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說課稿

    時間:2021-03-31 18:13:16 小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說課稿匯總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說課稿匯總3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教材位置及意義

      本課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模塊2“信息技術和操作系統簡介”中的第4課《文件和文件夾》中的教學內容。

      文件的移動和復制屬于信息技術基礎知識中基本操作部分的教學內容。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和新建文件夾的方法;通過學習文件的移動和復制,能夠讓學生更加熟練的使用操作系統,對于今后學習各種應用軟件具有很大的幫助。

      2、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知識很多學生在課前就已經掌握,但是學生個體之間的學前基礎差異較大。因此知識點本身并不是本節課的難點,根據以學定教的原則,教學中應該更加關注基礎弱的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各自的發展。

      3、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精神,結合教學內容特點以及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文件的移動與復制方法;

      2、 理解移動與復制的區別,并能夠正確、合理、靈活的應用;

      3、 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4、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文件的移動和復制的方法(基于教材內容的特點)

      (2)教學難點:理解移動與復制的區別,并靈活應用。(基于教學實踐)

      第二部分——教學方法

      1、教法運用

      根據信息技術學科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綜合考慮學生實際情況,本節課我主要

      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并輔以討論法、歸納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2、學法指導

      學生在這節課之前,大多已經有了對文件進行移動和復制操作的經驗,只是掌握的熟練程度不同。

      因此課堂上主要采用學生獨立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多動手、多思考、多實踐,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第三部分——媒體運用

      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教室的軟、硬件資源,使教學過程更加直觀、生動。

      第四部分——教學過程

      在教學目標和實際學情的指導下,我設計了“情境創設、提出任務”“任務驅動、主動探究”“任務升級、鞏固拓展”“原理淺探,總結發展”四個環節進行課堂教學。

      (一) 情景創設,提出任務

      創設一個喜羊羊和美羊羊旅行歸來帶回許多照片的情境,引導學生從情境中自己提出分類整理照片的任務。

      通過學生喜愛的卡通任務創設情境,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隨著學習任務的提出,學生也了解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主要目標。

      (二) 任務驅動,主動探究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學環節,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文件的移動與復制方法。

      整理照片之前要給喜羊羊和美羊羊建立各自的文件夾,這是對上節課知識的簡單復習,由學生口述方法,師生共同操作完成。

      1、首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嘗試給照片分類,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大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對文件的操作。

      2、學生之間可以展開自由的交流。

      在學生嘗試、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課堂的組織者,讓會的學生指導不會的學生,使全體同學都能夠掌握移動的.方法。

      3、交流結束之后,我將學生的操作進行總結,使學生發現,照片01-07,使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完成了文件的移動操作。并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及時補充學生沒有發現的方法(比如快捷鍵法或直接拖動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接下來的照片08-10是合影,用移動的方法無法實現這一要求,因此采用的是文件的復制操作。

      比較“移動”與“復制”的區別

      在前面的操作中,我們有時用移動,有時卻要用復制,兩者究竟有何區別?就這一問題,師生及時的展開一次小談論。通過師生的交流,使學生能夠形象的理解二者區別在于移動之后原文件夾中的文件消失,而復制之后原文件還在。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也是大部分學生實際應用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在具體操作練習之后采用討論的方式,在師生交流中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辨明移動與復制的區別,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綜合應用的能力。

      至此,我們完成了本節課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采用“學生指導學生”的形式,學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學習、自主評價貫穿全過程,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幫助者,及時的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情況。

      (三) 任務升級,鞏固拓展

      在這一環節,順延前面的情境,向學生提出新的任務:羊村的村長爺爺計劃舉辦一次關于泉城濟南的旅游宣傳活動,為此搜集了各種類型的資料,有文字介紹、也有照片和視頻資料。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給這些資料分分類。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任務。組間開展競賽,比比誰的速度快。

      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重點關注的是學困生的活動,在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及時給予解答和幫助。

      請完成任務最快的小組展示成果并介紹經驗和技巧。

      鞏固練習環節是學生掌握程度的最好反饋。我依據教學目標設計了這組練習,使學生繼續鞏固文件的移動與復制操作,但它不是上一環節的簡單重復,在任務設計中,有這樣幾個特點:

      (1)文件由單一的圖片拓展到圖片、文檔、音頻、表格等各種常見類型,通過提供豐富的素材,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移動與復制可以應用于各種類型的文件,擴大了技能的應用范圍;

      (2)在文件的排列順序上,“大明湖”的相關文件是連續排列,而其他景點的文件是分散出現的。目的在于在實踐中引發學生的思考,從來發現同時選中多個連續/不連續文件的方法。通過這組練習,同時實現了知識的鞏固與拓展,提升了學生綜合應用的能力。

      (四) 原理探源,總結展望

      介紹剪貼板的知識,從而了解移動和復制的基本原理。

      學生談談收獲與感受,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家整理自己電腦中的文件。

      說課小結

      在教學設計上遵循由淺入深、雙向拓展的原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本著“以學定教,讓不同學生獲得不同發展“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的,讓學生教學生,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輔助者。

      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重點關注學困生,使所有學生都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識技能,大部分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使學生既能獲得知識,又能提高能力。

      請專家評委批評、指導。謝謝大家!

    小學說課稿 篇2

      開場白

      各位考官好,我是X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小學四年級腳內側踢球。

      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以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接下來我將從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方法、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 “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容,以增進學生健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在本課的設計中落實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及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受益。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深受廣大師生喜愛。腳內側踢球技術是足球踢球的基礎技術之一。通過練習可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協調性、平衡等身體素質。是在學習了基本的球性練習基礎上,為腳內側接球、運球及其他踢球技術動作的學習奠定基礎。通過學習腳內側踢球這一技術,為學生奠定足球基礎,培養學生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協作的意識,提高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三、學情分析

      水平二的學生神經系統發展較快,興奮和抑制的機能有所增強,控制和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提高較明顯,對運動技術的學習開始提高細節要求。獨立意識也開始增強,已經不滿足于單純地聽老師的話,希望能夠自主思考的空間。但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較差,在觀察時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較突出的特征,缺乏順序性。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通過采用“游戲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體會體育運動的快樂。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說出腳內側踢球的動作要領,連貫流暢地做出腳內側踢球這一技術動作。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模仿、分組練習、游戲比賽等環節,發展下肢力量、協調性、平衡等身體素質,夯實足球基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養成團結協作的意識,體會參與體育運動的樂趣。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支撐、擺腿、踢球

      教學難點:動作的協調連貫

      六、教學方法

      講解示范法、分解練習法、提問探究法、游戲比賽法

      七、教學過程

      本節課分為四個部分: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

      首先是開始部分

      也就是體育課的課堂常規,主要包括:集合整隊、師生問好、檢查服裝和出勤、強調紀律和安全、宣布本節課的內容、安排見習生。

      通過課堂常規,使學生收心凝神,迅速進入狀態,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好準備。

      接下來是準備部分

      也就是熱身活動,我安排了2個環節。

      第一個是帶球圍圈慢跑,學生每人一顆球,以老師為圓心,5米為半徑,圍成大圓,逆時針帶球慢跑。要求將球盡可能控制在自己腳下,并注意安全。通過這一環節,降低學生肌肉的粘滯性,使內臟器官和運動系統進入狀態,達到初步熱身的目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球性。

      第二個環節是足球操。通過足球操,使學生進行全身性的關節活動和韌帶拉伸,充分熱身,調動情緒,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好準備,避免受傷,同時也進一步培養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

      準備活動結束之后是本節課的基本部分。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將采用媒體導入法,展示著名球星照片,并進一步引申:優秀運動員之所以取得杰出的成績,與堅持不懈的刻苦訓練密不可分,尤其是基本功非常扎實。引入本節課學習的內容:足球的基礎踢球技術腳內側踢球。

      意圖:采用媒體導入的方法,非常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心理與認知特點,能很好地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同時緊密聯系本節課學習的內容,為接下來的學習營造了很好的學習氛圍。

      接下來是學練環節。首先我會進行完整動作的示范,并要求學生注意觀察。通過標準優美動作的示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初步建立動作表象,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接下來我會邊講解邊示范,針對腳內側踢球的助跑、支撐腳站位、踢球腿的擺動、腳觸球的部位和踢球腿的隨前動作這五個環節進行動作要領的講解。

      動作要領為:直線助跑,支撐腳站于球側10~15厘米處,膝蓋微屈,腳尖指向出球方向;踢球腿由大腿帶動小腿向前擺動,在擺動的過程中膝關節外展;踢球腳腳尖微上翹,腳底大致與地面平行,用腳內側踢球的后中部,將球推或敲擊出去,踢球腿要跟隨球有隨前動作。

      在講解的過程中,針對重難點細節進行強調。適時提出思考問題:膝關節為什么要外展?因為可以更好地運用腳內側擊球。

      意圖:通過對動作要領的講解,使學生對動作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和進一步的理解,清楚了動作環節和技術要領。

      學生對于運動技能的掌握最主要的方法是練習,為了更好地掌握腳內側踢球這一動作,我設置了3個練習。

      第一個練習為徒手模仿練習。采用整體練習方法。首先將動作分為2個口令,當老師喊1時,學生做支撐上步,當老師喊2時,學生擺腿。練習8次之后,學生自由練習連貫動作。再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針對“膝關節外展”等技術細節進行糾錯指導。

      意圖:通過徒手模仿練習,使學生初步體會腳內側踢球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連貫性,注意關鍵細節:踢球腿膝關節外展。

      在第一個練習的基礎上我設置了第二個練習:兩人一組,踢固定球練習。兩人相對而站,一人踩球,另一人做上步踢球動作。要求:踢球力量要小,避免將球踢飛,注意交流與合作。

      意圖:意在體會支撐腳站位、踢球腿的擺動、腳觸球的部位,進一步增強動作的連貫性。在學生練習過程中進行糾錯指導。

      通過練習一和練習二,使學生對于腳內側踢球動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理解,初步掌握了腳內側踢球這一動作。

      為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動作的協調連貫,我設置了第三個練習:兩人一組相隔5米站立進行腳內側踢球對傳球練習,要求動作標準,踢球要穩。

      練習過程中,會要邀請優生進行示范,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樹立榜樣,激勵學生學習。

      以上練習方法的設置,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能力基礎,有針對性,很好的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通過學生的反復練習以及教師的及時糾錯,學生基本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

      學生練習結束之后,我設置了輔教材環節:踢球進門比準游戲。

      游戲方法:全班異質分組,分成4組,距踢球點5米處,有寬80厘米的小球門,組內隊員每人一次踢球機會,循環兩次,進球數最多的組獲得勝利。

      意圖:通過這一環節,加深了學生對腳內側踢球這一技術動作的理解,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得到了進一步鞏固。達到了學生在體育課中的運動負荷,起到了鍛煉身體的作用。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這一活動中獲得了成就感,體會到了參與體育運動的樂趣,有助于學生養成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

      結束部分

      首先是整理放松,在輕柔舒緩的音樂中進行拉伸放松,老師帶領學生做拉伸放松操,學生之間互相拍打放松。

      意圖:通過整理放松,使學生的心境或情緒得到平復,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好準備,便于學生運動過后的快速恢復,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

      整理放松活動結束之后是本節課的小結

      首先通過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本節課的收獲(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總結的能力。其次,對學生課中的表現進行總結性評價,以鼓勵為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在課程的最后,安排體委或值日生點收器材,宣布下課。

      場地器材

      本節課的場地器材:足球25個,小球門4個

      預計負荷

      預計平均心率:125~140次/分,預計練習密度:35%~40%。

    小學說課稿 篇3

      1.避免過于緊張。

      2.避免語速過快,造成評委沒辦法完全聽懂說課者的說課內容。

      3.避免語速過慢,造成說課時間不夠。

      4.避免音量過小,造成評委沒辦法聽清楚說課者的說課內容。

      5.避免動作過于隨意,或做一些小動作,如:摸頭發,拉衣角。

      6.避免過多出現口語化語言,如“ok”、“嗯”、“好”。

      7.避免語言的反復重復,如“比如說”、“然后”。

      8.避免向評委提問:“你們認為呢?”他們不可能在此時給予回答。

      9.避免板書。既是說課,重在說,不在寫。只要說出板書設計則可。

      10.避免說課稿寫得過于繁雜,造成說課時間不夠,突出說課重點足以。

      11.避免講述說課教材中沒有出現的新知識,造成偏離說課主題。

      12.避免過多借助于教具,可適當用些簡單的道具,或不用。

      13.避免過多看說課稿,或拿著英語書說課。

      14.應放松心情,應有自信,應有激情,應有微笑。

      15.應做到普通話標準,語音清晰,自然。

      16.應在撰稿前認真研究、分析說課教材。

      17.應充分利用所有的教材,教具,促進說課稿撰寫的完整。

      18.應注意所撰寫的說課稿要有新意,有與眾不同的地方。

      19.應注意在說課過程中與評委眼神的交流。

      20.應引用一些現實可用的教學理念在說課稿中。

      21.應能全英文表達更佳,但要避免看稿念。

      22.應對說課稿內容心中有數。可做一份說課稿大綱,看大,小點標題說。

    【小學說課稿匯總3篇】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說課稿01-01

    小學《上下》說課稿08-21

    小學音樂說課稿《天堂》12-08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1-12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說課稿10-14

    小學語文《假如》說課稿01-13

    小學語文說課稿01-03

    小學數學說課稿01-03

    小學英語面試說課稿01-23

    小學語文《春雨》說課稿08-2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电影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日韩国产线路一 | 亚洲天堂第一页 | 五月婷婷久久字幕 |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