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

    時間:2023-06-01 16:37:11 小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1

    各位老師: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有余數的除法》。下面我將從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幾方面對本節課的是設計進行闡述。

      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能在有余數除法的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數。

      2.引導學生在觀察、交流、操作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確定此目標基于以下三點:

      一是基于對《數學課程標準》的理解。《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數學思考,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二是對教材的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有余數除法”的內容。這節課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況后,再研究“分后還余”的情況。《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也是今后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教學本課時,我著重抓住“余數的認識及其含義”這個知識點進行教學。為了讓學生鞏固這個知識點,在新知授完以后,讓學生完成做一做的題目及練習冊中的題目。

      三是對學情的分析。有余數的除法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義,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除法豎式進行學習,也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從教材上看,內容抽象,概念性強。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剛學過表內除法,比較習慣用乘法口訣求商,而有余數的除法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訣求商,學生比較難理解。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些困難的。

      基于以上幾方面的思考,我將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知道什么是余數以及有余數除法算式的書寫。教學難點確定為:理解余數的含義和實際意義。

      二、 教法

      《課標》中指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使學生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本節課我采用講授法,引導觀察法、直觀操作法進行教學。

      三、 學法

      《課標》中指出,引導學生在觀察、交流、操作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本節課我將指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索、觀察發現、知識遷移等方法進行新知的探究。

      四、 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分為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復習引入,通過復習表內除法的意義為學習新知做鋪墊。

      第二個環節是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在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談話和動手操作,讓學生初步感受“余數”然后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余的方法。有余數的除法是一個新的知識點,在學生感受以后,直接出示算式,并引導學生讀出算式。再指導學生說出算式個部分的名稱。

      第三個環節為鞏固練習,新知運用。在練習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有余數除法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與理解。

      第四個環節是課堂總結,理解升華。課堂總結是學生對知識系統掌握的情況,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課后反思

      本節課在處理分一分的環節時,學生出現了多一個和少一個的兩種說法,課前預設不夠充分,處理得有點倉促。其實可以問學生分幾份多一個,分幾份少一個,多一個少一個都叫剩余,由此引出了余數。這樣處理水到渠成,容易理解。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我說的內容是小學數學第四冊的有余數的除法。

      有余數的除法,是從表內除法向表外除法過渡的橋梁,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從教材上看,內容抽象,概念性強。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剛學過表內除法,比較習慣用乘法口訣來求商,而有余數的除法不能直接從乘法口訣中求商,要用豎式計算,但對于豎式每一步的意思以及具體寫法學生較難理解。總之,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掌握這樣一個知識跨度較大的內容,是比較困難的。針對這一狀況,我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擺一擺,分一分,以及生活中的大量實例,來理解“余數”這一基本概念。

      2、學會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書寫格式,能進行簡單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等一系列基本技能。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綜合性的應用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判斷及邏輯推理能力。

      本課的重點是:知道什么是“余數”

      本課的難點是:理解為什么“余數要比除數小”

      二、說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我主要通過游戲“猜猜看”。(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學生在紙上依次畫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圓圈,比一比誰畫得多,畫好后,將自己畫的個數數出來寫在張上,老師不用看,就能猜出你所畫的最后一個的顏色。)這個游戲的設計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為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小朋友們學完了這節課,也能和老師一樣能猜出圓圈的顏色了。

      2、感受新知,探究新知。在這一環節我主要通過大量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余數”。

      (1)讓學生來分一分桔子。6個桔子平均分成3份,7個桔子平均分成3份。

      在分好后說一說,兩次分有什么不同?學生會說出第一次分分完了,第二次怎么分都有一個剩下。這就讓學生初步感知余數的概念,觸及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上。

      (2)將11個蘋果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設問:如果每人分2個,剩下5個,可以這樣分嗎?這時就有學生會回答,5個還能再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1個,還剩下2個,這時老師追問:2個還能再分嗎?學生會回答,不能分了。通過這個壞節,讓學生有了“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數”這一基本概念。

      (3)老師手中有10顆五角星,要獎勵給今天表現最好的4位同學,應該怎么分啊?誰來幫助老師來分呢?讓多個學生上來分一分,老師對他們分的結果給予評價,讓學生更深刻地明確“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數”。

      3、用數學方法表示。對前面分的結果用數學方法表示出來,再翻開書本50頁,參照例題,來自學有余數的除法的橫式、豎式的寫法。教師在學生寫完后給予簡單點評并說明各部分的意義。我認為這部分學生在前面學習了除法豎式的基礎上,完全可以自學。

      接下去通過評價性的活動,看看小動物們做對了嗎?出示三個豎式,來比較,觀察除數和余數的關系,會發現其中一個小動物粗心大意做錯了,余數比除數大了,還能再分。這一環節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了不能再分的才是余數,也就是“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4、練習鞏固新知。通過直觀的'練習,40÷7,26÷6,讓兩位學生上來板演,別的學生下面做。做完后集體講評。這一環節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并可以根據學生的錯誤來鞏固試商的方法,其實明確了“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試商也是不成問題的了。

      5、回到游戲“猜猜看”。這時候學生有種躍躍欲試的心理,通過學習這節課的知識,來想一想,老師是用什么方法這么快說出圓圈的顏色的,我們能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試試呢?這時師生共同來探討這一方法,從而掀起課堂上的一個小高潮。在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找到方法后,讓學生來猜一猜。然后設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讓學生先來說一說。教師可舉一個例子:我們班去春游,要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7人,我們班39個小朋友要用多少條船?這一例子將數學問題引用到生活中去,讓學生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說課堂小結

      讓學生來說一說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總的來說,這節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余數”的概念,并提高了自己的思維判斷能力。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08-12

    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范文10-26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精選6篇)10-01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10-26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通用17篇)04-03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4-21

    初中數學說課稿《除法》12-08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口算除法》說課稿09-21

    小學數學《小數除法》說課比賽優秀說課稿10-26

    小學數學說課比賽優秀說課稿《小數除法》11-1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一区视频蜜桃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 色婷婷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 一级a爱片国产亚洲精品 | 中文字幕一级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