以目標應鎖定在提高求職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確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希望出國留學的學生,可多接觸留學顧問,參與留學系列活動,準備TOEFL、GRE,注意留學考試資訊,向相關教育部門索取簡章參考。
四年級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國的出國,不能再猶豫不決,大部分學生的目標應該鎖定在工作申請及成功就業上。預習或模擬面試。積極利用學校提供的條件,了解就業指導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資料信息、強化求職技巧、進行模擬面試等訓練,盡可能地在做出較為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施展演練。
【畢業那天別太慘--給你的大學四年做個全程規劃】相關文章:
職場處世:別太拿職場當回事11-17
2006年,做個規劃和展望!11-30
大學生如何做個人職業規劃11-10
大學四年應如何規劃11-11
職場女性規劃未來別橫沖直撞02-18
大學四年人生規劃11-27
人生規劃-大學四年怎么過?11-21
職業規劃:工作太安逸,是否該跳槽?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