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考場已經成功,職場尚待努力
每當紅榜一出,總有幾個考生頭頂上會多出一個或幾個“光環”。他們分別是每個省份或地區的文科最高分、理科最高分。他們走了怎樣的一條路,他們的大學生活與職場生活又會怎樣?昨日,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學術負責人、中南大學教授蔡言厚先生。
蔡言厚和他的課題組對1977至2012年我國1100多名高考冠軍求學和職業等狀況進行了一次深度調查,連續三年發表調查報告。蔡言厚表示,調查發現,大部分高考冠軍職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與社會期望相差甚遠,在目前我國主流行業的“職場狀元群體”中難覓高考冠軍的身影。
蔡言厚分析,部分高考冠軍之所以職業發展和職業成就遠未達到人們的預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在選大學時重名氣、少關注大學的發展環境,挑專業時多隨大流奔熱門,結果很多人不得不中途換專業。這不僅浪費了他們自己的精力,也浪費了教育資源。而有人畢業后進入其他專業領域,減緩了他們脫穎而出的速度。
蔡言厚表示,近三年,他沒有再做系統的專業調查報告,但根據近期資料,高考最高分考生的發展和就業狀況已經有了一些新的情況,也有一些人成為兩院院士。
此外,這些高材生們已經不再是傳統的書呆子形象。“時代已經在變化,高考狀元也在悄悄發生變化。狀元越來越貼近生活,具備了其他才能。其實,高考狀元只不過是有必然因素的偶然事件,不管是不是狀元,每個人都應該鍛煉自身各種能力,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考場已經成功,職場尚待努力】相關文章:
職場成功方法11-15
職場感悟—對話職場成功人士11-11
職場成功女性的特質11-11
職場成功人士的修養02-28
職場忠告:求職成功的要訣11-11
職場:成功升遷的另類法則11-11
12星座職場成功秘訣11-09
職場新人成功的七要素03-28
雙語職場:跳槽成功秘訣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