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人物事跡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人物事跡,供大家參考。
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人物事跡范文(一)
姓名:廖理純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5年10月18日
政治面貌:無黨派
所在志愿服務組織:走進崇高先遣團
主要服務項目:綠化植樹
何時起參加志愿服務活動:2005年
累計參加志愿服務時數:5800小時
主要事跡:廖理純現任北京走進崇高研究院副院長,北京晨拓聯鑫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北京市政協委員。他積極投身社會公益,為支持環保事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自2005年起,連續6年參與國際友人創辦的內蒙古恩格貝基地綠化志愿活動,看到來自日本、韓國的國際友人到中國義務植樹的情況,他萌生了組建中國人自己的志愿團隊開展環保綠化活動的想法。在多次赴各大沙漠、沙地考察的基礎上,自2011年起,廖理純先后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渾善達克沙地、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建立環保綠化基地,踏上了組建中國人自己的環保綠化團隊、進行沙地植樹綠化活動的征程。
在帶領志愿者團隊植樹、綠化沙漠的同時,廖理純更希望能喚起越來越多人心中的志愿精神,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感受到我們正面臨的環境挑戰,都能增加一份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此,他通過撰寫政協提案,開設渾善達克綠化志愿者網站,多次到北京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10余所高校進行演講等形式,宣揚傳統文化、倡導志愿精神。在他及其團隊的帶動下,北京師范大學由學院領導帶隊、對外經貿大學由校團委書記帶隊、中關村海淀園組織企業家,先后赴基地開展綠化活動。更多的志愿者響應號召,自發地通過網站報名參加綠化活動,投身到這項社會公益活動中來。截至目前,不到六年的時間,共有215批、8000多人次志愿者參與活動,植樹苗130多萬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傳媒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高校還在渾善達克基地掛牌,成為學生的實踐基地。
自環保綠色基地建立以來,每年4-11月的每個周末,廖理純和他的團隊都會從北京搭載志愿者前往綠化基地植樹。為了確保活動的持續開展,廖理純利用企業自有資金,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用于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樹苗購買、志愿者往返的租車費用、食宿費用等。在215批次的活動中,他更是親力親為,克服企業經營、社會活動沖突等問題,與志愿者團隊共同奔赴沙地植樹,成為了志愿者隊伍中的“鍬王”。2014年,為進一步宣揚志愿精神,他毅然辭去董事長職務,擔任北京走進崇高研究院副院長,全身心投入環保綠化事業,以實際行動呼喚更多的中國人為國家盡一份應有的責任。
廖理純2013年獲“身邊雷鋒·最美北京人”先進個人,2014年獲“北京榜樣”,2015年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016年被評為“首都道德模范”。
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人物事跡范文(二)
姓名:李高峰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8年11月27日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所在志愿服務組織:河南在京志愿者組織(首都職工志愿李高峰服務隊)
主要服務項目:環保、助老、治安、關注農民工
何時起參加志愿服務活動:2001年10月
累計參加志愿服務時數:27000小時
主要事跡: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個人,他是一名農民工,卻因為幫助他人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他是一位河南人,卻是大家心目中的“北京好人”;他是一名共產黨員,無時無刻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也是一名職工志愿者,將溫暖送給身邊的職工和群眾,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給每一個人;他能吃苦、樂助人、敢奉獻,他就是我們身邊的好人,李高峰。
李高峰,來自河南,現任朝陽區八里莊街道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協管員。他剛來京時,租住在北京市朝陽區的一處城鄉結合部,那里環境臟亂,治安混亂,附近的二道溝河成為大家最方便的垃圾桶,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到河里,甚至還有大糞車向河里排大糞,看到這種現象,李高峰在找工作之余自己出錢購買工具,冒著危險跳進臭水河里清理了所有的.垃圾,一開始還有人嫌棄他,嘲笑他,但當人們眼見一條滿目瘡痍的臭水溝被一點點清理干凈后,心中都為這位河南大哥豎起了大拇指。
他在堅持每天做環保工作之余,還經常在社區義務巡邏、照顧幫助孤寡老人。十多年間,他親手清理衛生死角二百多處,鏟除小廣告幾十萬張,光涂料錢就花了六千多元。不僅如此,他還不顧自身和家人的危險,抓獲了小偷29人,大家都稱他為“社區110”。有一次在凌晨,他正在清掃社區垃圾,忽然發現一戶人家失火了,當時女主人站在屋外被嚇得團團轉,而她的老媽媽還被困在屋內,他二話沒說就沖進屋內,把老媽媽背了出來,后又得知屋內還有一個煤氣罐,如果煤氣罐爆炸,后果不堪設想。他顧不得多想,快步沖進屋內搶著背出了煤氣罐,避免了一場事故的發生,但他的背卻被熊熊烈火灼傷了。2007年,由他發起的“河南在京務工人員環保志愿者隊”(暨首都職工志愿李高峰服務隊)成立了,人數從最初的40人發展到現在的1026人,這期間,他們組織參與各種環保活動560余次,得到了中央和北京市的認可。在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之后,他帶頭捐出了榮獲“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的獎金3000元,后發動服務隊的志愿者們,為災區的孩子們捐贈1000個書包,自發地參與獻血、捐款、助養災區孤兒。2016年9月,服務隊走進北京市孤兒院為腦癱病兒、自閉癥兒童捐助食品、藥品、文具,價值十多萬元,讓100多個兒童感受到雷鋒精神的溫暖,感受到黨、政府和工會組織的關愛。
以上這些事跡只是高峰服務隊的“冰山一角”,十幾年來,李高峰這個名字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而我們發現,身邊像高峰的人也越來越多,從一個人變成一群人,點滴匯聚成了汪洋。在今天,高峰仍然不懈努力,勇攀一座座志愿“高峰”。
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人物事跡范文(三)
姓名:張曉艷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66年8月25日
政治面貌:民革黨員
所在志愿服務組織: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愿團
主要服務項目:社區醫療志愿服務項目
何時起參加志愿服務活動:2015年3月5日
累計參加志愿服務時數:1000小時
主要事跡:張曉艷,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是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愿團團長和發起人。2016年10月入選“2016北京榜樣”月榜樣。2015年,有著多年從醫經驗的她深深地意識到,面對北京每年上億次的異地就醫人數,僅靠專家加班加點坐診是遠遠不夠的,于是她在中華志愿者協會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沙龍上發出倡議,號召建立一支全國性的高水平、全學科醫療專家志愿服務隊伍,義務為不發達地區培訓基層醫生和為患者送醫下鄉。
在她的影響和感召下,“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愿團”迅速成立并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服務基層次數最多的全國性醫療志愿服務社團,擁有900多位全國知名三甲醫院的著名專家志愿者。近兩年來,她帶領志愿團專家們在北京、河北、山西、陜西、黑龍江、四川等地開展醫療志愿服務活動近千次,為近萬名基層患者提供義診和健康指導,為近5000名縣市醫院、社區和鄉鎮衛生院的醫護人員開展疑難雜癥會診和診療培訓等幫扶活動。
為了組織好志愿服務活動,她在日常繁重的工作之余,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奔忙于專家邀請、團隊規章建立等團隊管理工作,同時又不辭辛勞地奔走在志愿服務的第一線。在山西武鄉,剛從國外參加完學術交流活動回國的她,沒有時間倒時差,不顧困倦和疲勞,在半天時間里為120多位患者義診。在建黨95周年之際,志愿團專家們坐火車倒汽車,千里奔波,趕赴陜西白河縣開展大型義診活動,代表首都人民感恩回饋南水北調水源地百姓。在黑龍江農業大縣寶清,她突感不適,但咬牙堅持義診,耐心解答病人的問題。在重陽節,她帶領志愿團專家們前往密云鼓樓街道福利院,為孤寡老人送上健康溫暖。在國際志愿者日,她帶領志愿團專家前往河北固安,為北京人遷居住戶較多的新社區送去醫療公益的愛心溫暖。
從京郊大地到秦嶺南側的南水北調水源地,從北大荒到巴蜀山區,都有她和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愿團的專家們的身影。他們利用休息時間把高水平的醫療服務送到革命老區、貧困山區的基層群眾身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醫療志愿服務精神,不斷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她的事跡多次被《北京晚報》《鳳凰資訊》《網易新聞》《中國青年志愿者網》《和訊網》等媒體報道、轉載。她本人先后榮獲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德技雙馨人民好醫生”、“北京優秀中青年醫師獎”、“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民革北京市委“博愛工程獎”等榮譽。
【2016年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人物事跡】相關文章:
消防先進典型人物事跡材料12-18
志愿者先進事跡02-09
2022學雷鋒志愿者服務活動總結02-16
幼兒園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總結02-16
社區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總結(通用7篇)02-17
學校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總結(通用5篇)02-17
志愿者先進事跡材料(通用5篇)02-23
主題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月總結(通用6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