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面試說課稿《千米的認識》

    時間:2022-11-12 17:46:1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面試說課稿《千米的認識》

      一、教材分析

    小學數學面試說課稿《千米的認識》

      千米的認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第84、85頁的內容。《千米的認識》是小學數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長度單位,并且初步了解了這些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條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熟記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化聚。

      2、能力目標:在認識千米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確估計物體的長度。

      3、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在探索和合作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由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很少有機會接觸千米這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學生會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觀念比較困難。因此,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是使學生建立千米的觀念,在建立千米觀念的基礎上去正確估計物體的長度又是這節課的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的關鍵是盡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加學生對千米的感性認識。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三、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長?

      2、出示米尺,讓學生說說米尺的作用。

      3、當我們測量數學課本的寬,鉛筆盒的厚度時,是不是還用米來測量?當米尺測量這些物體顯得太長時,我們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長度單位來測量,這些單位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4、如果我們要測量一下學校到電影院的路程到底有多長?你有沒有辦法?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當測量路程的長度時,我們通常用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課題)。現在我們就來認識千米。

      (這種導入方法建立在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通過設疑提問,巧設懸念,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求新知識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這種單位的作用。)

      (二)新課教學

      1、認識千米

      (1)認識10米。

      在學校的操場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兩頭插兩根標槍,讓學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動一下標槍,同時讓學生觀察,走步,了解幾十米,舉例說說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0米?

      (2)認識100米。通過測量得到10個10米是100米,觀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長度。舉例說說從哪里到哪里的長度大約是100米?

      (3)認識1000米。

      上此課的前幾天利用體育課組織學生繞操場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須跑完,跑慢沒關系。學生先說說賽跑的感受,然后告訴學生跑道為250米,問實際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單位間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書千米、米關系),

      千米有時也叫公里。

      (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親身體驗,跑完艱苦的1千米,此時“千米”在學生的心中已經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將是久遠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觀念的難點)

      (2)教學例1

      以前我們學過米、分米、厘米、毫米間的互化,現在你能不能根據1千米=1000米,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請大家試一試,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與同桌商量一下。

      計算2千米=()米

      學生計算結果,然后說說是怎樣想的。

      再練習: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練習后說說想法。

      (3)教學例2

      嘗試練習

      4000米=()千୳

      并說說練習過程的依據?

      再練習

      10000米=()千米

      嘗試練習:

      4350米=()千米ई)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試一試: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歸納整理長度單位

      經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把長度單位全部學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劃一下各長度單位(千米除外)的長度。誰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它們排排位?學生學過的長度單位共有五個,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鄰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都相同嗎?不同在哪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礎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進率關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導學生對學過的長度單位及其進率進行整理和歸納,使學生認識一個完整的長度單位的知識體系。)

      小結: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獲?還有哪些問題?你是用哪些方法學會這些知識的?

      四、鞏固應用

      學了這些知識你覺得能解決哪些問題?

      那么多實際問題,課后你們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問題想辦法加以解決。這里老師也收集了幾個問題,你們能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加以解決嗎?

      1、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一根拔河繩長12()

      小冬肩寬30()

      一輛汽車每小時行60()

      一本數學書厚8ई)

      北京到溫州之間相距2510()

      杭州到溫州之間相距367()

      學校到電影相距38()

      (這道題和生活聯系最緊密,可以加強學生對長度單位千米與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對比,培養學生準確使用長度單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號。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種物體,它們的長度分別如下。那么最長的一種物體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這道題的目的是在學生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基礎上,會進行單位換算,并比較大小。又通過選擇合適的數量,建立實際長度的觀念。)

      4、你能說出一些具體例子嗎?

      (1)約6分米長的物體(舉出5個例子)。

      (2)用千米作單位最合適(舉出5個例子)。

      (在熟練認識長度單位的基礎上,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應用題,并能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提高運用長度單位的能力。)

      板書設計:

      千米(公里)的認識

      毫米、厘米、分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這樣的板書設計一是有利于指導學生觀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書設計和教學思路和諧統一,能簡明突出地呈現本課知識點,看上去一目了然。

    【小學數學面試說課稿《千米的認識》】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千米的認識》說課稿12-25

    小學數學說課稿《認識平方千米》12-12

    小學數學《噸的認識》說課稿12-12

    小學數學小數的認識說課稿02-07

    小學數學《認識乘法》說課稿02-23

    小學數學說課稿《認識鐘表》12-12

    小學數學說課稿《認識時間》12-08

    小學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12-06

    小學數學說課稿:《認識乘法》11-07

    小學數學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1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不卡 | 揄拍视揄拍在线视频菠萝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线高清在线视频 |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啊v手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