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反比例說課稿

    時間:2020-11-04 20:07:37 小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反比例說課稿

      導語:對小學數學《反比例》這一課,老師打算怎樣進行說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反比例說課稿,歡迎各位參考。

    小學反比例說課稿

      一、說教材

      《反比例》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四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在教學了正比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小學階段比例初步知識教學中的重要內容。

      二、 說教學目標

      以《新課改標準》為依據,綜合小學數學教材編排意圖。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感知生活中的事例,使學生認識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初步的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在教學中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說教學重難點

      我在教學時就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把學生由被動聽轉化為主動學,放手讓他們主動去探索出新知識,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學到探究新知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通過直觀圖示,讓學生充分感知、比較、歸納、概括總結出反比例的意義,從而使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采用引探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設計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分為四步:

      a)   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程資源重新整合和利用,我從創設觀察圖形的變化中“找規律”引入,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找出變化的量和不變的量抽象出關系式,通過對表格的填寫、作圖象數形結合讓學生感到這種變化關系跟正比例關系不同,哪是什么關系呢?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b)  通過對“找規律”、 “游長城”“分果汁”等不同的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較,引導學生在關系式、表格、圖象、三種不同的.表現形中觀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自主發現其中的規律,并逐漸領會反比例的意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為獲取新知奠定基礎。

      c)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歸納小結得出反比例的意義后引導學生討論情境(一)中不成反比例量的原因,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消化。

      d)  練習判斷生活中的例子是否成反比例,加深對知識的掌握,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五、說作業設計

      作業是“練一練”第1、2題

      作業的設計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還訓練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學反比例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說課稿:反比例函數11-21

    小學正反比例的應用題10-13

    反比例函數教案08-30

    反比例函數圖像教案08-30

    初中八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反比例函數》11-15

    反比例函數知識點08-30

    反比例函數練習題08-30

    小學體育說課稿11-25

    小學《上下》說課稿08-21

    小學數學用反比例方法解答應用題教案設計06-1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新国产九九视频精品 |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少妇 | 亚洲国产一区中文 | 在线观看国产激情免费 | 亚洲喷潮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